《紅磨坊》

《紅磨坊》

《紅磨坊》是由巴茲·魯赫曼導演,妮可·基德曼、伊萬·麥奎格主演的一部澳大利亞劇情電影。

基本信息

片名:
  • 紅磨坊 《紅磨坊》
  • 夢斷花都
  • 情陷紅磨坊
  • Moulin Rouge
  • Moulin Rouge!
  • 主演:
  •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 伊萬·麥奎格 Ewan McGregor
  • 約翰·雷奎扎莫 John Leguizamo
  • 吉姆·布羅德本特 Jim Broadbent
  • 片長: 127 分鐘
    類型: 劇情 愛情 歌舞
    地區: 澳大利亞 美國
    導演: 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編劇: 1.克萊格·皮爾斯 Craig pearce
    2.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年份: 2001年5月9日
    語言: 英語 法語
    級別: UK:12 USA:PG-13
    《紅磨坊》
    電影海報

    紅磨坊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妮可·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紅磨坊》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飾)是個有著極高藝術天分的青年詩人,由於無法忍受庸庸碌碌的父親而離開了家前往巴黎,在社會低層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Montmartre)落腳。不久,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一個整天苦艾酒不離手的藝術家圖盧斯·勞特瑞克(約翰·萊奎扎莫飾),而這個藝術家的生活圈子是以“紅磨坊”夜總會為中心的,這是一個充滿性、毒品、狂熱和瘋狂康康舞的世界。在這裡,克里斯蒂安瘋狂地愛上了“紅磨坊”的明星薩汀(妮可·基德曼飾),她是一顆“閃亮的鑽石”,是“紅磨坊”乃至巴黎最漂亮的妓女。克里斯蒂安陷入了這場注定最終沒有好結果的愛情。

    《紅磨坊》在製片建造的一個真實的紅磨坊中拍攝。魯赫曼的這部最新力作,亦歌亦舞,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下層社會人民的那種歡快、迷人的情調。巴黎的這個“紅磨坊”,是一個華麗的聚會場所,不管是上層名流還是下層平民常常在《紅磨坊》這聚會。“紅磨坊”將貧民和名流與工人、藝術家、波希尼亞人、女演員(或者說是妓女)連結在一起。

    《紅磨坊》是巴茲-魯赫曼執導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巴茲·魯赫曼繼其處女作《陰森的舞台》(“STRICTLYBALLROOM”)和199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巨片《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之後的又一部巨作。這部悲喜劇音樂片,生動地描述了19世紀末巴黎聞名於世的奢靡夜生活,生動地描述了那時的愛情、死亡和再生、新技藝以及舞會的情況,是那個時代的見證。

    影片簡介

    19世紀末的法國巴黎,是一個令所有醉心於藝術的人所嚮往的夢幻之都《紅磨坊》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是個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年詩人,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和創作熱情。為了尋找自己渴求的藝術氛圍,實現創作夢想,克里斯蒂安離開了古板嚴厲的父親,獨自到巴黎闖蕩。在混亂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以小有名氣的畫家和廣告招貼畫設計師土魯斯-勞特瑞克(約翰·雷圭扎默)為首的一群放蕩不羈的藝術家,並開始和他們一同創作、享樂、消磨時光。

    漸漸地,在這個整日離不開酗酒吸毒康康舞(註:當時巴黎流行的一種低俗舞蹈,以舞女們掀裙子踢腿為特色,頗具挑逗性。)的圈子裡,克里斯蒂安對音樂和流行的超前的把握才能使他受到眾人的側目。他被介紹給“紅磨坊”夜總會的老闆哈羅德(吉姆·布勞德本特),為“紅磨坊”編寫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克里斯蒂安認識了人稱“閃亮的鑽石”的紅舞女兼高級妓女薩汀(尼科爾·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一個美艷絕倫、熱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來的情節了吧? 《紅磨坊》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貧窮落魄的身份和薩汀不體面的職業讓他們之間的愛情注定是一場悲劇,哪怕他們愛得如此熱烈和真摯。

    默諾公爵理察·洛克斯伯格)是“紅磨坊”的常客,也是拜倒在薩汀石榴裙下的達官貴人之一。當哈羅德為了改建“紅磨坊”而以薩汀設下美人計騙他投資時,公爵爽快地捐出了大把的鈔票。其實,誰心裡都很清楚,公爵對薩汀忠實迷戀的背後,隱藏著他強烈的占有欲,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著如何將薩汀據為己有。當默諾得知自己被利用了之後,他那陰暗瘋狂的心靈終於暴露了出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謀殺為手段……

    幕後

    《紅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亞的國際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繼《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Romeo +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被美國《娛樂周刊》列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紅磨坊》《紅磨坊》

    提起法國巴黎的“紅磨坊”,它的鼎鼎大名恐怕見識稍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以其大膽華美的歌舞表演而著稱的夜夜笙歌、看客絡繹的場所是巴黎那紙醉金迷生活的最佳見證。這裡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頗有造詣的文人墨客

    於是,很多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誕生於“紅磨坊”,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後印象派畫家亨利·土魯斯-勞特瑞克和紅舞女阿芙樂爾的一段情事,1952年好萊塢大導演約翰·豪斯頓(John Houston)關於“紅磨坊”的電影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不過,巴茲的《紅磨坊》和1952年的那個版本可沒什麼關係,因為在這裡土魯斯-勞特瑞克已經退居配角,愛情故事發生在兩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之間。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現巴黎夜生活的精緻、華美和絢爛奪目的同時,營造出一種奇異、後現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詭異的巴茲除了用不多的預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廠造了一個豪華的“紅磨坊”之外(影

    《紅磨坊》《紅磨坊》
    片除了少數後來補拍的一些鏡頭,全部是在澳洲片廠攝製完成的),還徵用了20世紀的現代流行音樂為這部以19世紀末的巴黎為背景的電影配樂。甲殼蟲、艾爾頓·約翰、麥當娜、斯汀、涅磐、皇后樂隊、U2以及Fat Boy Slim等眾多樂迷們熟悉的新老聲音從頭至尾響徹在影片中,著實為影片憑添了些許亦幻亦真的氣氛,也增加了它的期待值。而在電影的原聲帶中,連男女主角尼科爾和伊萬也分別獻唱一曲,令歌迷和影迷同時開了眼界。

    說到,她可能是為《紅磨坊》一劇付出最多又最倒霉的人之一了。為了參加該片的拍攝,尼科爾不僅推掉了大衛·芬奇導演片酬1000萬美元的《戰慄空間》,早早練習唱歌跳舞為拍攝做準備,而且還曾在正式開拍前兩次折斷肋骨——一次是因跳舞而摔斷;另一次是被戲服內的緊身衣弄斷,真是苦不堪言。

    《紅磨坊》《紅磨坊》

    不過,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不比尼科爾幸運多少。先是開拍前導演大人的父親因癌症過世,然後是伊萬·麥戈雷格因趕拍《星球大戰》而耽誤本片的進程,既而就是原定於2000年聖誕節的首映日期因製作尚未完成而推後,使影片錯過了2001年奧斯卡獎的評選。俗話說“好事多磨”,也許《紅磨坊》遇到的諸多不順正預示著它在上映後將大獲成功呢。

    評論

    本片幾乎在所有影評人那裡都受到一致的好評,真是有點兒一反常規,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可能《紅磨坊》一片真的有什麼魔力,能抓住所有電影評論者的心,讓他們眾口一詞地為它說好話。《紅磨坊》到底好在哪裡,筆者真的很難說清

    《紅磨坊》《紅磨坊》
    楚。反正有一點可以告訴你:雖然本片成本只有區區5000萬美元(因為是在澳洲拍的嘛,比較省錢),但它的視覺效果在歌舞片中絕對一流,就連不喜歡歌舞片的你也會在電影開始後15分鐘內喜歡上它。當然了,如果你看過並且瘋狂地喜歡巴茲導演的《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的話,你一定不會錯過《紅磨坊》的。另外再跟喜愛帥哥靚姐的影迷們多說一句:英俊迷人的伊萬和風情萬種的尼科爾激情熱舞的場面難道還不夠讓你心動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