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廬曲譜》

《粟廬曲譜》

崑劇泰斗俞振飛編訂整理的崑曲工尺譜《粟廬曲譜》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分珍藏本和普通本兩種。其中珍藏本選用高級綾面材料,扉頁上有李薔華親手所鈐的俞振飛當年曾使用的印章(印文為“俞振飛印”)。

基本信息

概述

俞粟廬名宗(1847―1930),曾從韓華卿習曲,韓氏為《納書楹曲譜》作者葉堂的再傳弟子。粟廬潛心鑽研,盡得其師真傳。他度曲講究“出字重,轉腔婉,結響沉而不浮,運氣斂而不促”,既師承葉派,又精益求精,形成了俞派唱法,是公認的一代崑曲宗師。俞振飛自幼隨父學習崑曲,對京昆小生藝術有精深造詣與創造,表演風格儒雅飄逸。俞派唱法是俞氏父子從事崑曲藝術實踐活動的創造性成果,被奉為崑曲唱法的圭臬。

此次出版的《粟廬曲譜》,以蔡正仁所藏的1953年在香港印的線裝本和無錫圖書館館藏雙色套印的線裝單行本《度曲一隅》為底本,李宏按俞粟廬《度曲一隅》的格式在板眼上套紅,復經蔡正仁、顧兆琳審定。這一繁複而細緻的工作,對方便讀者的閱讀和使用,有著極大的裨益。此外,還以岳美緹所藏的《度曲芻言》手稿為底本,影印附錄於書後,並增補了俞振飛撰於1962年的《重印粟廬曲譜前言》。隨書還附贈以王家熙所藏的俞粟廬75歲時灌制的十三面唱片錄音為底本製作的雷射唱片《粟廬遺韻――俞粟廬崑曲唱腔集》,彌足珍貴。

背景

《粟廬曲譜》是俞粟廬之子俞振飛對俞派家傳代表劇目進行編訂整理而成的崑曲工尺譜。《粟廬曲譜》自1953年俞振飛在香港得熱心崑曲的曲友資助付印後,一直未能獲得正式出版機會。1962年,俞振飛曾擬重印,後終未能如願。2011年適逢俞振飛110周年誕辰之際,上海辭書出版社與俞振飛遺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薔華取得共識,出版這本書作為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