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贈烏紗帽》

《答友人贈烏紗帽》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詩詞之一。

詩詞正文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作品譯文

接過你贈送的烏紗頭巾,呵呵,不比山簡的白接籬帽兒差啊。

我現在頭髮白了,很久不照鏡子了,小兒子看了卻說:蠻合適。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作品介紹

《答友人贈烏紗帽》是詩人李白的五言絕句,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8卷第6首。此詩運用鋪敘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戴烏紗帽猶勝白頭巾、兒子言辭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圖,詩句通俗易懂、言簡意賅,以畫面清晰勝,濃墨淡彩,人、物、情渾然一體,寫詩人生活細節、小有情致,透露了詩人脫卻山人服、試戴烏紗帽時的喜悅心情。

創作背景

此詩為天寶元年(742)玄宗征詔李白入京前在兗州魯門東家中之作。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開元二十九年(741):“白居東魯,子明月奴生於魯中,取名伯禽,約在本年。”又天寶元年(724):“《南陵別兒童入京》詩謂:‘兒女嬉笑牽人衣’,度其時白之兒女蓋在三五歲間”。此詩與《南陵別兒童入京》同為天寶元年(742)玄宗征詔下至家中後所作。稚子為平陽、伯禽。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查舊版《辭海》“烏紗”條,謂“古官帽名”,並引《晉書·輿服志》及《唐書·輿服志》作為佐證。說是“古官帽名”,當然無誤;但讀了此條,失之太簡,仍不能使人明白烏紗帽的來龍去脈。

其實,烏紗帽早先並非官帽。如果望文生義,以為李白既然戴了烏紗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實不然,烏紗帽在唐代與“白接 ”一樣,是一種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詩所寫,只是隱處期間的一件小事;並進而論曰:“宋元時代,尚未見將官帽稱為‘烏紗帽’,而明以後的文學作品中,則屢見不鮮。”(“烏紗帽”小考,《學林漫錄》六集)這個結論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此詩運用鋪敘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戴烏紗帽猶勝白頭巾、兒子言辭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圖,詩句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生動詼諧地表達出詩人生活細節、小有情致的隱居生活。
此詩以畫面清晰勝,濃墨淡彩,人、物、情渾然一體,透露了詩人脫卻山人服、試戴烏紗帽時的喜悅心情,與《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中“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據詩意,此詩略在前,《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稍後。

名家點評
南宋詩論家嚴羽雲:“俚甚,定是偽作,即真亦不必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