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謊言》

《第三謊言》

此部小說有如迷宮一般深不可測,最簡單的語言透露出最激情的表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三謊言第三謊言

《第三謊言》主要講述了分離五十年後,這對雙胞胎兄弟終於見面了。期盼多年,他們之間的距離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消逝而縮短。在“路卡斯”與“克勞斯”的敘述中,那段童年時的真相逐漸被揭開,他們在分離的歲月中各自遭遇了什麼事情?從《惡童日記》糾纏至《二人證據》,到了《第三謊言》,終於真相大白。

編輯推薦

1992年法國圖書文學獎得獎作品,惡童三部曲完結篇。

五十年後,越過邊界的他終於回到童年小鎮,

我知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確會比書上最悲慘的故事還要悲慘

一天早上,一位修女牽起我的手。我們走向車站,坐上一班火車,到達另—個小鎮。我們徒步穿越過這個小鎮,直到最後一間位於森林附近的房子。那個修女把我留在一個老農婦的家裡,然後就離開了。後來我才知道,我要稱她“外婆”。她叫我“狗養的”。

一個真正的謊言,必須具備比真實更加真實的假象。

媒體推薦

此部小說有如迷宮一般深不可測,最簡單的語言透露出最激情的表現。就文學的風格而言,本書實為承續法國最大悲劇詩人拉辛與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貝克特等人之絕佳作品。

——法國費加羅雜誌

自《惡童日記》歷經《二人證據》到本書《第三謊言》,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小說架構都是凝聚在歐洲大陸的一個城市,再切入這個城市中的一個家庭。儘管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焦點,然而主題卻未被限制。相反的,故事堅定地向永無止盡的次元深入挖掘。

——法國解放報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擅長在極為煽情的主題中,運用語調極為冷酷的獨特表現手法。與加繆的文體相比較的話,雕琢的效果更超越加繆。而且也比契訶夫的文體更冷凝,反映出巴洛克式的風格。

——法國新文學雜誌

很難找到比這對兄弟的經歷更冷酷的故事,然而《第三謊言》卻讓人享受到閱讀的愉悅,這不僅是因為作者說故事的技巧。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Kristof),1935年生於匈牙利的科澤格市(K·szeg),1956年匈牙利發生暴動,於是隨夫婿避難至瑞士的納沙泰爾市(Neuchatel)定居至今。
飽受烽火洗劫,嘗盡思鄉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出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發人深省的特質。1986年其處女作《惡童日記》甫在法國出版即震驚文壇,獲得歐洲圖書獎。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於1988年、1991年相繼出版,成為著名的“惡童三部曲”。1992年《第三謊言》獲得法國圖書文學獎。其他重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昨日》,中篇小說《文盲》、《噩夢》,舞台劇本《怪物》、《傳染病》等。“惡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譯成了35種語言出版。雅歌塔的作品充滿了獨創性、諷刺性與人性,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當代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