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症與人的成長》

《神經症與人的成長》

神經症的過程是人類發展的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病態的過程不僅本質上不同於健康人的成長,而且在很多方面與正常人的成長完全相反,其強度超乎我們的認識。本書中詳細描述的神經症發展的傾向,它涉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問題,包括人的欲望、驅力,或臻於至善的宗教義務等。

基本信息

信息

神經症與人的成長
作者:(美)荷妮 著,陳收 等譯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3-1
版次:2
頁數:350
字數:277000
印刷時間:2007-3-1
紙張:膠版紙印
次:ISBN:9787801058355
包裝:平裝
定價:¥32.00

內容簡介

在精神分析運動中,儘管出現了不同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是精神分析學派總的還是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即強調兒童期的影響,強調壓抑的作用,用病態的觀點來看待現代的人性等。精神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蓬勃發展,深入到西方社會、生活、思想、文化各個領域,融合到了整個西方社會之中,成了西方社會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對西方人性造成的戕害,以及後工業社會給人的精神造成的強大壓力之故。
神經症的過程是人類發展的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病態的過程不僅本質上不同於健康人的成長,而且在很多方面與正常人的成長完全相反,其強度超乎我們的認識。本書中詳細描述的神經症發展的傾向,它涉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問題,包括人的欲望、驅力,或臻於至善的宗教義務等。

精彩推薦

首先沒有把書中討論的神經症問題和人們現實問題聯繫起來,而實際上這本書就是寫的每一個人,我們自己,我們的家人,我們的父母、伴侶、朋友或者鄰居,而不是那些我們認為應該關在精神病院裡的人。這種聯繫的揭示可以通過書名,也可以藉助於封面或封底的文字介紹。
我的書名:1《神經症:我們的束縛》2《神經症:我們所做的偏離真我的事》封面或封底的文字介紹:1這是寫給我們每個人看的書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經症,它給我們帶來不幸和痛苦。“然而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了解自己的神經症。在這本書中,卡倫霍妮向我們展示了神經症的所有的病態特徵,追求理想化自我、病態要求、殘酷的應該、病態自負、自恨和自卑、脫離自我、對真實自我的病態處理、解決神經症衝突的病態方法、以及所有這些特徵萌芽發展直至完整的過程。我們就像跟著一個外科醫生了解一個腫瘤的解剖結構和它的滋生過程,因此它的閱讀或許是困難的、不舒服的,甚至是恐懼的、厭惡的,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就像霍妮所說‘了解即治療’,當我們了解到自己的問題,我們就會有意識地去面對它,處理它,最終獲得成長。
專業書籍的翻譯會非常困難,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的翻譯完成是極為難得的事情,但是同樣無可避免的是有很多問題,而且由於不同的章節由不同的譯者翻譯,以至於會出現同樣的概念在不同的章節的譯法都發生了變化。
大師的專業著作原封不動地呈現出來,表達了一種尊重和敬畏,然而有時候為了讓那些價值深遠但艱澀的文字進入更廣大讀者的閱讀,出版者預先剝離一些邏輯的或者專業的東西是必要的。就像我們需要給榛子敲開一條縫,讓它的美味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這種剝離可以以序言或導讀的形式出現。

作者簡介

卡倫·荷妮:1885年出生於德國漢堡。1914年師從亞伯拉罕後,逐漸成為柏林精神分析運動的中堅。希特勒執政後移居美國。通過自己的臨床實踐,及與阿德勒、沙利文、弗洛姆之間相互影響,逐漸對弗洛伊德學說產生懷疑,並與之決裂。不久,她創辦了美國精神分析促進會,並擔任主席。1952年在紐約逝世。荷妮是新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主將。她自稱曾套用弗洛伊德理論於臨床實踐達15年之久,後由於不滿意治療效果而產生了重新評價精神分析運動的想法。她強調社會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雙親在對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認為人格結構是真我、實我和理想我的組合;人的發展變化取決於文化環境的影響,而文化是複雜的社會過程的產物。她將精神分析的解釋重心從個體之內轉向個體之外,從生物本能轉向社會文化。她的學說基本內容遠遠超出了弗洛伊德限定的範圍,把精神分析引向了一個更為寬廣的道路。

目錄

導論進化的道德
第一章探究榮譽
第二章病態要求
第三章應該之暴行
第四章病態自負
第五章自恨與自卑
第六章脫離自我
第七章解除緊張之法
第八章誇張型解決法——主宰一切
第九章自謙型解決法——愛的吸引力
第十章病態依賴
第十一章放棄:自由的吸引力
第十二章人際關係中的神經症不安
第十三章工作中的神經症障礙
第十四章精神分析治療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