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母親!》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祖國啊,母親!》《祖國啊,母親!》

導 演:湯曉丹張惠鈞

編 劇:瑪拉沁夫

主 演:尼格木圖塔娜 義若呼 海先喬鹿 (更多)

上 映:197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演職人員

祖國啊,母親 (1977)製作團隊 職員表

湯曉丹 .... 導演

張惠鈞 .... 導演

瑪拉沁夫.... 編劇

沈妙榮 .... 攝影

陳永鈞 .... 攝影

葛師承.... 美工

鄭長符.... 美工

張殿雲 .... 特技設計

楊仲文.... 特技攝影

屠明德.... 錄音師(收音)

辛滬光 .... 作曲

美麗其格 .... 作曲

阿茹娜 .... 演唱

上海樂團合唱隊.... 演唱

胡松華 .... 演唱

德德瑪 .... 演唱

上海電影樂團 .... 伴奏

姚笛 .... 指揮

白景祥 .... 軍事顧問

額爾敦·孟 .... 軍事顧問

孫道臨.... 配音

曹雷 .... 配音

畢克.... 配音

祖國啊,母親 (1977)演員表

尼格木圖 .... 巴特爾

塔娜.... 洪戈爾

若呼....娜布琪

海先 .... 納日斯

喬鹿.... 和希格

德力格爾 .... 哈斯

關其格.... 烏力吐

伊德新 .... 兵乙

周志宇 ....趙志民

哈達 .... 熱西

朱延芹.... 珊丹

普力吉 .... 達瓦

孫喜 .... 哈達

哈斯·巴特爾 .... 桑傑

扎娜.... 兵甲

陳達 .... 薩木騰

白穆.... 白冰

東濤 ....力格登

鄂長林 .... 嘎拉桑

東來 .... 道爾吉

季蘭音 .... 養女

故事梗概

祖國啊,母親 (1977)故事梗概

1945年,日本投降後,巴特爾趙志民受黨委派來到蒙古白音格勒草原開展工作。他們進入草原後,根據黨的"七大"路線,放手發動民眾,消除民族隔閡,收集槍枝,成立了牧民自己的組織--牧民會。白音格勒的王爺薩木騰宴請各王公貴族,陰謀發起所謂"獨立運動",擬出"獨立宣言"。經上級批准和進行周密安排,巴特爾隻身進入戒備森嚴的王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揭露了薩木騰的陰謀。巴特爾又來到黑雲嶺,爭取了洪戈爾。危急關頭,巴特爾在八路軍的配合下,將計就計,殲滅了國民黨匪軍。此後,山南軍分區黨委任命巴特爾為團長,趙志民為政委,洪戈爾為副團長,正式建立了八路軍白音格勒草原騎兵團。薩木騰又陰謀成立"蒙民脫離內戰委員會",並指使力格登拉出部分人馬叛變。洪戈爾欲憑老關係控制力格登,不料卻被力格登打傷。血的教訓使她擦這了眼睛,認清了敵人。趙志民和巴特爾率騎兵團利用薩木騰成立所謂"蒙民脫離內戰委員會"大會會場,向廣大牧民宣傳黨的政策,揭露薩木騰的反動真面目,當場揪出國民黨特派員白冰,教育了廣大牧民民眾。雄偉的長城腳下,這支南下的草原騎兵團指戰員,經過戰鬥的洗禮,共同發出了一個心聲--祖國就是各族人民親愛的母親。

導演簡介

湯曉丹

湯曉丹,中國電影導演。1910年生於福建省安華縣。幼年僑居海外,從小喜愛繪畫,並對電影發生了興趣。10歲時他隨父母回國,後來在集美農村專科學校讀書,廣泛地閱讀文藝作品,為從事電影藝術事業打下了基礎。1928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1929年,他隻身一人來到上海,結識了沈西苓、田漢、陽翰笙等戲劇電影界有影響的人物。他經常在電影院裡待一天,觀看不同風格的電影作品。此外,他還從報紙上學習了一些戲劇電影理論,豐富自己的電影藝術知識。

1931年經沈西苓介紹,他進入天一影片公司當電影美工設計師。1932年,在拍攝《白金龍》時,導演生病,湯曉丹便頂替做導演工作,影片公映後,受到觀眾歡迎,湯曉丹因此一舉成名。此後,他又拍攝了《飛絮》和《飄零》。1934年夏,他被邀請到香港拍片,拍攝了影片《糊塗外父》、《翻天覆地》和《金屋十二釵》。1937年至1938年,他導演了《時勢造英雄》、《上海火線後》、《小廣東》、《民族的吼聲》等抗日題材影片。1942年香港淪陷後,他輾轉到達重慶,拍攝了揭露國民黨黑暗統治的影片《天堂春夢》、《更鳳記》、《萬象回春》、《失去的愛情》等。

新中國成立後,湯曉丹的藝術才能得以更充分的發揮,成為中國電影界以擅長拍攝戰爭題材影片而聞名的優秀導演。1950年至1965年,他導演了《鋼鐵世家》、《不夜城》、《臥龍湖》三部故事片,完成了《勝利重逢》、《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怒海輕騎》、《沙漠裡的戰鬥》、《紅日》、《水手長的故事》七部戰爭題材影片,其中《南征北戰》是中國解放後的第一部優秀軍事影片,影片以磅礴的氣勢,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關係表現了1942年人民解放軍在華東戰場的一次大規模殲滅戰。湯曉丹不僅用豐富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當年宏偉的戰爭場面,而且還細膩地刻畫了中國軍隊中的戰士,歌頌了他們英勇作戰的精神。1954年,導演的《渡江偵察記》是另一部優秀的影片,情節曲折,引人入勝,開創了驚險樣式題材的影片拍攝,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在捷克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也受到一致好評。《紅日》是於1963年拍攝完成的,這部影片結構緊密,有主有次,脈絡清晰,公映後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1975年後,他又拍攝了《祖國啊,母親!》、《傲蕾•一蘭(上下)》、《南昌起義》等影片,1983年完成了傳記片《廖仲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