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講述人可以永遠快樂,而沒有煩惱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戀愛的人害怕失戀、有錢的人害怕沒錢、得意的人害怕失意但是到底有沒有一種“真正的快樂”呢?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希望,沒有失望?聖嚴法師縱觀各種讓人不快樂的原因:生老病苦、怨仇憎惡、患得患失、身心煩惱等,帶領我們超越煩惱的層層迷惘,不但告訴我們什麼是讓人“受苦”的原因:更引領我們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有了聖嚴法師的開心妙語,快樂……將不再只是被外境左右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智慧力和慈悲力,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態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人可以永遠快樂,而沒有煩惱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戀愛的人害怕失戀、有錢的人害怕沒錢、得意的人害怕失意。但是到底有沒有一種“真正的快樂”呢?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希望,沒有失望?

聖嚴法師縱觀各種讓人不快樂的原因:生老病苦、怨仇憎惡、患得患失、身心煩惱等,帶領我們超越煩惱的層層迷惘,不但告訴我們什麼是讓人“受苦”的原因;更引領我們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有了聖嚴法師的開心妙語,快樂——將不再只是被外境左右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智慧力和慈悲力,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態度!

作者簡介

聖嚴,1930年出生,少年出家,曾於高雄山中閉關六年,並留學日本,獲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雜誌社編輯、教授、所長以及譯經院院長等,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創建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大學以及社會大學等,在國內設立禪修、文教、慈善等基金會,而分支道場亦遍及歐、亞、美、澳等各大洲。他是一位教育家、作家,更是一位宗教家和國際知名的禪師,長年在國內外推動“心靈保護”、“種族和諧”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余遺力。他所獲得的榮譽獎項中,包括總統文化獎、行政院文化獎、行政院社會領袖和風獎、中山文藝創作獎、中山學術著作獎、斐德烈二世和平獎等十多種。出版著作一百多種,已有十多種語言的譯著。他曾應邀為《中華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各大報紙,及《天下》、《康健》等雜誌撰寫專欄。聖嚴法師的電視弘法節目《大法鼓》播出逾十二年,實用且生活化的內容,深獲觀眾的好評,本套叢書即集結了該節目內容的精華。

目錄

第一篇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自找苦吃的人生
“痛”並不等於“苦”
你在苦中作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第二篇什麼是苦?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一點也不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不眷戀,也不逃避
好好善用“臭皮囊”
不斷變化的心念
遠離“苦”的感受

編輯推薦

你快樂嗎?尋找快樂的方法有乾百種,透過聖嚴法師的智慧與生活化開示,為你殲啟真正的快樂之門!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篇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