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文集第5卷:遊園驚夢》

《白先勇文集第5卷:遊園驚夢》

《白先勇文集第5卷:遊園驚夢》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當代作家白先勇的作品,本書為《白先勇文集》的第五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白先勇文集第5卷(戲劇 電影):遊園驚夢白先勇文集第5卷(戲劇 電影):遊園驚夢
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面的呈現了我這些年的文學活動。比較特殊的是,這個集子也收入了兩本分析評論我作品的著作:歐陽子的《王謝堂前的燕子》以及劉俊的《悲憫情懷》。
本書為《白先勇文集》的第五卷。全書分兩輯,第一輯為劇本,第二輯是劇論。全書共收錄了《遊園驚夢(話劇劇本)》、《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紅樓夢>對<遊園驚夢>的影響》、《遊園驚夢——小說與戲劇》等內容。
廣東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為止蒐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種文類都收齊了。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面的呈現了白先勇這些年的文學活動。本書為文集的第五卷。全書分兩輯,第一輯為劇本,第二輯是劇論。

本書目錄

第一輯 劇本
遊園驚夢(話劇劇本)
玉卿嫂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孤戀花
最後的貴族(電影文學劇本)
最後的貴族(電影劇本改編提綱)
第二輯 劇論
《玉卿嫂》改編電影劇本的歷程與構思
香港電台文化組訪問白先勇
——談舞劇《玉卿嫂》及其改編
《金大班》下片後的話題
看自己小說上舞台
《紅樓夢》對《遊園驚夢》的影響
遊園驚夢
——小說與戲劇
將傳統融入現代
座談白先勇的《遊園驚夢》
——從小說到舞台劇
為逝去的美造像
——談《遊園驚夢》的小說與演出
白先勇與《遊園驚夢》
三度驚夢
——在廣州觀《遊園驚夢》首演
遊園上海,驚夢廣州
白先勇寫作年表

本書前言

廣東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為止蒐集我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種文類都收齊了。
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面的呈現了我這些年的文學活動。比較特殊的是,這個集子也收入了兩本分析評論我作品的著作:歐陽子的《王謝堂前的燕子》以及劉俊的《悲憫情懷》。
歐陽子是我在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同學,當年我們共同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這本雜誌持續出刊達二十多年,我的短篇小說大部分發表於《現文》,而我又常常與歐陽子討論文學創作的問題,因此,她對我寫小說的心路歷程可謂了如指掌,在七十年代中期歐陽子終於寫下了《王謝堂前的燕子》這部評論《台北人》的精心傑作。歐陽子自稱這是一本《台北人》的“研析與索隱”,事實上,這是歐陽子全面深入探討《台北人》主旨涵義及小說藝術的一部論述巨著。歐陽子本身是一位傑出的心理分析小說家,深諳小說創作原理,在這本論著中,她採用了當時西方學術界影響至巨的“新批評”(NewCrificism)方法,扣緊文本,由微觀人手,從字裡行間,解讀出小說背後歷史文化的巨觀意義,《台北人》一共由十四篇短篇組成,歐陽子每篇都從不同的觀點切入,層層剖析,將埋伏在小說寫實架構最底層的象徵內涵,挖掘出來。大陸美學評論家余秋雨教授在一篇論《台北人》的文章中曾如此稱讚歐陽子這部書:“用心之細,聯想之妙,讓人嘆為觀止”。我也有同感。猶記當年,每讀到一篇歐陽子評析《台北人》的這一系列論文時,就不禁感到一陣意外的驚喜,她能洞悉作者朦朧幽微,下意識中的創作動機明察秋毫,一一剖解,而又能解說得如此精微周到。嘆服之餘,我亦不禁慶幸,《台北人》終於有了解人,覓得知音。
《悲憫情懷》是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劉俊撰寫的一本“白先勇評傳”,我的童年是在大陸度過的,但我的作品卻都在海外台灣美國完成,時空的阻隔,大陸的讀者與批評家對我作品的反應,令我十分好奇與關注。劉俊教授這本《悲憫情懷》讓我看到了大陸學者對海外台灣作家異中有同的特殊視野。劉俊教授這部著作用功甚深,立論精闢,而態度又是出奇的包容。我很高興,劉俊教授允許將《悲憫情懷》收在文集中,對我的小說創作的閱讀,起了導航的作用。
這部文集,是由中山大學王晉民教授主編的,王晉民教授是第一位將我的作品引介給大陸讀者的“功臣”。我非常感謝他替這部文集撰寫的長序。執行編輯詹秀敏女士也為這部集子花費了驚人的心血,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她。

作者簡介

白先勇,當代作家。廣西桂林人。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在讀國小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慶生活,後隨父母遷居南京、香港、台灣、台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入台南成功大學,一年後進台灣大學外文系。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同學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了《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1961年大學畢業。1963年赴美國,到衣阿華大學作家工作室研究創作,1965年獲碩士學位後旅居美國,任教於加州大學。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紐約客》,散文集《驀然回首》,長篇小說《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合到中國傳統的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歷史興衰和人世滄桑感。

編輯推薦

白先勇才氣縱橫、不甘受拘;他嘗試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小說處彈過各種不同類型的題材。難得的是,他不僅嘗試寫、而且寫出來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