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是這樣誕生的:TRIZ理論全接觸》

《發明是這樣誕生的:TRIZ理論全接觸》

《發明是這樣誕生的:TRIZ理論全接觸》是一本全面介紹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著作。書中會面介紹TRIZ的九大經典理論體系:技術系統的八大進化法則、最終理想解(IFR)、40個發明原理、39個工程參數及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物理矛盾和上大分離原理、物一場模型分析、發明問題的76個標準解法、發明問題標準算法(ARIZ)、物理效應和理象知識庫。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發明是這樣誕生的:TRIZ理論全接觸》《發明是這樣誕生的:TRIZ理論全接觸》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著作。書中會面介紹TRIZ的九大經典理論體系:技術系統的八大進化法則、最終理想解(IFR)、40個發明原理、39個工程參數及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物理矛盾和上大分離原理、物一場模型分析、發明問題的76個標準解法、發明問題標準算法(ARIZ)、物理效應和理象知識庫。本書是新產品開發人員、創新設計人員、六西格瑪從業人員、高等院校教師和學生等難得一覓的寶貴書籍。

作者簡介

楊清亮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SBTI中國研究中心聯合創新項目組特聘研究員,TRIZ與創新設計專家、六西格瑪黑帶大師。在電子、通信研發領域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歷,是中國早期TRIZ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之一,獲MATRIZ(國際TRIZ學會)二級證書。作者本人獲得3項設計專利,成功輔導了12項設計專利。作者工作的創新設計團隊([email protected])在設計六西格瑪(DFSS)集成產品開發(IPD)、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等工程方法領域均有較深的造詣,經過多年引進吸收與創親實踐,形成了適合中國企業研發新的問題解決方法。

編輯推薦

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屬於蘇聯的國家機密,在軍事、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均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創新的“點金術”,讓西方已開發國家一直望塵莫及。後來,隨著蘇聯的解體,大批TRIZ專家移居歐美等已開發國家,TRIZ才被世人所知,傳播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地。
TRIZ可以輕易地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並形成專利,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從“跟隨者”快速成為行業技術的“領跑者”。
隨著我國將創新提上國家發展的首要政策,各個企業和機構對創新的強烈願望急需理論和工具的支持,遍尋世界各種創新理論,唯TRIZ獨秀於林。
本書作者經過多年的資料收集與整理,結合自己在研究和套用TRIZ中的所得與體會,寫成這本書,貢獻給我國的創新設計者、新產品開發人員、六西格瑪從業人員及高等院校的師生。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1.3 六西格瑪和TRIZ
1.3.1 DMAIC
1.3.2 DFSS
1.3.3 六西格瑪和TRIZ
第2章 技術系統的進化法則
2.1 三大進化論
2.1.1 達爾文和生物進化論
2.1.2 斯賓塞和社會達爾文主義
2.1.3 阿奇舒勒和技術系統進化論
2.2 八大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2.2.1 技術系統的S曲線進化法則
2.2.2 提高理想度法則
2.2.3 子系統的不均衡進化法則
2.2.4 動態性和可控性進化法則
2.2.5 增加集成度再進行簡化法則
2.2.6 子系統協調性進化法則
2.2.7 向微觀級和場的套用進化法則
2.2.8 減少人工介入的進化法則
2.3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的套用
2.3.1 產生市場需求
2.3.2 定性技術預測
2.3.3 產生新技術
2.3.4 專利布局
2.3.5 選擇企業戰略制定的時機
第3章 最終理想解
3.1 理想化簡介
3.2 TRIZ中的理想化
3.3 理想化水平
3.4 理想化方法
3.4.1 部分理想化
3.4.2 全部理想化
3.5 理想化設計
3.6 最終理想解
3.7 最終理想解的確定
第4章 40個發明原理
4.1 發明原理目錄
4.2 詳解40個發明原理
4.2.1 發明原理1:分割
4.2.2 發明原理2:抽取
4.2.3 發明原理3:局部質量
4.2.4 發明原理4:非對稱
4.2.5 發明原理5:合併
4.2.6 發明原理6:普遍性
4.2.7 發明原理7:嵌套
4.2.8 發明原理8:配重
4.2.9 發明原理9:預先反作用
4.2.10 發明原理10:預先作用
4.2.11 發明原理11:預先應急措施
4.2.12 發明原理12:等勢原則
4.2.13 發明原理13:逆向思維
4.2.14 發明原理14:曲面化
4.2.15 發明原理15:動態化
4.2.16 發明原理16:不足或超額行動
4.2.17 發明原理17:一維變多維
4.2.18 發明原理18:機械振動
4.2.19 發明原理19:周期性動作
4.2.20 發明原理20:有效作用的連續性
4.2.21 發明原理21:緊急行動
4.2.22 發明原理22:變害為利
4.2.23 發明原理23:反饋
4.2.24 發明原理24:中介物
4.2.25 發明原理25:自服務
4.2.26 發明原理26:複製
4.2.27 發明原理27:一次性用品
4.2.28 發明原理28:機械系統的替代
4.2.29 發明原理29:氣體與液壓結構
4.2.30 發明原理30:柔性外殼和薄膜
4.2.31 發明原理31:多孔材料
4.2.32 發明原理32:改變顏色
4.2.33 發明原理33:同質性
4.2.34 發明原理34:拋棄與再生
4.2.35 發明原理35:物理/化學狀態變化
4.2.36 發明原理36:相變
4.2.37 發明原理37:熱膨脹
4.2.38 發明原理38:加速氧化
4.2.39 發明原理39:惰性環境
4.2.40 發明原理40:複合材料
第5章 阿奇舒勒矛盾矩陣
5.1 39個通用工程參數
5.2 通用工程參數分類
5.3 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的組成
5.4 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陣
5.5 套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的步驟
5.6 綜合套用實例
第6章 物理矛盾和分離原理
第7章 物—場模型分析
第8章 發明問題的標準解法
第9章 發明問題解決算法
第10章 科學效應和現象
附錄A 阿奇舒勒矛盾矩陣表
附錄B 阿奇舒勒傳奇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