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之間》

《男人之間》

《男人之間》以敏銳的另類視角,通過解讀英國古典作家莎士比亞、丁尼生等人的文學作品,剖析了異性戀背景下男性之間交織著同性社會性慾望與同性情慾欲望的極其複雜的認同與欲望關係。本書中首次提出了一個區別於“男性同性戀”的重要概念“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本書從社會、經濟及權力關係的角度,對歐洲和美國文學史上的一系列小說和詩歌文本進行解讀,從而揭示出傳統異性戀結構是以女性為交易媒介的男-男關係,以及這一傳統結構與同性戀之間的博弈關係,同時論述了“同性戀恐懼症”的現象和成因。

基本信息

圖書背景

封面

20世紀80年代以來,性別開始成為美國大學裡的重要研究領域,而塞吉維克正是該領域與巴特勒齊名的最具原創性的學者,並在美國和歐洲擁有大量讀者。她在本書中首次提出了一個區別於“男性同性戀”的重要概念“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

內容介紹

本書從社會、經濟及權力關係的角度,對歐洲和美國文學史上的一系列小說和詩歌文本進行解讀,從而揭示出傳統異性戀結構是以女性為交易媒介的男-男關係,以及這一傳統結構與同性戀之間的博弈關係,同時論述了“同性戀恐懼症”的現象和成因。

作者介紹

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維克(1950-2009):1975年獲耶魯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其後一直在美國大學裡從事性別和酷兒理論的教學和研究,是當代與巴特勒齊名的性/性別研究學者。她的代表作《男人之間》和《衣櫃認識論》被學術界和普通讀者公認為是該領域具有突破性的作品,也是人文學科領域極其重要的基礎讀本。她的作品試圖揭示出恐同症如何形成了當代的西方文化,包括當代如何看待性、隱私、家庭和女人。2009年4月12日,塞吉維克病逝於紐約

目錄介紹

作者自序
引言
第一章性別不對稱與情慾三角
第二章戀愛中的天鵝:以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為例
第三章《鄉村太太》: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剖析
第四章《感傷的旅程》:崇性主義與世界公民
第五章走近哥德式小說:恐怖主義與同性戀恐慌
第六章內化了的謀殺:《一名清白罪人的告白》
第七章丁尼生的《公主》:七個兄弟一個新娘
第八章《亞當·比德》《亨利·埃斯蒙德》:同性社會性慾望和女性的歷史性
第九章恐同,厭女,和資本:以《我們共同的朋友》為例
第十章登上後門的階梯:《愛德溫·德魯德》和帝國的恐同
結言走近二十世紀:惠特曼的英國讀者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