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CCTV欄目]

《生活》[CCTV欄目]
《生活》[CCTV欄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活》欄目是中央電視台的名牌欄目之一。以維護百姓的尊嚴和權益、全面提升生活品質為宗旨,通過對具有典型意義的消費陷阱、黑幕、騙局的追蹤報導,通過對新近發生的關乎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公眾利益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解疑釋惑,提供權威、深入、細緻的服務。

欄目介紹

(圖)CCTV2《生活》欄目主持人朱軼CCTV2《生活》欄目主持人朱軼

《生活》是中央電視台的名牌欄目。經過十年不斷創新,50分鐘欄目由《生活危機現場》、《 生活315 》、《 朱軼說計 》三大最具活力版塊提煉而成,欄目用栩栩如生的發生在百姓身邊的故事案例,關注著公眾生命安全和消費安全。改版後的《生活》已成為CCTV-經濟頻道中最具鮮明個性的品牌欄目,坐擁經濟頻道第一收視率。《生活》欄目以“返樸歸真,品質取勝”為核心,源自百姓生活、演繹百姓生活,與公眾構築和諧生活。

《生活315》
打假、維權、服務民生。每日為觀眾講述一個維權故事。通過對侵害公眾利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進行追蹤報導,打擊、曝光假冒偽劣產品及品牌,揭密侵權內幕,維護和規範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

《生活危機現場》
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突發事件,它可能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命狀態,甚至危及到生命健康安全。《生活危機現場》告訴你,如何應對和化解危機,面對危機你該怎么辦。

《朱軼說計》
輕鬆評述 智慧支招!“脫口秀”的主持形式,揭露奸商黑幕、戳面具穿騙子的雕蟲小技

欄目個性

(圖)CCTV2《生活》欄目主持人翟睿CCTV2《生活》欄目主持人翟睿

《生活》的個性首先在節目定位上。《生活》的主體觀眾在25至45歲之間,受過大學教育,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市民。這些觀眾的社會觀念、價值標準、文化理想、生活態度、消費欲望和能力大致相當,他們更願意也更有能力去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生活》就是揣摩了他們的心思,用對口的節目去滿足他們的需要。綜觀《生活》欄目播出的節目、推崇的生活情趣,在觀眾的選擇上並不追求一體化,以“所有”觀眾為假想觀眾,而只服務於這一特定群體,實現“有的放矢”的個性傳播。

《生活》的個性也體現在製作和包裝上。獨具匠心的預告、賞心悅目的主持方式、形象生動的字幕、圖表以及欄目開始與結束時相呼應的遠、中、近不同景別營造氣氛的構圖都是與眾不同的;演播室以賞心悅目的天藍色調結構出一種明朗、淡雅、清新、時尚的空間,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審美愉悅,以至於觀眾一看到天藍色就仿佛《生活》已躍入眼帘。

主持人的風格也是《生活》個性的體現。清新、自然、流暢是主持人的風格定位,這自然契合《生活》欄目的定位,也呼應著作為《生活》標誌色的天藍色。“走動式”、“走談式”、“多地點活動式”主持也許不是《生活》的獨創,但的確是最早的實踐者,這些在當年的觀眾心目中都留下了難以消磨的印記。而通過大螢幕的演示將演播室主持人部分和節目有機結合起來的方式是大膽借鑑了晚會表現手法的創造,是如今《生活》的亮點。

欄目特色

一、改版後的《生活》欄目

(圖)《生活》主編陳衡庭《生活》主編陳衡庭

1996年7月1日,雜誌型的電視生活服務類欄目《生活》在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中播出。在開播初期,欄目將目標觀眾定位於25-45歲的受過大學教育、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城市居民。但據觀眾反映,節目中所引導的消費潮流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定差距,存在超前消費的問題。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生活》漸漸將自己的目標觀眾由原來的白領階層過渡到普通民眾,有些節目還把鏡頭對準了農村老百姓。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在節目設定上,《生活》欄目也做了多次調整,從最初的《背景》、《消費驛站》、《百姓》到05年3月28日改版後由《生活危機現場》、《生活315》、《朱軼說計》三個版塊組成。透過這些變化,不難看出,《生活》欄目已漸漸由向觀眾提供具體實用的生活、消費資訊,過渡到了以關注生命安全、關注消費安全為宗旨的服務性欄目。

二、特色之一:新聞性與服務性相結合

《生活》欄目在晚上的黃金時間播出。這個時段,各家電視台都拿出了足夠吸引觀眾眼球的電視節目,但《生活》的收視率卻一直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其原因在於,該欄目所表現的服務性是與新聞性相結合的。生活服務類的電視節目雖然不像新聞節目那樣能直接反映社會的熱點事件,但卻可以從中找出許多有用的資源

《生活》欄目的三個板塊都是從近期發生的和消費者生命安全、消費安全相關的新聞中尋找選題,從社會生活各個層面來挖掘選題,通過情景再現等手法,引導觀眾了解在自己的生命安全和消費安全受到威脅時應該怎么辦。

此外,《生活》欄目善於在和觀眾的互動中尋找節目資源,不少選題以及一些錄像、錄音資料也由觀眾提供。比如曾有一期《朱軼說計》曝光假乞丐,其畫面都是由熱心觀眾用DV悄悄跟蹤拍攝的。它展現了假乞丐從身體健全的小伙子喬裝成跛腿老人,討到錢後又恢復真面目的全過程。這樣的節目比一般的新聞節目還吸引人。只有常辦常新,充分利用各種新的資源,不斷地獲取新信息,欄目才有生命力

三、特色之二:採用紀實性手法“講故事”

改版後的《生活》欄目,減少了主持人出鏡的次數,而把更多的鏡頭給了外景。欄目設定的三個小版塊,都是在講故事,但又絕不是主持人一個人講,而是以紀實性的手法再現事情的經過,讓觀眾像看電影一樣了解事實。主持人一般只講故事的開頭,並連續提出幾個疑問設定懸念,然後過渡到事情的再現。在中途,主持人一般會出來串兩次場,引導故事往下發展。在重現事情經過時,如有相關影像資料,節目中會儘量採用真實的畫面及同期聲;如果沒有就請演員模擬現場情景,並會根據畫面運用適當的音樂以扣人心弦。

一般來說,故事講完後,主持人還會根據故事中的細節對觀眾作出提醒。如8月1日的《生活危機現場》講述幾個村民走入山洞深處因缺氧而暈倒的故事,其中就有一村民在山洞裡想抽菸而打火機卻點不著的畫面。在結尾,主持人又一次提醒觀眾,到有可能缺氧的地方,如果沒有供氧設備,一定要隨身帶個打火機。如果打火機打不著,就表示此處已經缺氧,應儘快離開。通過這種講故事的方法來提醒觀眾避開生活中的某些危機,這比單純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在節目中,主持人還多用生活化的語氣來主持,如“您可能會說……”、“先別著急,看了下邊的片子您就明白了”、“我們生活欄目要提醒大家的是……”等話語,好像和熟人拉家常一樣,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易於接受。

四、特色之三:打造有特色的主持人以提高節目辨識度

(圖)主持人-熊雄(右)主持人-熊雄(右)

一個有特色的主持人無疑是形成品牌欄目的重要保障。主持人是欄目與觀眾之間的橋樑,是一個節目最為顯而易見的標誌,是節目品牌的人格化身,因此,主持人往往是觀眾認知某個欄目的標識。以主持人的名字來給欄目命名,更能提高欄目的辨識度,讓觀眾印象深刻,從而提升一種欄目品牌的忠誠度,像鳳凰衛視的《小莉看時事》、 《魯豫有約》等欄目,都是以名主持為市場號召力的。《生活》欄目新開辦的小板塊《朱軼說計》,也大膽地採用了這種命名方式,推出了極其另類的主持人朱軼。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不少觀眾喜歡有性格的主持人。《幸運52》和《非常6+1》的主持人李詠,正是以他輕鬆、隨意的主持風格,成為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朱軼,這個其貌不揚又有點胖的小伙子,也以他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觀眾的認可。朱軼本是學表演的,在節目中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讓觀眾很容易記住他所表達的內容,特別是在片頭,他壞笑著、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和調侃的語氣說一句“謊言重複千遍,它還是謊言啊!”讓人印象深刻。在節目中,朱軼有時還會親自出演,讓觀眾在故事中看穿生活中的種種騙術。

播出時間

周一至周五 CCTV—2 19:2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