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學導論》

《生態美學導論》

美學的哲學基礎的突破。由傳統認識論過渡到唯物實踐存在論,並由人類中心主義過渡到生態整體主義。眾所周知,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最基本的哲學關係。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美學界在這個基本的哲學問題上一直還處於前馬克思主義哲學階段,也就是傳統認識論階段。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生態美學導論
作 者:曾繁仁 
生態美學導論生態美學導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0-7-1
ISBN:9787100068727
開 本:16開
定 價:34.00元

內容簡介

該書國內首部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為指導,綜合中西古今資源,全面論述生態美學這一嶄新美學理論形態的論著,全書論述了生態美學的產生、理論指導、中西資源、理論內函以及發展路徑。

圖書前言

曾有學者詢問我們:生態美學到底在哪些方面有新的突破?我們的回答是,生態美學的產生不僅是一種時代與現實的需要而且還是當代美學學科全方位的突破,具有嶄新的革命意義。
我國實踐美學的倡導者力主“美學科學的哲學基本問題是認識論問題”,所謂美則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等等。其實馬克思早在1844年至1845年間就已經突破了這種傳統認識論與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觀,而力主從人的感性的實踐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並從“內在尺度”與“種的尺度”相統一的角度來闡釋美的規律。

圖書目錄

導言:生態美學的研究意義、研究現狀與研究方法
一生態美學的研究意義
二中國當代生態美學的發展歷程
三 代表性論著
四今後生態美學的建設與發展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編 生態美學的產生
第一章 生態美學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
一人類已經走在交叉路口上——人類由工業文明過渡
到生態文明覺醒的開始
二《增長的極限》——人類應該選擇另一種發展模式
三人與自然的嶄新關係——從“祛魅”到部分“復魅”
四我們已處於後工業文明時代——生態文明時代
五生態文明建設對中國的現實緊迫性
第二章 生態美學產生的哲學與文化背景
一由人類中心主義到生態整體的轉型
二海德格爾存在論哲學的提出——由傳統認識論到當代存在論的轉型
第三章 生態美學產生的文學背景
一現代生態批評產生的文學基礎
二文學生態批評產生與發展的歷程
三生態批評的原則與主要特徵
四生態女性主義與生態女性文學批評
第二編 生態美學的理論指導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
一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實踐存在論的生態理論
二中國當代社會主義創新理論中有關生態文明的論述
三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生態理論建設中的基本貢獻
第三編 生態美學的西方資源
第五章 生態美學的西方資源
一西方18世紀以來的生態美學資源
二海德格爾的生態審美觀
三西方20世紀興起的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
生態神學與對《聖經》的生態美學解讀
第四編生態美學的中國資源
第六章 《周易》與儒家的生態審美智慧
一孔子與其他儒家代表人物的古典生態智慧與生態審美智慧
……
第五編 生態美學的內涵 
第六編 生態美學的文學作品解讀 
第七編 生態美學建設的反思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