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鱉》

《瓮中捉鱉》

《瓮中捉鱉》是由方明執導的大陸卡通片,是新中國美術電影的處女作。

基本信息

影片信息

《瓮中捉鱉》《瓮中捉鱉》

影片名稱:《瓮中捉鱉》

製作公司:東北電影製片廠[中國]

混音:單聲道

簡介

《瓮中捉鱉》《瓮中捉鱉》

《瓮中捉鱉》是新中國美術電影的處女作。它們繼承和發揚宣傳鼓動藝術的傳統,配合當時的政治鬥爭形勢,注意運用民族特色的表現手段,如京劇唱腔和樂曲的套用,因而觀眾反響強烈。

他們在人員不足、設備簡陋的艱難條件下完成攝製工作,為新中國卡通片的發展揭開了序幕

背景資料

1948年長春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黑白卡通片《瓮中捉鱉》。《瓮中捉鱉》放映時間不足10分鐘,抨擊的對象是國內戰爭時期的國民黨政府。

同一年攝製的可放映半小時的黑白木偶片《皇帝夢》,打擊對象和《瓮中捉鱉》相同,先是讓被醜化的主角唱獨角戲似的演出了國劇“跳加官”和“花子拾金”,在接下來的“大登殿”和“四面楚歌”兩個段落中,登台的配角人物也很醜陋,連當時的美國大使杜魯門也被製作成木偶軋上一腳......以上兩部片子的創作人員除了用等動物形象來挖苦在戰爭中失利的敵人,實在也想不出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新中國第一部卡通片和木偶片”果然誕生在國內戰爭中,那么,又如何去理解“在鬥爭中成長”呢?

故事梗概

蔣介石依靠美帝國主義發動了內戰,他從美帝那裡取得了軍備武裝,向解放區大肆進攻。人民解放軍頑強抵抗,越戰越強,最後把蔣介石圍困在城中。此時城堡變成一隻瓮頭,蔣介石變成鱉,解放軍一腳踩爛瓮頭,活捉了變成鱉的蔣介石。

導演簡介

方明

男,生於1919年3月3日,日本東京

星座:雙魚座

方明,日本人,一歲隨父母到中國長春。1931年回日本讀書。畢業後任職於東京醫學科學研究所、寶冢劇場舞台科,後任東京女子工藝美術學校講師。1940年入藝術映畫社漫畫映畫科任職。1944年完成長短卡通片四部。1945年7月回中國長春,入滿洲映畫協會,10月入東北電影公司美術室工作,1946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導演,參與拍攝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導演了卡通片《瓮中捉鱉》。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導演兼總技師。1953年回日本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