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倫理思想全集》

《王鳳儀倫理思想全集》

《王鳳儀倫理思想全集》收入由王鳳儀先生和後人記錄其事跡和言行的《王鳳儀言行錄》、《王鳳儀嘉言錄》、《王鳳儀篤行錄》、《王鳳儀誠明錄》及《來自山溝的大智慧:大覺者王鳳儀傳》、《來自山溝的大智慧: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和王鳳儀曾孫女王元五老師的《家和萬事興》,總計七冊圖書。

圖書信息

作者:王鳳儀
出版單位: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7-01

王鳳儀簡介

他原本是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卻成為了中國近代偉大的民間教育家、倫理道德宣傳家、女子教育的開拓者。被譽為“儒家的慧能”。
王鳳儀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11月1日(陰曆十月初三日)子時,出生於熱河省(現遼寧省)朝陽縣雲蒙山前王家營子村樹林子屯的一個蒙古族家庭里,祖籍在河北省密雲縣石匣鎮;九世祖遷朝陽定居。祖父王德澤、父親王清和世代務農。王鳳儀在兄弟中行二,長兄名樹田,三弟名樹森,四弟名樹永。
王鳳儀因家貧不曾讀書,自幼便給人家放牛,稍長就為人家扛活做工,天性淳厚善良,對父母盡孝道,對兄弟盡悌道。困苦的生活和社會的紛擾,使其從青年時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癆,一夜之間,霍然痊癒。同年五月,感嘆世人,男不知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生出棄世的念頭,躺在炕上絕食五天,突然間生出靈感,認為就這樣死去不值得,自己還有爺爺與父親兩代老人要養活。應該先盡孝道,然後再立志勸世化人。同年十月善士楊柏宣,遭誣陷被捕入朝陽監獄,王鳳儀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陽府營救楊柏宣。行致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心見性。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逝,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立竿見影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蹟。
他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於興辦女子義務學校。他所興辦的女義學一時間遍及“白山黑水”之間和長城內外。晚年又提出“崇儉結婚”、“儲金立業”、和創辦“新農村”。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君權、夫權、族權橫行的年代,敢於提出並實行“翻轉世界,重立人根”。幾十年間,他創辦了700餘所女子義務學校,推助女子教育的發展,被人們譽為“王善人”。
不識一字成聖人:宣化上人對王鳳儀老善人的評價
宣化上人在《水鏡回天錄》以“不識一字成聖人”讚譽王鳳儀。今附原文如下:
王善人名盛誼,字鳳儀,清末熱河朝陽人。雖未讀書,知做人之本份,為人做工,研究“幹活”二字有省。腰患癰阻,十二年不愈,偶知懺悔,對天道過,其疾不藥而愈。盧墓三年,悟通性理,善於講病。明白家庭不和之因,關鍵在婆媳之間不了解。為婆者,說媳不是;為媳者,說婆不好。若能侍婆如母,待媳如女,家庭自然和睦相處,平息糾紛。人稱為王善人。
贊曰:
本為農人,出身清貧,
老實幹活,誠懇求心。
盧墓悟理,知果達因,
提倡教育,男女平均。
又說偈曰:
不識一字成聖人豈計萬苦與千辛
僕僕風塵倡教育殷殷勸導要和平
精誠所感頑劣化老實真摯草木春
仆厚慈祥皆親近紅男綠女聚大群
《王鳳儀倫理思想全集》:學習王鳳儀倫理思想的最好的教材
《王鳳儀倫理思想全集》收入由王鳳儀先生和後人記錄其事跡和言行的《王鳳儀言行錄》、《王鳳儀嘉言錄》、《王鳳儀篤行錄》、《王鳳儀誠明錄》及《來自山溝的大智慧:大覺者王鳳儀傳》、《來自山溝的大智慧: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和王鳳儀曾孫女王元五老師的《家和萬事興》,總計七冊圖書。以上圖書均由中國華僑出版社正式出版。

1.《王鳳儀言行錄》

簡介:
1.王鳳儀先生以白話演述人倫,印證經傳。用啟庸愚,兼化才智。曾藉心理悟省,自愈宿疾,即以斯法使人療病。兼更導之履善務本,各正性命。遂乃益展宏志,欲彌宇宙之窮。爰倡義務女學以濟世風,闡明六教藉振人本。德聲震鑠,士庶相率而依止,家庭社會望風而從善,周流所及,華夏半蒙其賜,是可謂由曠黎以臻聖域,現凡夫身作大覺事。巍乎大哉!其行其跡,可謂前無古人矣。
2.本書由王鳳儀老善人弟子記錄,全面體現老善人的思想,是學習王鳳儀老善人倫理思想的最佳讀本。
3.本書可以幫助人治病(尤其是重病),改變貧苦的面貌,過上幸福生活;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壓抑、抑鬱問題;助你成就一番人生事業,獲取人生價值。
評論:
1.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法歸一。”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舍了生命,性靈歸天,像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我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護道,那知耽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
2.當我們興奮於讀到先聖先賢精彩人生表述時,還應該警醒自己是不是開始照著實行了。
王老善人是一個開了智慧的人,因為他明白知道而不行道是愚人。人生中我們常有困惑,主要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王善人很簡單地告訴我們,我們的角色就是我們需要用畢生的時間去完滿篤行的,還有什麼好胡思亂想的呢?胡思亂想了之後得到什麼好處了呢?如果一步一個誠實的腳印,我們又會得到什麼呢?讀了這本書並照著去行,或許就會明了了。
3.王善人深邃睿智的思想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讀畢《王鳳儀言行錄》,我深信這位以造佛的祖師自任的偉大宗教家、教育家、修道士對後世的積極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王善人歸天已七十餘年,善人曾說:“將來人見人樂的時候,世界就大同了!”願更多的慕道者承繼善人之志!

2.《王鳳儀嘉言錄》

簡介:
1.《王鳳儀嘉言錄》濃縮了古賢聖人的精華,又非常貼切生活,把最高深的“道”在生活中運用的維妙維肖,活靈活現。不論是作為修身養性,學道修煉,還是作為傳家寶,齊家、冶國,都值得研究、收藏!
2.王善人窮苦出身,自幼家貧失學,不識文字。但能通過人生遭遇,由忠孝二門進入,反悟命運,最後徹悟本性而得道,把玄而又玄的“道”套用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事跡,類似於六祖慧能大師,值得我們後人借鑑學習。
3.本書將告訴你,人生的貧賤富貴、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評論:
1.《王鳳儀嘉言錄》此書用平實無華的語言,講出了人生的真諦,即學即用受益無窮。
2.王鳳儀老先生的高度非一般人能達到,當代的慧能。白山黑水之間總是出能人。如真能搞明白人生道理,不白活一回
3.打開它,你會看到一位老人不平凡的一生;打開它,它會引領你如何走向內心深處的世界。

3.《王鳳儀篤行錄》

簡介:
1.本錄敘述善人王鳳儀事跡約分七時期,一為人牧牛;二為人傭工;三在家力田;四從善宣講;五廬墓盡孝;六赴東勸道;七興辦女學。
2.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我們還原了王善人一生的善言善行。
3.紀錄事跡采實主義,力避虛妄繁之弊。
評論:
1.大徹大悟之人的自性流露。有緣知道這本書的人不要錯過,一定要好好讀讀,多多體會,必定受益良多。
現在的社會物慾橫流,世風日下,眾生顛倒。王老前輩的教誨是我們這些迷茫的眾生指路航燈。
2.王善人的道,隨初看不起眼,細細品味,卻回味無窮,其精粹深遠處,與佛家、道家等宗教的精神一脈相承。所以,本書無論是對皈依各正道宗教的修煉者,尋找生命和宇宙真實的實踐者,還是普通的尋常百姓,都是不可多得的指路明燈。
3.看別人的好處,找自己的不是,我找到了解決一切人際關係難題的金鑰匙。而要想更透徹的明白這些道理,就要認真的讀一讀這本《王鳳儀篤行錄》。

4.《王鳳儀誠明錄》

簡介:
1.這本書是大智慧者王鳳儀的語錄,是一個開了慧眼的人,所認識的宇宙與人生的道理。
2.這是些什麼道理呢?往事上說,就是讓人在明白了世界的真相後,正確地為人處事,過上富足安樂的生活;往心上說,就是誠和明,就是知而行,行而知。知而行,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做,行而知,就是開智慧。誠心誠意就能開智慧。
3.王鳳儀要說的,得到這樣的大智慧,又是極其簡單的,只要心誠行篤就可以了。未必要乾捨生忘死的事,也不是做高深的玄思,只要孝就可以了,只要盡到為人的本分就可以了。
4.王鳳儀示範的是,人成即佛成。
評論:
1.鳳儀的話,字字句句,都是想讓人改變命運,離苦得樂。一個善人,得到行善的好處,又開了智慧,想讓所有的人都得到好處,所以說出了這樣的話。
2.一個大善人,看到別人過得不好,比那個人還難過;看到世風日下,就當成是自己的責任,句句肺腑之言,只是想讓世道變好。
3.一個大善人,絲毫無私,他的話我們應該相信。

5.《來自山溝的大智慧:大覺者王鳳儀傳》

簡介:
1.這是一個山溝里的農民開了大智慧的故事。王鳳儀並不識字,只是肯吃苦,肯吃虧,喜歡讓別人好,只是往人的本分上做,心誠則靈,心誠則明,開了大智慧。
2.王鳳儀做過長工,不跟僱主談工錢,卻把活做得最好。別人喊他“做活的”,他格物“做活的”幾個月,行住坐臥都想著這三個字,有一天終於豁然開朗了。王鳳儀的父親去世,他為父親守孝,住在墳前三年,悟出了天地人倫、為人處事的道理。他捨生為救朋友,一心一念,忽然頓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和生死的大智慧。
3.開了智慧的王鳳儀觀察世事人心,發覺要救人,就要改變人的心,就從興辦女義學開始,教育女子行善做人的道理。他辦的義學,多達上千所,遍及東三省等多個省市。若不是他的心愿打,這樣的事情是很難辦的。
4.開了慧眼的王鳳儀,發明了“五行、三界、三性、三命”,他闡述的“真五行”的道理,告訴人們只有正確地推轉五行,才能和諧處事、改變命運乃至提高人生層次。用“三屆”講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係,人是天賦的性,地賦的命,父母生的身,做人要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用“三性”講人的本質,人性有天性、秉性、習性之分,只有去習性,化秉性,圓滿天性,才能提高人生層次。更是用“三命”來講明改變命運的具體方法。
評論:
1.王鳳儀並不識字,長工出身,他因為心誠而改變了命運,開了智慧。這向我們表明了,“做到”是最重要的。王鳳儀知道一個“孝”字,就把“孝”字做到徹底。在為父親守孝時,悟出了人生的真諦。
2.對我們來說,大善人王鳳儀的人生歷程的啟示是,一個完美的人生或者說一個成功的人生,只要做到一個人的本分就夠了。這個“本分”,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職責”。
3.王鳳儀做長工時候,能做到讓家家僱主都滿意;倡導義學時,振臂一呼,義學開辦了上千家。這其中的的啟示,無論對今天的員工還是老闆,都是值得借鑑的珍寶。

6.《來自山溝的大智慧:性命哲學淺述》

簡介:
1.大善人王鳳儀的性命哲學,往簡單里講,是講一個人在世上的本分事,一個人性命里的本分事;往深里講,是一個人在天地萬物間的地位和改變命運的方法。
2.王鳳儀關於性命的學說,是散見於他的言論的,本書的作者,把這些言論整理出來,並且又進行具體地講解和闡發,使人更加容易理解王善人那些為數不多的“哲學術語”。
3.作者的興趣不僅僅在講解和闡發王鳳儀的性命哲學,也在注意講解王鳳儀如何知行合一的,是得到鳳儀性命哲學的真味的。
評論:
1.這是一部奇書,雖然語句平實,不外乎一個個生活中的大、小故事,但每個故事裡面卻含有大哲理、大智慧。
2.很多人恨自已沒有福,在人生十五、六歲時,人生迷茫時,身邊沒有智者的書,沒有正確的人生指引,特別是如此細緻的現身說法,以致糊裡糊塗過了很多年,走進社會,在工作上,曾經碰過不少的壁。許多道理,在這本書中,從一個一個的故事裡,都會給人很深的啟迪。
3.這本書最好的地方,就是最容易實行。即使是講到五行,也能講得很具體,毫不玄虛,不僅讓人很快就能明白這么“高深”的道理,也能讓人很快地用在身上,行在心上。

7. 《家和萬事興:王元五幸福家庭講座》

簡介:
1.這本書是大智慧者大善人王鳳儀的曾孫女,王元五的著作,此書可以說繼承家學,繼續闡述世間人倫的道理,使人愛人。
2.王元五先生得到的是曾祖父王鳳儀的真傳,因為她身體力行曾祖父的教誨,並且感悟頗多。比如把“真五行”用在家庭關係上和性理治療上,同樣把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毫無玄虛,使見者立刻得到感悟。
3.王元五先生要告訴大家的是,怎樣才能成就幸福和美好的人生。與那些膚淺的幸福觀不同,她是從性命的本質出發,真正懂得了人的本質,是能讓人切實改變命運的。
評論:
1.心善是天堂,心惡是地獄,王元五先生繼承曾祖父王鳳儀的遺志,從性命倫理上改造人心,要造一個人間天堂。
2.天堂即是我心,一切從自己做起來,世界才能真的改變。王鳳儀把家人看成跟義學裡的同人一樣,把同人看成跟家人一樣,把天下人看成跟家人一樣,真就造了天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