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言行錄

王鳳儀言行錄

道在對面,在自己身上的是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來了。像兄長,只問自己寬不寬,不管弟弟敬不敬。當丈夫的,只問自己義不義,不管女人順不順。這才是”立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來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籍封面書籍封面

只知念書要多要熟,不知照書去實行,這像看熟了地圖,知道各地的方位,沒能親臨其境,又怎能看見真風景呢?又像念熟了菜譜,沒有實際吃過,又哪能嘗到真滋味呢?

王鳳儀先生以白話演述人倫,印證經傳。用啟庸愚,兼化才智。曾藉心理悟省,自愈宿疾,即以斯法使人療病。兼更導之履善務本,各正性命。遂乃益展宏志,欲彌宇宙之窮。爰倡義務女學以濟世風,闡明六教藉振人本。德聲震鑠,士庶相率而依止,家庭社會望風而從善,周流所及,華夏半蒙其賜,是可謂由曠黎以臻聖域,現凡夫身作大覺事。巍乎大哉!其行其跡,可謂前無古人矣。

本書由王鳳儀老善人弟子記錄,全面體現老善人的思想,是學習王鳳儀老善人倫理思想的最佳讀本。

道不遠人,我天天講道也就是天天講人,若不講人,哪裡有道?學道不專,聽的次數多了反而覺得沒意思,沒把做人當做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專看別人的不對,把自己忘了!從小當孫子、當兒子,自己有了兒子當爹,有了孫子當爺爺,一輩子連一個人也沒會當,連一條路也沒會行,鬧個空來自走!人是由這裡丟的,世界也是從這裡壞的。

道德經》上說:”知止不殆。”可是常人都不肯在事上去止,所以得不著道,都以為止住就壞了,豈不知若真止住,絕無壞的理。不知止,像走馬觀花似的,看不真切,必須止住,才能看得清楚。

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愜人不佩服。人人都說敬天地、孝父母。我說。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淨心,心不淨不能孝母;心性不清淨,說是孝敬,等於罵人。

王鳳儀簡介

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三十五歲,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天垂異象,黑夜見白日,遂明道。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王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足為圭臬,且為經天緯地之大經大法。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王鳳儀告訴我們: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書收入《篤行錄》、《道德語錄》、《道德講義》等著作,是我們學習王鳳儀老善人思想不可多得的又一本好書。

媒體推介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貧人。貴人不耍脾氣,耍脾氣是賤人。心裡長存別人的好處是存陽,常存別人的壞處是存陰,不可不分別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為是。不找人好處,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賢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長處,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找好處是找別人的好處,而認不是是認自己的不是。認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練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裡不怨心裡怨,越怨心裡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裡,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於自己服毒藥。人若能反省,找到自己的不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明白對面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目錄

第一篇行道實錄

第一節童年

第二節傭工

第三節實行

第四節明道

第五節講病齊家

第六節守墓

第七節度世化人

第八節倡辦女學

第九節興學受挫

第二篇講道興學錄

第十節講病興學

第十一節吉林省興學

第十二節黑龍江省興學

第十三節興學大會

第十四節遊行講演團

第十五節貯金立業

第十六節親職教育研究大會

第十七節崇儉結婚

第三篇有關活動簡述

第十八節北平萬國道德總會

第十九節教人行道(1930~1932年)

第二十節東北立會

第二十一節 遊行講道

第二十二節高級班

第二十三節聖者儀范

王鳳儀言行錄

《王鳳儀言行錄》E書:在此下載

《王鳳儀言行錄》MP3:在此下載

目錄

序一

序二

《王鳳儀言行錄》再修訂始末

卷一 王鳳儀善人行道實錄

第一章童年(1864~1876)

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初三日子時王鳳儀善人誕生。

一、身世

二、讓肚兜

第二章傭工(1877-1892)

清光緒三年(1877年)王善人14歲,至光緒五年(己卯、1879年),王善人16歲,為人牧牛三年。

三、放牛

四、孝心

五、學做活

六、自奮

七、扛活

八、刻苦耐勞

九、找好處

十、問“做活的道”

十一、忍辱

十二、立志學異樣人

十三、學會“儉”字

十四、感化內東家

十五、助人

十六、結婚

十七、受辱度志

十八、慈母逝世

十九、弟兄分家

二十、立命

二十一、奪志

二十二、祖母逝世

二十三、迎養祖父

二十四、諫言

二十五、鏟地

二十六、迎養祖父被告

二十七、救蒙古女人

二十八、替四弟扛活

二十九、盡悌道(給四弟結婚)

三十、領妻盡孝

三十一、立志改風俗

三十二、長瘡疾

第三章實行(一八九一-八九七)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王善人30歲(此後4年,在家養病。)

三十三、為人即是為己

三十四、“君臣”道

三十五、暗助私塾

三十六、教子

三十七、祖父逝世

三十八、教牛

第四章明道(一八九八~一八九九)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王善人35歲

三十九、悔過好病

四十、要餓死

四十一、救楊柏

四十二、救楊柏出獄

四十三、體恤宗族

四十四、忍辱認罪

第五章講病齊家(一九零零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王善人37歲

四十五、學習宣講善書

四十六、講奇病

四十七、倫理療病

四十八、義感家人

第六章守墓(1901~1904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王善人38歲

四十九、勸人成孝

五十、為父守墳

五十一、守靈了三界

五十二、降諭

五十三、神諭嘉獎

五十四、天賞善

五十五、讓人

五十六、憐恤堂嫂

五十七、講病齊家

五十八、勸李子和盡悌道

五十九、教導兒媳

六十、度妻開性

六十一、感化宗族

六十二、學“范公劃粥”

六十三、知人生死

六十四、給嬸娘合家

六十五、守墳圓滿

第七章度世化人(1904~1905年)

六十六、講病化人

六十七、給姑母講病

六十八、送妻上學

六十九、捨己救人

七十、給兒媳講病

第八章倡辦女學(1906~1909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王善人43歲

七十一、開始辦女義學

七十二、至誠感佛

七十三、化賑濟貧

七十四、將軍夫人問命

七十五、教子

七十六、化何女師

七十七、高橋一帶立學

七十八、根德營子女義學

七十九、楊興屯女義學

八十、缸窯嶺朝壇

八十一、趙士魁問道

八十二、給族兄和事

八十三、立志學聖人

八十四、發展女義學

八十五、給女老師講道

八十六、為辦學被告

八十七、羊山鎮永慶當倒閉

八十八、招股開善德當

八十九、容讓親戚

九十、給趙品三講病

九十一、知府敬佩

第九章興學受挫(1909年)

九十二、善德當歇業

九十三、赴東三省勸善興學

九十四、乞討訪道

卷二王鳳儀善人講道(教人)興學錄

第十章講病興學(1911~1917)

清宣統三年(辛亥、1911年)王善人48歲

九十五、給王恕忱講病

九十六、講病方法

九十七、講“善、功、德”

九十八、遼陽縣張忠保女義學

九十九、海城縣周正堡女義學

一百、白老先生戒酒興學

一百零一、給劉自陽講病

一百零二、遼陽縣穆家堡及海城縣新台子村等七處女義學

一百零三、講習班

一百零四、台安、盤山等縣女義學

一百零五、遼中縣朱家房子女義學

一百零六、返朝陽興學

一百零七、為人求子

一百零八、表演嫡庶道

一百零九、教二兒媳婦

一百一十、台安縣五間房女義學

一百一十一、受氣還樂

第十一章吉林省興學(1918~1922)

一百一十二、懷德縣順山堡男義學

一百一十三、赴北京訪道

一百一十四、宋樂三戒菸興學

一百一十五、劉漢清一怒辦女學

一百一十六、給劉玉成講病

一百一十七、給馬督辦母親講病

一百一十八、范家屯講習

一百一十九、勸清修女行道

一百二十、與王澤溥分道揚鑣

一百二十一、德惠縣女義學

一百二十二、農安縣女義學

一百二十三、先天姑娘侯向琳

一百二十四、實施忍讓

第十二章黑龍江省興學(1922~1923)

一百二十五、蘭西縣立學

一百二十六、一句話感動陳景颺

一百二十七、訪杜紹彭

一百二十八、杜紹彭來迎

一百二十九、安達縣立學

一百三十、龍鳳成祥

第十三章興學大會(1924年)

民國十三年(1924年)王善人61歲

一百三十一、興學大會

一百三十二、講話

一百三十三、聽道

一百三十四、繼母道

一百三十五、朱耀庭明道

一百三十六、秋季大會

一百三十七、張雅軒功成身退

第十四章遊行講演團(1924~1925年)

一百三十八、遊行講演團

一百三十九、行講道之一斑

一百四十、張總辦明道

一百四十一、遊行講演大會

第十五章貯金立業(1925年)

一百四十二、貯金立業

第十六章親職教育研究大會(1925~1927年)

一百四十三、安達大會

一百四十四、與老舉人論道

一百四十五、張振之為子問病

一百四十六、李趙璧棄產還債

一百四十七、忍辱不辯

一百四十八、返故鄉講道

一百四十九、長春大會

一百五十、講習班及講演大會

一百五十一、錦州萬全庵大會

第十七章崇儉結婚(1927~1928年)

一百五十二、先天(崇儉)結婚

一百五十三、先天結婚三大家

一百五十四、興學黑龍江省被誣告

一百五十五、選成人立業成家

一百五十六、勸徐善東學道

卷三王鳳儀善人講道(教人)創會錄

第十八章北平萬國道德總會(1929-1930年)

民國十八年(1929年)王善人66歲

一百五十七、赴北平總會

一百五十八、萬國道德總會擴大講習

一百五十九、瀋陽同義里講演社

一百六十、勸子東學道

一百六十一、給江希張講病

一百六十二、與子度志

一百六十三、力倡樸實

第十九章教人行道(1930-1932年)

一百六十四、大同家庭

一百六十五、道德家庭

一百六十六、壽夫人問道

一百六十七、給張世維講道

一百六十八、給翟省長講病

一百六十九、萬國道德會唐山分會

一百七十、命張理事長入關

一百七十一、張雅軒研究真五行

一百七十二、擴大遊行講演團

一百七十三、模範媳婦

第二十章東北立會(1933~1934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王善人70歲

一百七十四、東北立會

一百七十五、長春萬國道德總會

一百七十六、整風俗

一百七十七、倡立安老所

第二十一章遊行講道(1935~1936年)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王善人72歲

一百七十八、遊行講演

一百七十九、給劉王敬一講病

一百八十、赴黑河講道

一百八十一、商人道

一百八十二、過哈爾濱講道

第二十二章高級班

一百八十三、聲明交代

一百八十四、高級道德講習班

一八五、枯樹開花

第二十三章聖者儀范(1936~1937年)

一八六、不動心

一八七、處世典範

一八八、勸道德會的人就下

一八九、勸同仁講道

一九○、勸同仁出數

一九一、囑妻守道

一九二、提倡安老事業

一九三、預示歸期

一九四、逝世

附錄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