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命運》

《猶太人的命運:茨威格的心靈世界》內容為:“讀歷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應當好奇般地加以懷疑,因為看來是鐵面無私的歷史依就屈從於人類對傳奇和神話的強烈愛好——它有意和無意地把少數幾個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但傳奇恰是通過誘惑,通過求全求美的光澤,而成為真理的最危險的敵人,因此去經常對它加以驗證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就成為我們的義務。”

“在一次性認識到的偉大面前畢恭畢敬,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在官方的神聖權力面前卑躬屈膝沒有比這更災難性的了!”

“我們必須永遠把歷史內部中正在添加的和已經添加的重新改正過來,給真正的業績以純正的和公正的尊敬,以此來對抗人類那種在成功面前低聲下氣的不可抗拒的壓力。”

基本信息

書籍介紹

1

“讀歷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應當好奇般地加以懷疑,因為看來是鐵面無私的歷史依就屈從於人類對傳奇和神話的強烈愛好——它有意和無意地把少數幾個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但傳奇恰是通過誘惑,通過求全求美的光澤,而成為真理的最危險的敵人,因此去經常對它加以驗證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就成為我們的義務。” “在一次性認識到的偉大面前畢恭畢敬,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在官方的神聖權力面前卑躬屈膝沒有比這更災難性的了!” “我們必須永遠把歷史內部中正在添加的和已經添加的重新改正過來,給真正的業績以純正的和公正的尊敬,以此來對抗人類那種在成功面前低聲下氣的不可抗拒的壓力。”

作者介紹

史蒂芬·茨威格史蒂芬·茨威格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同“怪筆孤魂”卡夫卡齊名的舉世聞名的猶太小說大師,他的代表作《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世界名篇。他不僅是一位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大師,更是一位卓越的傳記作家和文體大家,他用一種非常唯美麗細膩的文筆向人類的靈魂深處探尋。他雖未獲諾貝爾文學獎,卻蜚聲世界文壇幾十年,而且至今盛名不衰。 這本書由著名翻譯家高中甫先生翻譯,著名的猶太文化研究專家賀雄飛先生編輯,輯錄了茨威格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和部分揭示猶太人命運的短篇小說,堪稱精品中的精品。作為一名真正的小說大師,茨威格不僅關注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更以獨特、深邃和犀利的目光對腐敗和黑暗的歷史進行理性的批判,而猶太人的命運就是人類命運的真實寫照。

目錄

上篇
歷史是公正的嗎
世界正變得單調
巴貝爾塔
書:走向世界的入口
明天該怎樣編寫歷史
托馬斯·曼的《綠蒂在魏瑪
萊依納·馬利亞·里爾克
馬塞爾-普魯斯特的悲慘生涯
弗洛伊德的新作:《文化中的不滿》
古斯塔夫·馬勒的重返
致前妻的幾封信
太平世界
下篇
雪中
出遊
生命的奇蹟
舊書商門德爾
傳奇故事(四篇)
智激上帝的拉結
永恆的目光
蠟燭台記
第三隻鴿子的傳奇
一顆心的淪亡

內容選讀

"誰若是有,就會被給予,他就會愈加充裕富有;但誰若是沒有,那他已有的也被剝奪。"這句話雖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可對現實來說卻沒失去作用。凡是取得成功的地方那成功就不斷,有財富的地方,隨之就有嶄新的源源不斷的黃金,除此還有對黃金的膜拜,追隨者的心甘情願的狂喜,黯淡無光的靈魂。因為權力是世界最最神秘的物質,它磁石般地把單個人,誘惑般地把群體都吸到身邊,很少去問,這種權力是從哪兒得到的,是從誰那裡搶奪來的,而只是把它的存在當做是自身生存的一種提升,對之盲目地奉獻。心悅誠服地把自己置於這種桎梏之下,興高采烈地跳進這種奴役之中,這一直是各個民族的最最危險不過的特點了。而尤為喜歡的是屈服於一種成功之下。
每一種現實都適用於這句殘酷的話:誰若是有,他還會被給予。但比這更奇怪的是,歷史也不例外。它本應是冷靜的,清醒的和公正的,可它也如此,它也有著傾向,事後給予真實生活中表面保持公正的事情給予公正;它也樂於,如大多數人一樣,站在成功者一面,它也樂於事後誇大那些大人物,那些勝利者,貶低被戰勝者,或者對此緘默。它給那些著名人物堆積起他們的真正有的榮譽,還要加上傳奇性的東西,每個偉人在歷史的鏡片下顯現得總是比他原本的還要偉大得多--無數小人物被剝奪的,都加到了大人物的頭上。
一艘船的英雄業績留下來的是船長的名字,那些在他身邊死去的和也許做出的成績比他更多的人卻湮沒無聞;一個王國的臣民的勤奮和英雄行為都奉獻給王國,可歷史出於縮減需要卻總是把他們的不可勝數的功績放在少數幾個名字和人物身上,記在最強者的名下,因為:"誰若是沒有,那他已有的也被剝奪。"因此有必要,讀歷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應當好奇般地加以懷疑,因為看來是鐵面無私的歷史依就屈從於人類對傳奇和神話的強烈愛好--它有意和無意地把少數幾個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但傳奇恰是通過誘惑,通過求全求美的光澤,而成為真理的最危險的敵人,因此去經常對它加以驗證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就成為我們的義務。
這樣一種無神論不會減少一個人的本性,不會減少他的世界價值,它只能提高我們的時代情感,我們的時代認識,它憑著對往昔的知識使現實對我們更多些公正。在一次性認識到的偉大面前畢恭畢敬,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在官方的神聖權力面前卑躬屈膝沒有比這更災難性的了!在傳奇用它的須蔓進行編織以使一個形象心理上無法看不透時,我們可以平心靜氣把它解開,這不是什麼瀆神行為;我們必須永遠把歷史內部中正在添加的和已經添加的重新改正過來,給真正的業績以純正的和公正的尊敬,以此來對抗人類那種在成功面前低聲下氣的不可抗拒的壓力。
我們的義務因此是永遠不去崇拜權力,而是去崇拜那些為數不多的人,他們是誠實的和以公正方式獲得權力的。只有有文化教養的人,科學家,音樂家,詩人才總是誠實的和以公正方式獲得權力,因為他們占有的是沒有人能夠剝奪的。單一的人的世俗的統治,軍事的統治,政治的統治毫無例外都來自暴力,殘暴。因此我們不要對勝利都進行盲目的崇拜,而要總是提出根本性的問題:一個人是通過什麼手段,用什麼樣的代價取得勝利的。因為在物質中,在國家的單一的人的巨大權力產生的地方,那裡很少是出之於無或者是出之無主之地,而它幾乎總是從其他人那裡,從弱小者那裡掠奪來的,每一個偉大的名聲顯赫的人幾乎總顯出一種疑是鮮血顏色的外貌。
但我們--我希望,是我們--被每一個生命的神聖思想的滲透,我們拒絕一個個人有權踏著與他共患難的成千上萬夥伴,登上權力的階梯--我們把世界歷史並不看做是唯一的一部勝利和戰爭的年表,不把掠奪者事先就看做是英雄,隨之我們才能結束那種把成功加以危險的神化的做法。在權力和道義之間很少有一種聯繫,而多半甚至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一再地去揭露它,是我們首要的、也是迫切的義務,用易卜生的話來說,如果編造意味著要"開庭審判",那我們也不必畏懼,不時地把一個用諂媚奉迎的敬畏所塗抹出來的人物傳喚到我們的個人法庭前,並也為那些被遺忘者、被蹂躪者提供出庭作證的權利。 (19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