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我雙手,傾世溫柔》

《牽我雙手,傾世溫柔》

圖書《牽我雙手,傾世溫柔》是作家尚啟元創作的一本散文隨筆集,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人生中,總有一些地方,原本只是生命的過客,後來卻成了記憶的常客,行走在19部熱映或曾經熱映影片的外景拍攝地,跟著電影去旅行 只為一場美麗的相遇,在路上,遇上文字,遇上電影,遇上屬於自己的故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圖書《牽我雙手,傾世溫柔》是作家尚啟元創作的一本散文隨筆集,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人生中,總有一些地方,原本只是生命的過客,後來卻成了記憶的常客,行走在19部熱映或曾經熱映影片的外景拍攝地,跟著電影去旅行只為一場美麗的相遇,在路上,遇上文字,遇上電影,遇上屬於自己的故事。

內容概述

形形色色的江湖電影中,美景自是隨處可見,有高山瀑布的磅礴氣勢,有小橋流水的曲徑婉約,有喧譁熱鬧的大都城,有寧靜安逸的世外桃源等等。
你可以跟著電影去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也可以去雄偉壯闊的群山峻岭,還可以去如詩如畫的人間仙境……一花、一草,一橋、一景,都會讓你感受到俠骨柔情,兵戈鐵馬,歲月悠長,體味江湖兒女的纏綿愛情,武俠爭霸的豪氣沖天。

作者簡介

尚啟元,曾用筆名“小七”“浪子行者”,作家、編劇,多家雜誌專欄作家,多次獲文學藝術大獎,曾一度被評為“90後最有人情味的作家”和“傳統文學的最後一道防線”稱號。
小說代表作品:《微風吹拂過的時光》《帝國寶藏》《姐姐的冬天》等。
散文代表作品:《讓青春在彼岸等候》《潔白的年華》《夢裡不知身是客》等。
劇本代表作品:《光彩行動》《亂》《兄弟》等。
詩歌代表作品:《小路上》《夜空》《彼岸》等。

目錄

麗水,浙南林海里的光影傳奇
遼陽,曾是一座古城
澳門,無處不風月
夜幕下的哈爾濱
武當山,亘古無雙的雪界奇境
富陽,富裕陽光的富春山居圖
橫店,“中國好萊塢”穿越之旅
陽曲,搖曳在視覺中的誘惑
永定,客家土樓的驚艷之美
威海,史詩大片的棲息地
長白山,雪地上的盔甲武士
蒙古,草原上的英雄城
江津,這裡的生活安逸又悠然
絢麗多彩的黔東南
潮陽,驚艷的山水情史
禹州,神垕瓷韻無價寶
香格里拉,一個柔情似水的地方
浙東,新昌城裡尋天仙
在印度,看見天堂和地獄

名人推薦

用簡約凝練的筆法,勾勒出新老城市的人文故事,市井人生,生活常態,對於外地人快速了解一座陌生的城市是個不錯的參閱範本。

 ——楊沐春涓環球旅行家,作家,攝影師,主持跟著電影去旅行,一直是我想要去實現的目標,沒想到小七走在了前沿,比如《後會無期》的東極島。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目標,不妨以此書為參考。
——菜菜旅行作者,行走三十國旅行達人代表作《不辭職去旅行》我們旅遊不是為了逃避生活,而是為了不被生活所忽略。也許十年後你再回頭看,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場景和同一部電影,都有了全新的內心演繹,但是抓住了這一刻屬於青春的遨遊情懷,正是此書最可貴的一點。走起來,讓腳步成詩。
——余盈YUYU專欄作家,《新澳門導航》總編旅行就是生活,每一次旅行都有它的意義,我覺得浪漫的事情就是在旅途和影視陪伴的時光里慢慢變老。
——韓博文策劃,執行導演、演員代表作《馬向陽下鄉記》行走在路上,轉身,處處是風景。
羅光輝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頻道《美麗中華行》首席編導人生不過就是走走停停,一路發現美,尋找美。可能是在旅途中,亦有可能是在某一個街角,所有的畫面都似曾相識,原來相識於電影。
——木子玲作家代表作:《凰途》《終有一人替代你的孤獨》不管過去發生過什麼,請相信更好的未來還在路上。在最好的時光,背起行囊,去想去的地方,讓自己的心隨清風流浪。
 ——山野音樂製作人、歌手代表作:電視劇《小夫妻時代》,音樂專輯《如果沒有你》《從相愛到分開》旅行是讓人快樂的,行走的時光,都是屬於自己的風景。
——田磊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京劇文武老生。代表作:《趙氏孤兒》《野豬林》《賺歷城》旅行通常是一次修煉,所幸這一段的路程並不孤獨,還有電影相伴。與其沉迷電影情節,不如隨電影縱情出走。趁此身未老,夢想還在,聆聽下內心深處的聲音,收藏好那些經典的橋段,這一次讓電影人告訴你不一樣的旅行意義。
——王子凡人樂視CEO·導演代表作品:《上位》、《姐妹》系列、《兄弟》愛上一座城,愛上這座城裡的每一片光影。通過一部部精彩的電影,撫摸城市的脈搏,感受著文化的洗禮與時光的變遷。
——張兵國家京劇院優秀小生,代表作:《白蛇傳》《望江亭》《羅成叫關》這個世界,總有一個地方能讓你邁不開步伐想要停留,也許在遠方,也許就在身邊。
——張其楷山東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唐三彩》主持人

書摘正文

麗水,浙南林海里的光影傳奇
如果你心中永遠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鄉村古樸生活的嚮往,那么,不妨去麗水走一走,看看還沒有被人為過分修飾的秀美山水,走一走年代久遠的青石板古道。
道士在麗水
2012年,導演陳凱歌在浙江寧波拍攝影片《搜尋》時,就和浙江結下了深厚情誼。陳凱歌導演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因為對浙江的喜愛,所以把新片《道士下山》的一些拍攝場景也定在了浙江麗水。
電影《道士下山》根據作家徐皓峰同名小說改編,具有濃厚的功夫喜劇色彩。原著講述的是民國時期的故事。當時軍閥林立,各種勢力與江湖幫派會聚,一個忍受不了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卻陰差陽錯地被捲入了亂世中的一場場陰謀。
電影雲集了王寶強、張震、郭富城、范偉、王學圻、林志玲等眾多演員。劇中,王寶強飾演的小道士和原著中描述的小道士境遇如出一轍,下山之後,嘗人間煙火,生七情六慾,破江湖平靜,亂人世規矩,並經歷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物和事件。
在王寶強看來,小道士何安下的離奇經歷與自己很像,他說,自己也是從小在少林寺長大,然後下山獨闖娛樂圈,遇到過不同尋常的事,連性格都和何安下相似。
由於這是一部具有功夫喜劇色彩的影片,王寶強在其中的打戲也非常多。他的打戲也都是親自上陣,基本不用替身,可見其武術功底和職業素養。
 詩情畫意好地方
古堰畫鄉有看點的兩個地方就是“古堰”與“畫鄉”,前者是已有千年歷史之久的通濟堰,後者是藝術院校的一個戶外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學生來到鎮子的周圍,對著甌江邊的百年樟樹與漁家小舟寫生。
雖然這個小鎮現在被開發成景點,但是來的遊客並不多,小鎮也不收門票,反倒是吸引了不少麗水當地人常常來此地吃溪水魚,夏天的傍晚還有人自備躺椅、小桌,在江邊的巨大古樟樹下乘涼、打牌,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情景。
雖然這裡是古鎮,但是這裡並沒有其他古鎮裡常見的老宅或紀念館,僅有的一條商業街上除了民居,就是幾家餐館與茶室,剩下的全是畫廊。
畫鄉古街上,依然生活著不少的居民,但大量的房子都租給了前來寫生的人。不同的店面,風格也不同,各有特色,可隨意參觀。
在這條街上除了畫廊,還有打年糕、打草鞋、彈棉花、磨豆腐、編竹編等民間手工藝和花燈、社戲等民間文藝,古街還是酒吧風情一條街,有007會所、古堰休閒吧、甲方乙方酒吧等,還有些正在裝修中,走累了,隨便走進一家,挑個臨江或臨街的位置坐下,沏壺麗水
本地好茶,就可“偷得浮生半日閒”了。
山清水秀的獼猴峽
獼猴峽,山谷幽深,林木茂密,物產豐富。這裡環境清幽,適合猴群棲息,因常年有獼猴出沒而得名。
抬頭遠望,只見山峰林立,雲天一線,峰雲相間;近處,峽壁懸崖,飛瀑流泉,層巒疊嶂,奇花異草眾多,目不暇接,猶如橫掛在天地間的一幅巨大山水畫!
茂密的森林和幽深的山谷,給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裡的野生動物和鳥類有數十種,如黑鹿、穿山甲、獼猴、小靈貓等,簡直就是動物的世界。
這裡良好的生態,怡人的景色,吸引了不少“驢友”前來探訪。
這裡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神奇的山水,淳樸的民風,古樸的原貌,都讓人著迷。在這綠谷深處,呼吸著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沐浴在原野森林的特有情趣中,盡享山間峽谷純真的自然美景,體會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感受回歸自然的心曠神怡,還有什麼雜念呢?
在仙都,坐看雲捲雲舒
在仙都,要想穿越今古時空,穿越仙山仙水,你只需一襲華美漢服,或是一身青布罩衫,就可且行且住,且歌且吟。你可隨意化身文人墨客,沿著謝靈運、李白、白居易、朱熹、沈括、王十朋、湯顯祖、袁枚的足跡,在鼎湖峰下,題一首楓葉詩,吟一句“皇都歸客入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的千古名句。
仙都,有著濃厚的黃帝文化,加上小橋流水、阡陌縱橫的江南田園風光,受到了影視劇導演們的青睞。這裡也是電視劇《花千骨》的取景地。
就像導演趙煥章所說,仙都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無論什麼題材的影片都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外景,仙都不愧是一個“天然攝影棚”。自1956年以來,已有《阿詩瑪》《絕代雙驕》《天龍八部》《大宋提刑官》《大旗英雄傳》等近兩百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外景。
就這樣,在一個靜謐的世界裡,徜徉在麗水的山川秀水間。一個意境,一抹幽靜,在閒意中被輕輕踩碎。
在慢行道、丁步橋、小曲徑,看點點白鷺在蔚藍的天空上自由飛翔,觀歷歷游魚在清凌的水波中優哉游哉,自得其樂,聽曲曲絲竹在靜謐的樹林裡聲聲入耳,宛若天籟。此刻,眉舒展了,心空靈了,不帶物慾雜念,
不受塵世紛擾,你會發覺,在仙都享受一份極致的安寧,原來如此簡單。
千年一嘆河陽村
對河陽古民居一見鍾情,倒不是看中她的清麗、脫俗,而是因為她的豐厚、滄桑。靜靜的山村、窄窄的小巷、幽幽的弄堂、深深的庭院和高高的馬頭牆,都讓人想起陶公筆下的桃花源。
河陽古民居大多為清代中晚期建築,只有少量建於明末清初。民居的院落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主要為前廳後堂式十八間結構,屬四合院格局,圍牆是一式的青磚封火山牆,院落之間以弄相隔。
穿堂過弄,從這幢到那幢,一樣的青瓦白牆,一樣的雕梁花窗,隨處可見樑上的蛛網塵灰和牆上的斑點印跡,偶爾還會看到幾間破敗無人的房子,這兒顯然還沒來得及好好地整修。而那些已開放的古弄堂、十八間、宗祠堂,雖說修整痕跡明顯,但散落的記憶碎片和歷史厚度依稀可辨。走出後院,窄得僅容一人的小巷也奢侈地鋪著鵝卵石,牆根長著薄薄的青苔,屋牆斑駁。
一座座如桅似帆的馬頭牆爭先恐後地述說著古代河陽人的生活細節。一堵牆,就是一個故事。最精彩的莫過於那堵矮矮的“貞潔牆”,其情節如同當下的緋聞,好聽耐看,但因為有一扇扇大門的阻隔,局外人很少能夠知曉裡面的情形。
看到這樣的古民居,總讓人想起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在談到古建築保護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現在有的,你們將來都會有;而你們現在有的,我們永遠不會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