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歷史悠久,套路繁多,千百年來在滇南地區廣泛流傳,單是建水、石屏兩縣流行的不同跳法、不同舞蹈就達一百八十餘個。它不僅有眾多的集體的自娛性的圓圈舞套路,而且有大量的雙人舞、三人舞等表演性的舞套,有許多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煙盒舞》

彝族人稱“煙盒舞”為“則比”,意即跳鼓。漢語俗稱“跳樂”或“跳弦”。煙盒舞的每個舞套都有其所表現的獨特的生活內容,且表現形式極為廣泛,在民族舞蹈中實為罕見.如反映生產生活類的舞套:“踩谷種”、“榨甘蔗”、“種黃瓜”、“摜穀子”、“麻老秧谷”、“打草”、“犁地”、“劃小船”、“打石頭”、“拿魚”、“放羊”、“扯水”、“搓繩子”、“打草鞋”、“夾火鉗”、“摔跤”、“梳頭”、“端簸箕”、“摳黃鱔”、“攆秧雞”等;表現習俗的舞套:“死人拉屍”、“立神主頭”、“哭墳”等;表現敬仰人性的舞套:“老人家”、“肅小依勒”、“阿眯若得果西”等;表現戰爭的舞套:“老將拔刀”、“打開箇舊廠”等;更有表現動物形象、習性的舞套:“斗蹄殼”、“鴛鴦戲水”、“鴛鴦斷水”、“鷺鷥拿魚”、“鷺鷥過埂”、“猴子搬包穀”、“公雞打架”、“癩蛤蟆扳跤”、“螃蟹搬家”、“小蚌殼”、“老鷹曬翅”、“鴿子渡食”、“豺狗攆麂子”、“猛虎撲羊”、“蒼蠅搓腳”、“長蟲扭腰”等,可見彝族煙盒舞體系龐大,舞套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是全國,甚至是世界民族舞蹈中一種罕見的舞蹈。彝族煙盒舞作為一種藝術,歌舞結合,形式多樣,且具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可以不需要專門的樂器伴奏。煙盒舞的每個舞套都有一支專門的歌曲,參加舞蹈的人數不論多少,嘴裡唱起歌子,合上歌曲的節拍,大家湊合到一起,圍成圓圈,拍著手掌就可以甩手出腳,翩翩起舞。歌詞反覆延續,帶動舞蹈動作連續進行,一直跳到疲累為止。

“煙盒舞”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即以“煙盒”為樂器,自行伴奏,翩翩起舞。“煙盒”是抽菸的人用來裝菸絲的一種器物,平時用來裝毛菸絲,舞蹈時,抖去毛煙,將雌雄兩片(當地稱“扇”)分開來,左右手各扣上一片,用手指在意內彈動,發出清脆的“侉!侉!”的聲音,以代替傳統的伴奏樂器——鼓,自行為舞蹈伴奏。舞蹈者手持煙盒,邊彈奏邊舞蹈,所謂“煙盒舞”也因此而得名,這種以煙盒伴奏舞蹈的方式,可以說是煙盒舞所獨有的藝術特徵了。

彝族煙盒舞的舞姿、動律,與該民族的生產生活及其所固有的民族性格有直接關係。彝族人民具有純樸、誠實、忠厚、豪爽和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反映在舞蹈藝術上,手和腳的動作比較多,節奏鮮明,動律感強,舞姿獨特,熱情奔放,處處顯露著山地農耕民族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樸的藝術美和勞動者的形象美,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彝族煙盒舞的手位動作,總的看,主要表現了挑擔子、使用鋤頭、鐮刀、斧頭進行勞作和使用摜盆、棍進行穀物脫落、加工等動作,再經過提煉、加工、抽象變形而成,因此,不僅形象美,而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手位,按部位分可分為低位、平位、高位、側位和後位。

彝族煙盒舞腳上的動作特多,此為彝族煙盒舞的又一大特徵。基本步法有:合腳、過堂、小蹬步、崴崴步、跑跳步、鬥腳步、庫水步、踩堂、蓋腿後墊步和右小腿蓋蹁步等十種舞步。全都是從彝族民眾生活動作生產勞動的動作中提煉出來,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彝族煙盒舞動作變換眾多,舞姿別具一格,動律感強,節奏明快,手、腳、身形在舞蹈中都能發揮出獨到的作用,具有獨到的、較強的表現力,在全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的舞蹈中是較難得的。

屬於的網站guqu.net/music/2667.htm的煙盒舞 <巴烏>音頻地址: http://www.guqu.net/playreal.asp?id=2667&no=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