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

《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

《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是吳清仁著、華南理工出版社於2003年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無機功能材料與空間材料是當今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領域的重要前沿,其熱物理性能作為基本特性,不僅是這些材料的重要使用性能,而且是揭示和研究這些材料結構變化的一種新方法。

本書共分為十章,以無機功能材料科學、熱物性學和工程熱物理學為理論基礎,較系統地闡述了無機功能材料導熱係數。導溫係數、比熱容和熱膨脹係數等熱物理性能的基本理論產互關聯和變化規律,包括上述熱物理性能的微觀機理、影響因素、預測和計算的理論方法與經驗方程。本書還闡述了上述熱物理性能的測試方法原理、技術特點及其裝置,介紹了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性能資料庫管理系統,以及與熱物理性能相關的熱應力和抗熱震性能,提出了提高其熱穩定性的途徑。

本書可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包括陶瓷、玻璃、半導體、晶體、耐火材料和新型建築材料等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和教師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材料科學、工程熱物理、化工、冶金和建築等部門的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吳清仁博士(Dr. Wu Qingren),男,1949年4月生,海南海口人,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室副主任,碩士生導師,碩士研究生級主任,學校學術骨幹,“興華工程”——“高性能無機複合材料”團隊的主要成員;兼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熱物性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矽酸鹽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國家科技期刊評審專家,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評審專家,廣州市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評審專家,廣州市科協能源測試中心顧問,《水泥-石膏-石灰》(中文版)編委。
吳清仁博士1973年以優異成績在華南理工大學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1985年分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日本京都SANKY研究所研修無機材料熱物性學和材料熱物理性能測試技術。1999年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師從我國著名熱物性學專家、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第一副所長奚同庚教授和著名陶瓷窯爐熱工學專家、原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劉振群教授以及著名高性能無機材料專家文梓芸教授。
吳清仁副教授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學術研究成就,在無機材料、材料熱物理和生態環境材料的學科領域中有較深的造詣。在教學方面,先後擔任不同層次多門課程的教學,如博士生《熱物性測試方法與理論研究》,碩士生《無機材料熱物理》、《材料現代研究方法》和《生態建材與節能技術》,以及本科生《矽酸鹽工業熱工過程及設備》、《無機材料專業英語》、《科技文獻檢索與利用》和《生態建材與環保》等課程,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好評。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序言
 1.2 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研究的進展
 1.3 無機功能材料熱物理研究的若干發展動向
 參考文獻
第2章 熱物理性能測試方法原理及裝置
 2.1 引言
 2.2 雷射脈衝法測試原理及裝置
 2.3 DSC法測試原理及裝置
 2.4 穩態平板法測試原理及裝置
 2.5 測量薄膜導溫係數的雷射加熱周期熱流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空間材料熱物理性能
 3.1 引言
 3.2 空間和地面生長LiIO3晶體比定壓熱容的對比分析
 3.3 空間和地面生長GaAs晶體的比定壓熱容行為
 3.4 返地太空飛行器防熱材料燒蝕炭和地面模擬燒蝕炭熱物性與顯微組織的對比分析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鐵電功能陶瓷材熱物理性能
 4.1 引言
 4.2 鐵電功能陶瓷材料導熱和導溫性能與相變的關係
 4.3 熱物性學方法與電學方法研究鐵電陶瓷F-P相變的關係
 4.4 極化處理對鐵電功能陶瓷材料導熱與導溫性能的影響
 4.5 化學組成和摻雜對鐵電陶瓷導溫性能的影響
 4.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熱功能複合材料熱物理性能
 5.1 引言
 5.2 熱功能複合材料導熱因子的理論分析及影響因素
 5.3 化學組成和密度對高溫碳磚導熱性能的影響
 5.4 同一化學組成的高溫碳磚熱歷史對導熱性能的影響
 5.5 岩礦棉隔熱材料的密度對其導熱係數的影響
 5.6 岩礦棉隔熱材料顯微組織對其導熱係數的影響
 5.7 岩礦棉隔熱材料導熱係數與溫度的關係
 5.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複合功能塗層的熱物理性能
第7章 無機功能晶體材料熱物理性能預測
第8章 炭基複合功能材料熱物理性能
第9章 無機功能材料的熱應力和抗熱震性
第10章 無機功能材料熱物性資料庫管理系統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十二)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