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書》

中國清初思想家唐甄的代表作。原名《衡書》,意在權衡天下,後因連蹇不遇,更名《潛書》。據唐甄說,此書\"三十年而成\"。全書97篇,分上、下兩編。上編50篇,講學習;下篇47篇,論政治。

《潛書》

正文

《潛書》在哲學上,著力於宣揚孟子的性論,主張"性靈天地萬物......然必真見天地萬物在我性中,必真能以性合於天地萬物"。它認為這個"性"就是仁義禮智,就是"人心"。它說:"陽明子以死力格外物,久而不得,乃不求於外,反求於心,......執良知以為樞。"這裡明顯地表現出作者的唯心主義傾向。但《潛書》的主要內容是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專制君主進行批判,具有初步的民主啟蒙思想。書中提出了"亂天下者惟君"、"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的論點,揭露了在自秦以來2000年的封建制度下,表面看來是大將殺人,偏將殺人,卒伍殺人,官吏殺人,其實是皇帝殺人,主張給專制君主治罪。書中揭露了封建制度下的社會不平等,說"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費上農一歲之獲",而"吳西之民,非凶歲為粥,雜以荍稈之灰",即使這樣,"無食者見之"也會覺得是"天下美食也"。從而發出了"不平以傾天下"的警告,提出"天地之道故平"的平等原則。
《潛書》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具有相同的觀點。在當時很受重視,"每一篇出,人爭傳寫"。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但其理論深度和建樹卻遜於《明夷待訪錄》。
《潛書》的版本有:約1703年前後唐甄之婿王聞遠的原刻本、1883年李氏刻本、1905年鄧氏刻本、古籍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標點排印本和中華書局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