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傷稼》

)薄:才能低微,官位不高。 一作“學塞翁”。 一夜之間,連天無際的洪水把郢州變成一片澤國。

作品原文

漢水傷稼(並序)
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秋八月,天清日朗,漢水泛濫,人實為災。軫念疲羸,因賦四韻。
西北樓開四望通⑴,殘霞成綺月懸弓⑵。
江村夜漲浮天水⑶,澤國秋生動地風⑷。
高下綠苗千頃盡⑸,新陳紅粟萬廒空⑹。
才微分薄憂何益⑺,卻欲回心學釣翁⑻。

作品注釋

⑴四望:向四方眺望。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⑵殘霞:晚霞。綺:一種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弓:形容彎月似弓。
⑶浮天水:形容洪水一片汪洋,連天無際,天像浮在水上一樣。木華《海賦》:“浮天無岸”。
⑷澤國:河流湖泊眾多的地方。此指郢州變成一片澤國。動地風:形容風大浪大,驚天動地。
⑸頃:每頃合一百畝。
⑹廒(áo):收藏糧食的倉房。一作“箱”。
⑺才微分(fèn)薄:才能低微,官位不高。
⑻學釣翁:指棄官歸隱。一作“學塞翁”。

作品譯文

西北高樓的大門敞開能望見四面八方,殘留的雲霞如絲般籠罩在似弓的月旁。
入夜暴雨傾盆洪水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風雨交加遠近村莊旋即陷入一片汪洋。
山上山下千頃莊稼就頃刻間付諸東流,倉里新收與舊存的糧食都被洗劫一空。
我身份卑微不能造福百姓憂愁也沒用,不如歸隱田園去做不問世事的釣魚翁。

作品鑑賞

這是作者任郢州刺史時所作的七言律詩。郢州地處漢水北岸,詩中寫的是一年八月的一次水災。它反映了封建社會水利失修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以及詩人愛莫能助的心情。詩和序具體描述了這次江水泛濫的情況。詩首聯寫出了漢水泛濫前“天清日朗”,一點跡象也沒有,加之“自夏無雨”,故人們放鬆警惕,毫無思想準備。頷聯寫江水泛濫的情景。一夜之間,連天無際的洪水把郢州變成一片澤國。此聯寫出了水之大和來勢洶湧。頸聯寫洪水之下的郢州,千頃綠苗淹沒殆盡,萬倉糧食轉眼成空,損失嚴重。“盡”和“空”再現了百姓劫後餘生的淒涼景象。尾聯寫自己面對災情,“才微分薄”,憂也無益。當時作者任郢州刺史,目睹人民遭此橫禍而無能為力,不能興修水利為百姓造福,於是想歸隱田園。作者的打算去官歸隱,似有難言之苦衷。
此詩是作者“軫念疲羸”而作,表現出他對農民的深切同情。整首詩對仗整齊工穩,風格蒼涼悲壯,詩人用現實主義筆法十分逼真地描摹了一幅漢水傷稼圖。

作者簡介

許渾,唐代詩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公元832年(唐文宗太和六年)進士及第,歷官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自少苦學多病,喜愛林泉。其詩長於律體,多登高懷古之作。有《丁卯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