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書法之美》

《漢字書法之美》

五千多年前,象徵黎明曙光的第一個漢字出現了,在各個朝代以或沉重樸厚,或飛揚婉轉,或森嚴宏大,或肆意狂放的書寫線條,完成了每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到了現代,漢字不曾消失、不肯遺忘,更將擁有悠長豐沛的活力。《漢字書法之美》以其獨特的美學情懷,述說動人的漢字書法故事。文字編織成畫面,我們走進了那古老卻又現代的漢字時間光廊,東方書寫的敬意與喜悅,就在你我的指間心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漢字書法之美漢字書法之美

五千多年前,象徵黎明曙光的第一個漢字出現了,文字在天地之間被創造出來,在動物骨骸、金屬、石頭、竹簡、紙帛上被記錄下來,在各個朝代以或沉重樸厚,或飛揚婉轉,或森嚴宏大,或肆意狂放的書寫線條,完成了每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到了現代,漢字不曾消失、不肯遺忘,更將擁有悠長豐沛的活力。作者以其獨特的美學情懷,述說動人的漢字書法故事。文字編織成畫面,我們走進了那古老卻又現代的漢字時間光廊,東方書寫的敬意與喜悅,就在你我的指間心中!

作者簡介

蔣勛蔣勛

蔣勛 福建常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對於本書,蔣勛說:到了現代,漢字不曾消失、不肯遺忘,更將擁有悠長豐沛的活力。走出戶外去上一堂書法課吧,看看大自然間處處流動的線條之美,打開我們感知世界的能力。給自己一趟感受生活的文字巡禮吧,匾額對聯、招牌標誌、舞蹈繪畫,字不再只是文字,都有它觸動人心的美麗與驚喜。

書法是呼吸,是養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生活現實里的記憶,是還原到初寫自己名字時的認真……

文摘

隸書隸書

隸書的美,建立在“波磔”一根線條的悠揚流動,如同漢民族建築以飛檐架構視覺最主要的美感印象。書法史上有一個專有名詞“波磔”,用來形容隸書水平線條的飛揚律動,以及尾端筆勢揚起出鋒的美學。漢代視覺美學上的時代標誌,用毛筆在竹簡或木片寫字,水平線條被竹簡縱向的纖維影響,一般來說,橫向的水平線遇到纖維阻礙就會用力。通過纖維阻礙,筆勢越到尾端也會越重。這種用筆現象在秦隸簡牘中已經看出。漢代隸書更明顯地發展了水平線條的重要性。

漢字從篆書“破圓為方”成為隸書之後,方型漢字構成的兩個最主要因素就是“橫平”與“豎直”。而在竹簡上,“橫平”的重要性顯然遠遠超過“豎直”。從居延、敦煌出土的漢簡上的筆勢來看,水平線條有時是垂直線條的兩倍或三倍。“豎直”線條也常因為毛筆筆鋒被纖維干擾,而不容易表現,因此,漢簡隸書里的“豎直”線條常常刻意寫成彎曲狀態,以避免竹簡垂直纖維的破壞。

因此,漢字隸書里的水平“波磔”,與建築上同樣強調水平飛揚的“飛檐”,是同一個時間完成的時代美學特徵。漢代木結構飛檐建築影響到廣大的東亞地區,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的傳統建築,都可以觀察到不同程度的屋檐飛張起翹的現象。歐洲的建築長時間追求向上垂直線的上升,中世紀歌德式大教堂用尖拱(pointedarch)、交叉肋拱(ribbedvault)、飛扶拱(flyingbuttresses)互動作用,使得建築本體不斷拉高,使觀賞者的視覺震撼於垂直線的陡峻上升,挑戰地心引力的偉大。漢代水平美學影響下的建築,在兩千年間沒有發展垂直上升的野心,卻用屋檐下一座一座斗拱,把水平屋檐拉長、拉遠,在尾端微微拉高起翹,如同漢代隸書的書寫者,手中的毛筆緩和地通過一絲一絲竹木纖維的障礙,完成流動飛揚漂亮的一條水平“波磔”。

書評

蔣勛先生此書,歷數漢字根源變遷,多方譬喻,以小見大,讓人看出漢字書法之奇,不僅在指腕之間,甚至「是呼吸,是養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終乃臻而為「是我與自己相處最真實的一種儀式」,一如瑜珈、太極、舞蹈,乃至慢跑,由靜轉動,動中見靜,成就了一種肢體韻律之美。其視野之寬廣,立意之深遠,令人浮想聯翩,心躍難耐,直想拿出紙筆,懸腕一試矣。中華書道,或竟因此不頹,得萌一線生機。--傅月庵(著名書評人)

圖書目錄

自序“上”,“大”、“人”——最早最美的書寫

序篇 最初的漢字

漢字演變

結繩

繩結

倉頡

象形

毛筆

甲骨

金文

石鼓

李斯

由篆入隸

秦隸

簡冊

書法美學

波磔與飛檐:漢隸水平線條

即興與自在:王羲之《蘭亭序》

厚重與飄逸:碑與帖

平正與險絕:行草到狂草

法度與莊嚴:唐楷

意境與個性:宋代書法

形式與表現:元明書法與文人畫

古樸與拙趣:走向民間的清代書法

感知教育

衛夫人《筆陣圖》

第一課:“點”,高峰墜石

第二課:“一”,千里陣雲

第三課:“豎”,萬歲枯藤

第四課:“撇”,陸斷犀象

第五課“弋”,百鈞弩發

第六課:“力”,勁弩筋節

第七課:“辶”,崩浪雷奔

漢字與現代

建築上的漢字

墨:流動在光里的煙

帖與生活

書法雲門:與身體對話

回到信仰的原點

回到九官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