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學》

《演講學》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演講的基本原理,闡釋了演講與演講學的概念、演講的類型、演講的準備、備稿演講與即興演講、演講者的控場藝術、演講的表達藝術、演講的聽眾及演講會的主持藝術。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下編為演講的綜合分析,闡釋了演講與信息、思維、邏輯、美等因素之間的關係。最後,附有“中外優秀演講詞評析”和“中外演講家、雄辯家大觀”,為演講者進一步提高演講水平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本書可供廣大讀者閱讀,也可作為高等學校演講學的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系《交際學叢書》之一。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演講的基本原理,闡釋了演講與演講學的概念、演講的類型、演講的準備、備稿演講與即興演講、演講者的控場藝術、演講的表達藝術、演講的聽眾及演講會的主持藝術;下編為演講的綜合分析,闡釋了演講與信息、思維、邏輯、美等因素之間的關係。最後,附有“中外優秀演講詞評析”和“中外演講家、雄辯家大觀”,為演講者進一步提高演講水平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本書可供廣大讀者閱讀,也可作為高等學校演講學的教材。

媒體評論

序武漢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信息傳播與現代交際研究中心主任李元授先生從1984年起,就在作為社會科學工作者責任心的督促下,為了配合改革開放的偉業,開始鑽研交際學。12年來孜孜不倦,終於有成。他主編的《交際學叢書》的出版,對我國人民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對社會關係的和諧、穩定和進步,對改革開放政策的順利實施,以及對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友好與互利交往,都將是有益的。承他信任,邀請我為該叢書作序。我雖然沒有研究過交際學,但作為一位老社會學工作者,感到不便推辭。這裡,我著重就研究交際學的重要意義談點自己的看法。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精闢地論述了勞動如何使作為人類祖先的某種高度發展的類人猿擺脫用前肢幫助行走的習慣,漸漸直立行走,手和腳的運用出現某種分工:如何逐漸改造這種類人猿的喉頭和腦髓,使之變為人的發音器官和人腦,從而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但是,由於該文的主要目的在於論證勞動在創造人和人類社會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對於在創造人和人類社會過程中的另一重大因素——社會交往,恩格斯卻只是順便提到,沒有作充分的論述。實際上,沒有類人猿群個體之間的交往,沒有猿人的人際交往,沒有社會生活,人和人類社會,甚至人的生產勞動,也是不可能形成的。恩格斯說,“我們的猿類祖先是一種社會化的動物。”這就說明了類人猿群個體之間的交往。但是。社會化的動物不只是類人猿,還有其他社會化的動物,如螞蟻、蜂、猿猴等,是最明顯的例子。但是,蟻群、蜂群、猿猴群個體之問的交往和它們的營生活動是基於本能,難以發展和提高。只有作為人類祖先的類人猿的營生活動和他們用以積累和增加經驗的相互交往,才使手和腳逐漸分工,而且,“隨著手的發展,隨著勞動而開始的人對自然的統治,在每一個新的進展中擴大了人的眼界。他們在自然對象中不斷地發現新的、已往所不知道的屬性。另一方面,勞動的發展必然促使社會成員更緊密地互相結合起來,因為它使互相幫助和共同協作的場合增多了,並且使每個人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共同協作的好處。一句話,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了。需要產生了自己的器官:猿類不發達的喉頭,由於音調的抑揚頓挫的不斷加多,緩緩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漸學會了發出一個個清晰的音節”。雖然恩格斯由上面這段話只作出“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的結論,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清楚地看出,社會成員之間的交往,也是形成人類語言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因為有了語言以及後來的文字這種只有人類具有的交際工具。才使人際交往更加超出本能的範疇,從而使人類與動物的距離愈來愈大。所以恩格斯又說,“人是一切動物中最社會化的動物”;“由於手、發音器官和腦髓不僅在每個人身上,而且在社會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進行愈來愈複雜的活動,提出和達到愈來愈高的目的”。這樣,人才能擺脫動物那種本能地利用自然的狀態,有意識地改造自然,逐漸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由此可見,人的猿類祖先之間的交往和人際交往,在人和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申。其作用與勞動一樣。是不可缺少的。勞動促成社會交往,社會交往提高勞動水平。不僅如此,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生而具有發展為現代人的潛能,但從嬰兒成長為一個具有一般身心健康水平的成年人,如果不通過人際交往,沒有社會生活,這種潛能是發揮不出來的。……

目錄

上編演講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演講與演講學第一節演講的內涵與特徵一、演講的含義二、演講的基本特徵第二節演講學一、演講學的研究對象二、演講學具有新質特徵三、演講學是古老的科學四、演講學是發展的科學第三節演講的社會功能一、政治鬥爭的有力武器二、經濟活動的理想籌碼三、鼓舞士氣的戰鬥號角四、傳播知識的有效途徑五、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六、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第二章演講的類型第一節演講分類的標準第二節政治演講一、政治演講的含義二、政治演講的特點第三節經濟演講一、經濟演講的含義二、經濟演講的特點第四節軍事演講一、軍事演講的含義二、軍事演講的特點第五節學術演講一、學術演講的含義二、學術演講的特點第六節法律演講一、法律演講的含義二、法律演講的特點第七節道德演講一、道德演講的含義二、道德演講的特點第八節禮儀演講一、禮儀演講的含義二、禮儀演講的特點第九節宗教演講一、宗教演講的含義二、宗教演講的特點第三章演講的準備第一節信息與動機一、信息與動機的關係二、演講的選題三、演講主題的確定四、演講的標題第二節材料準備一、演講材料的收集二、演講提綱的編列第三節精神準備一、急切的發表欲二、去掉僥倖心理三、樹立自信心四、熟記講稿五、反覆試講第四章備稿演講與即興演講第一節演講稿的作用與特性一、演講稿的作用二、演講稿的特性第二節演講稿的結構一、開頭二、主體三、結尾第三節文采與修辭一、比喻二、比擬三、排比四、層遞五、對比第四節理義與謀略一、欲擒故縱,出奇制勝二、懸念吸引,呼應作答三、主動出擊,先聲奪人四、委婉風趣,曲徑通幽第五節演講稿的修改第六節即興演講一、即興演講的含義二、即興演講的特點三、即興演講的訓練第五章演講者的控場藝術第六章演講的表達藝術第七章演講的聽眾第八章演講會的主持藝術下編演講的綜合分析第九章演講與信息第十章演講與思維第十一章演講與邏輯第十二章演講與美中外優秀演講詞評析中外演講家、雄辯家大觀跋

精彩書摘

信息是動機萌發的基礎;而動機一旦產生,就必然要圍繞動機進一步收集和整理信息。因此,動機又是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原則和依據。動機來源於對信息的理解,演講動機實際是演講的最初目的。動機產生後,由於進一步對信息收集和整理,所萌發的演講動機也會逐步明朗化、具體化。因此,收集和整理信息的過程,也是演講的目的明朗化、具體化的過程。信息萌發動機,也是因人而異的。對同一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認識深度,能產生不同的效應:有的人置若罔聞,熟視無睹;有的人則能激起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衝動,積極思考,尋求解決的辦法。這與演講者各自的知識積累、興趣愛好、閱歷修養等有著密切的關係,不是任何信息都能促使任何人萌發演講的動機,也不是每種信息都只能萌發出一種演講動機。二、演講的選題萌發了演講的動機,就基本上確定了演講的最初目的;根據這個最初目的,必須選擇議題,確定中心。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著演講的主題和價值,影響著演講的成敗。所謂議題,就是演講的內容。選題就是選擇話題,確定談哪方面的內容。演講者總是通過闡述、分析、論證議題來表情達意的。那么,究竟如何選題呢?我們認為,選題的基本原則應當是:l.體現時代精神。順應歷史潮流演講的目的在於宣傳、教育、組織和激勵民眾。因此,選題一定要有時代意義,必須緊緊抓住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抓住社會現實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思想政治方面的重大問題,與現實社會息息相關的社會風氣和道德修養問題,以及反映科學文化發展動態、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問題等等。要講出時代感,講出新意。演講者必須考慮演講的場合、環境、現實狀況,以及自己對該問題的歷史、現狀的了解程度,並給以科學的分析、綜合和解釋,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2.適合聽眾要求,內容有的放矢選題要有針對性,要能深刻影響聽眾,極大地感染聽眾。由於民族不同,性格各異,職業有別,年齡差距,以及生活環境和文化修養不同,演講的聽眾存在著很大的心理差異、風格差異、感情差異等。選題時應考慮不同類型聽眾的需要,根據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層次的聽眾的知識水準、興趣愛好、風俗習慣等來確定。只有選題適合聽眾的心理、願望,才能調動聽眾的注意力,喚起聽眾聽講的熱情和興趣。例如,對青年人談男女戀情,談如何看待流行歌曲等問題很合他們的口味,但對中老年人就未必合適。顯然,如果對山區老農大談高能物理,談得再好恐怕也不會受歡迎;倘若換成水土改良,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只有選題適合聽眾的心理、願望,才能調動聽眾的注意力,喚起聽眾聽講的熱情和興趣。例如,對青年人談男女戀情,談如何看待流行歌曲等問題很合他們的口味,但對中老年人就未必合適。顯然。如果對山區老農大談高能物理,談得再好恐怕也不會受歡迎;倘若換成水土改良,情況就會大不一樣。為了適應不同類型聽眾的需要,選題要考慮“適應度”。選題的“適應度”較大,適應的聽眾面就較寬;反之,“適應度”較小,適應的聽眾面就較窄。一般來說,議題的專業化程度越高,其適應度就越小。3.切合自己的身份,不妨“駕輕就熟”選擇演講議題,應切合自己的年齡、身份、氣質,適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這樣,演講者便能自然地融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心應口”,措辭、語調、口氣也就自然、生動、有聲有色、富有活力,給人以新鮮感和親切感;否則,如果硬要去講那些不切合身份、氣質、年齡和知識水平的議題,就必然是力不從心,即使勉強講了,也必然是生吞活剝、生硬呆板、無法感人。演講者不妨“駕輕就熟”,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最感興趣的議題。這裡所說的“駕輕就熟”,不是指搬用僵死的套話、空話,也不是指套用固有的框架格式,而是指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比較了解、比較感興趣、體會比較深的議題,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知識面比較接近的議題。這樣容易講深講透,講出水平,講出風格。興趣來之於實踐,來之於對社會現實和客觀事物的了解。比較熟悉、比較感興趣的議題,常常是曾經思考過或有一定了解和研究的議題。可見,演講者要使自己的演講門路寬,演講時左右逢源,平日的思考和知識積累是十分重要的。4.注意演講場合,考慮預定時間演講內容要與演講場合氣氛相協調,也就是要考慮演講的時間和空間環境。時空環境不僅指演講現場的布置,也包括時間、背景、組織和聽眾等因素。顯然,在喜慶的場合大談悲涼,在悲哀的氛圍中大講歡愉都是荒唐的。選題還應考慮可供演講的時間。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一般人的大腦在1小時以內,只能解說或接收一兩個重要問題。因此,演講選擇議題必須集中凝練,富有特色,時間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如果是參加演講比賽,更有必要了解限定的時間;否則到臨場時修改內容,增添刪汰,就會手忙腳亂,甚至無所適從。此外,參加有多人演講的場合,還要考慮自己演講所安排的順序是在會議的開頭、中間還是結尾,並且還要了解在自己演講之前的演講者和在自己演講之後的演講者的情況。這些都與聽眾的心理定勢和情緒有密切的關係,不可忽視。三、演講主題的確定選定了議題,就有了演講的大方向,但僅有大方向還不行,還必須確定一條具體的途徑,必須確定主題。主題是演講的靈魂,它決定演講思想性的強弱,制約材料的取捨和組織,影響到論證方式和藝術調度。它是選題的具體化明朗化。沒有明確的主題,演講就如同沒有靈魂的偶像,即使講得天花亂墜,也會讓人不知所聞,不得要領。演講的主題要集中。一般來說,一篇演講只能有一個主題,必須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闡述,否則就容易出現焦距模糊、思想枝蔓的毛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