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之光》

《清水之光》

《清水之光》作者:張莉,出版社:華齡出版社。本書是前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林麗韞女士的傳記。

基本信息

看點

《清水之光》《清水之光》

她生在台灣,長在日本,於豆蔻年華隻身一人投效於新中國。她是中國共產黨第10次至17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10屆至16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4屆至8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
她是島內台胞的“林大姐”,大陸台胞的“林會長”、“林阿姨”,海外台胞的“大家長”。她追隨過黨和國家四代領導人,成就了台灣女兒對祖國披肝瀝膽的忠誠。
她是迄今為止中國共產黨內職務最高的台灣籍女性。她始終行走於我國政治生活核心,一生所從事的工作卻大多是民間交往和社會活動

內容簡介

清水之光:祖國懷抱中的台灣女兒林麗韞》介紹了林麗韞的生平,她生在台灣,長在日本,於豆蔻年華中身一人投資於新中國,她是中國共產黨第10次至17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她是島內台胞的“林大姐”。

寫作背景

1972年9月,凍結了25年之久的中日關係因田中首相的訪華而掀開了新的一幕。那一年,身為翻譯的林麗韞因緊隨毛主席和周總理身後,而聲名鵲起。2006年9月,中日關係又經歷了五年的寒冬期之後,在日本東京,身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的林麗韞設宴答謝日本友人,將要成為首相的安倍晉三在她的身旁,高呼“日中友好萬歲”。33天后,安倍訪華,開啟了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

歷史看似巧合,然而,在這巧合之下,卻濃縮了林麗韞生命中的精華。她生在台灣,長在日本,於豆蔻年華隻身一人奔向新中國;她從二十歲開始就身處中日關係、台海關係的風口浪尖;她利用自己的各種身份,為中日友好,為中國統一,為祖國的強盛奉獻著自己。從她娓娓的敘述中,你會知道,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強盛,是許許多多像她這樣的人在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的指引下,默默無聞地做了無數的鋪墊,是他們對祖國的“青山處處埋忠骨”的赤子之心,才有了今日中國之強盛。

林麗韞何其幸運,在青春洋溢的年華里,她為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毅、郭沫若、廖承志、彭沖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過翻譯。也正是這些共和國締造者的引領和點點滴滴的教誨、薰陶,成就了台灣女兒對祖國披肝瀝膽的忠誠。林麗韞的“韞”字,有蓄積而未顯露之意,蘊含著中國文化傳統之美。陸機有云:“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從二十歲到今天,在她的臉上,有一種含蓄而恬靜的笑容始終未變。

細觀林麗韞走過的路,你會想到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可以是小溪,可以成大海;水可以靜若平鏡,也可以奔騰澎湃。她有著水的恬淡和隱忍,也有著水的清澈和明了。這位一直處於政治中心的女性,水一樣的柔,水一樣的韌。她大多數時間平靜如小溪,但也有著尖銳如凍的時候。她一直從事著的工作,也如水一樣,連線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天涯海角,讓涓涓小溪匯成百川。她像水,溫和地“和”著一切;她像水,就有著滴水穿石的韌;因為她懷著一個執著的信念,正所謂“和者也,天下之達道也。”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全身心的力量,讓中國變得美好,變得強盛,變得統一。她以溫和的態度進入尖銳的矛盾之中,用包容的心去化解凝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