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猜想》

《法門寺猜想》

《法門寺猜想》講了一對戀人的三世情緣。唐朝的元公主與法門寺的小和尚覺能相戀,後來覺能知道自己是被掉包的皇子,而公主是宰相的女兒。覺能後為保護佛骨自焚而亡。公主也自刎了。第二世是一個賣茶的緣妹和一個金銀匠阜能的故事。兩人相戀,但緣妹被外族拓跋氏看上,阜能為了國家,也為了緣妹,只得遠征拓跋。第三世主持人元緣和年輕的歷史學家小唐在挖掘法門寺時相識。小唐寫了《法門寺猜想》的劇本給元緣,元緣後來才明白自己也許就是元公主和緣妹的前世今生,當他要去找小唐時,小唐已經出家,法名可能,遠走。

簡介

中文名:法門寺猜想
5

製片地區:中國
導演:陳家林
主演:袁立,周里京,沈琳,王濤
集數:16集
類型:歷史,愛情
上映時間:上映1997年

演員名單

伊春、元公主、緣妹、元緣——袁立(飾)

覺能、阜能、可能——————王濤(飾)

伊美————————————譚小燕(飾)

宗正————————————周里京(飾)

如詒————————————沈琳(飾)

劇情梗概

唐武宗年間,長安

坊間有歌謠流傳:伊家有二女,伊春傾人城,伊美傾人國。

美名的盛傳,帶來一道聖旨:著伊美入宮、伊春嫁於皇帝寵臣宗正。姐姐伊美不願割捨愛人,欲避入法門寺出家卻又不得,藏起傲性和小小毒牙,倒也寵冠後宮;妹妹伊春,嫁了本屬於姐姐的那個人,惶惑驚喜,低眉順眼做起了新嫁娘。

1

那一天,姐妹兩個都臨產,那個分別屬於她們倆的男人,宗正,卻同時背叛了這兩個女人——他在嫉妒心切的皇后逼迫下,偷偷用妻子用生命換來的女兒,換走了舊愛皇妃誕下的皇子。

皇子驟然變成了公主,本來也就不是要命的大事——皇帝依然給愛女命名為“元公主”——可要命的是,這公主天生盲眼。元公主和她美麗的母親,從此被目為妖異。她們居住的宮殿,從此成為冷宮。

元公主十八歲了,有一天她來到法門寺,她憑手指的觸感和天知道哪裡來的機緣,選中了一個清秀的小和尚,天天進宮來給自己充當講經師傅。元公主不寂寞了,她有個會講屍毗王捨身救鴿這樣故事的朋友;

元公主不盲了,她那一直深懷愧疚的生父在佛前許下可怕的供奉,換來她雙目光明;元公主戀愛了……她愛上那個小和尚,覺能。

覺能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元公主說:跟我說“皈依元公主”

覺能說:皈依元公主……

乘著駿馬,踏著黃沙,就在覺能帶著元公主私奔的路上,他們聽到了京城傳來的訊息:熱心道教的唐武宗意欲取法門寺佛指舍利而滅毀之。

覺能,伊春的兒子,被宗正偷送出宮藏進法門寺的皇子,他愛上元公主,但是更愛佛祖。

他走上祭壇,把自己焚燒成一粒晶體,要元公主帶這晶體回去,代佛指舍利遭那一劫。

他走向祭壇的時候,元公主哭求他回頭看她一眼,牢牢記住她的樣子,下輩子好再相認——

覺能默默:如果我回頭看你,我怎么可能還有勇氣走下去?

宗正作為皇帝的使者,在元公主面前毀掉了她帶回來的舍利;

元公主作為一個女人,在生父面前自刎。

又過二十年,皇帝換了老皇帝的侄子、一個崇佛的少年來做。

他頻頻叩訪法門寺,甚至把寺前賣茶的緣妹姑娘帶回宮來,燒茶給冷宮裡那個很會講故事的嬸母——伊美。或許茶能明目,伊美為元公主哭到半瞎的眼睛,得益於緣妹茶氣的氤氳和巧匠阜能的簫聲,居然復明了。

她終於看清楚了面前的這對璧人,竟活脫是元公主和覺能的轉世。她顫抖著問他們:快告訴我,你們前世,是怎么約好的?賜婚賜婚,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可是,拓拔氏首領來了長安宮廷,先索緣妹,與阜能比武落敗而不得;再索舍利,阜能和少年皇帝商議製造影骨來忽悠拓拔,而真正的佛指舍利,則深藏法門寺真身寶塔下的幽秘地宮。

隨後,與拓拔的戰爭爆發了,這是一場捍衛版圖、捍衛舍利、捍衛信仰的戰爭,晚唐的風雨飄搖給這場戰爭帶來了悲悽的基調。

黃沙瀰漫的長安城外,阜能隨軍出征了,他和緣妹約定:他去保家衛國,她在法門寺門前為出征的將士煮茶,為他祈福。

可是,和晚唐混戰中走向戰場的多數男孩一樣,他再也沒有回來;

和晚唐混戰時期祈禱守侯的多數女孩一樣,法門寺前的茶香,注定只是空等。

黃沙被風吹散,時間被偷偷帶走,這一回,機緣沉睡了千多年。

1

20世紀80年代,法門寺幾經重建的真身寶塔在風雨中坍塌了,發掘塔下地宮、尋找舍利的工作吸引來了小唐博士和記者元緣。

他們發現彼此有好多詭異的共同點:喝茶時喜歡照唐人遺風放點鹽;對於法門寺都有著莫名的歸屬感;對地宮方位共同的直覺……彼此之間,有不能言表的吸引,有鬼使神差的默契。

月光下並肩行走,聊的話題仍舊不著邊際。一切都還隔了層紙,元緣悵然回城,小唐繼續留在扶風料理考古後續事宜。

午夜夢回,發覺前面兩世的錯過,悲不可抑,元緣不顧一切趕回法門寺,下決心這一世要了卻此緣。

可是,這一世,擋在她和他之間的,不再是皇權,不再是大義,也不再是戰爭,而是一堵赭紅寺門——兩人分別的這段日子,小唐已然在法門寺剃度出家,法號可能。

分集介紹

第1集

電視台專欄節目主持人元緣,因採訪法門寺而與考古博士小唐結識,小唐將他對法門寺的考據寫成一個劇本,寄給元緣,元緣在讀劇本之際,勾勒出遙遠千年前的法門寺傳奇。長安城中兩位傾國傾城的姐妹花,伊美、伊春,姐姐伊美自小與宗正相愛,但因武宗皇帝覬覦伊美,賜婚伊春於宗正,伊美憤而欲落髮為尼,為宗正所阻止並接回宗正府,在宗正大婚之日,武宗駕到,並要宗正獻上伊美。

第2集

伊美與伊春姐妹情深,終歸言好。伊美為了母儀天下的理想,打消了刺殺皇上的念頭,並且不畏懼皇后的嫉妒,決心為皇上生個太子。詭譎的皇后以宗正與伊美的青梅竹馬關係,強迫唆使宗正進行偷換皇子的計畫。

第3集

宗正之妻伊春難產生下一女的同時,亦是伊美產下皇子之日,於是,宗正強忍失去愛妻的痛苦,將自己的女兒帶入宮內,並將皇子帶出皇宮送至法門寺。伊美發現自己產下女嬰極度瘋狂,然而這女娃元公主,竟然是個睜眼瞎,這使得皇后更得意氣傲,並慫甬皇帝放棄醫治元公主的眼疾,遠離這對晦氣的母女。

第4集

長大後的元公主美若天仙,德妃娘娘想替元公主在法門寺找個學問僧,為她講授佛法。眼瞎的元公主親自在眾多僧侶中挑選,竟選上了覺能─當年被送進法門寺的皇太子。

第5集

覺能為元公主講了佛經上的故事蓮花夫人與小王子,這個類似德妃娘娘遭遇的故事,引起元公主的聯想,認為她和覺能就是被互換的兒女。宗正感到心有不安,去找了法門寺大法師,並且坦承元公主是自己的女兒,法師允諾在佛誕日請元公主蒞臨法門寺瞻禮。

1

第6集

元公主在佛誕日看見了佛光,眼睛因而奇蹟似地復明,她和覺能的感情也日益增長,元公主本身並且開始懷疑,自己就是宗正的親生女兒。由於元公主眼睛已經復明,而且長得亭亭玉立,宗正打算儘快安排讓她晉見皇上。

第7集

因為德妃總想到覺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於是到法門寺想求助於大法師。而此時,元公主亦親臨宗相國府,與宗正談論著自己心中的想法,她把宗正與德妃當年的事跡重述了一次,卻遭到了宗正的反駁。往後,元公主依然不放棄力圖求證。而她與覺能的感情,也終於得到了宗正與德妃的接納。

第8集

宗正將元公主眼睛復明之事告知皇上,皇上決定召見元公主。而當元公主晉見皇后時,對皇后說了蓮花夫人的故事,皇后心有餘悸,從此對元公主懷恨在心,導致往後的場浩劫。

第9集

皇上下諭旨毀佛,為了逃避皇上將元公主賜婚給道士,宗正與德妃決定讓他們速速成婚,兩人遠走高飛。然而,覺能依然決定為佛獻身,以此保住法門寺佛指舍利。

第10集

宗正秉持君命難違,到法門寺毀佛指舍利,而其實這枚是覺能的晶體,宗正親手砸碎了指骨的同時,元公主亦自刎而死。多年以後,年幼的僖宗繼承皇位,他和德妃感情甚篤,經常出入哺元宮。此時,大唐威望已漸低弱,党項國拓跋氏欲瞻拜佛舍利,宗正以寶函未製作完成的理由拒絕,但允諾下次拓跋氏赴長安時定可瞻仰。

第11集

德妃婉拒僖宗冊封太皇太后,年幼的僖宗聽了德妃講的法門寺前燒茶女的故事,竟親臨法門寺前找人,湊巧地真有一位燒茶女叫緣妹,她有一位工匠戀人叫阜能,僖宗將他倆帶入宮中晉見德妃,請燒茶女為德妃燒茶喝以保健德妃的眼睛。德妃見到兩位年輕人,不禁令她聯想到元公主和覺能,他們就像是兩人的前生轉世。

第12集

僖宗對於當年元公主與覺能之事,心生疑念。宗正向緣妹坦承自己就是偷換太子的罪魁禍首,並希望緣妹住到宗正府,以彌補痛失女兒的遺憾。僖宗賜婚緣妹與阜能,並準備藉由阜能製作的茶具舉行一次外交茶道,客人便是當年瞻拜佛指舍利未成的拓跋氏。

第13集

拓跋氏觀禮茶道時,被緣妹的美貌所吸引,宗正居心不良想藉由緣妹聯姻拓跋氏,來保住大唐國土的安康。阜能無法忍受拓跋氏的傲氣決定接受比武保住緣妹。僖宗前往法門寺見大法師,追溯當年真身舍利之事。拓跋氏沒得到緣妹心有不甘,別有居心想迎佛指舍利,於是,僖宗與阜能決定秘密製作影骨。

第14集

德妃將緣妹引見給太皇太后,因此而從她的口中證實當年覺能就是德妃的親生兒子,並將罪狀推給宗正。太皇太后在僖宗逼問之下坦承當年與宗正共謀之事。僖宗得知真相後,決定將宗正處以火刑。

1

第15集

一千多年後,阜能轉世成為「可能」,在法門寺所在地──扶風縣從事考古工作,而緣妹則轉世為電視台的主持人「元緣」。愛上元緣的可能為贏得元緣的芳心,將自己的研究論文「法門寺猜想」寄給要前往法門寺採訪的元緣。而元緣在接獲可能的論文後,勾起潛藏於內心千年的那分情愫。元緣決定親自前往西安法門寺拜訪小唐博士,以證實'法門寺猜想'的真實性。元緣到了法門寺後,憶起十年前採訪挖掘法門寺地宮的情景。當初與小唐博士生活習性的雷同處,乃至共同指出法門寺地宮的入口處,林林總總的相似性,這更增加了元緣對前世今生的聯想....

第16集

元緣置身於法門寺博物館內,聆聽解說員陳述法門寺的古物,面對歷歷在眼前的實物,元緣更想證實元公主與覺能,緣妹與阜能,會是自己與小唐的前世嗎?於是,急切想與小唐會面,但當她抵達法門寺找小唐時,方知'小唐'、'可能'原是一人。兩人終於在法門寺的廢墟上握手想見。 

主題曲

《女兒淚》

歌詞:張俊以

作曲:劉思軍

主唱:李姝

不要說月光如水

可知那是女兒的淚

不要說月光如淚

說了又怕心兒碎

有著狂愛就有著狂悲

有那狂想就有著狂醉

月圓月缺

圓圓缺缺

只因情未了

人聚人散

聚聚散散

難飲酒一杯 

袁莉

筆名袁立,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92年,在報考上海戲劇學院失敗之後,袁莉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在校期間就接拍了《女人花》、《英雄無悔》、《絕對情感》等影視劇,開始嶄露頭角。1998年趙寶剛導演的電視連續劇《永不瞑目》讓袁立和陸毅兩位新人一炮而紅,隨後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更令袁立扮演的“杜小月”紅遍大江南北。

個人簡介

袁立出生在享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西湖之畔——杭州,也許是西湖給了她姣好的容貌。童年的袁立,簡直就是個十足的假小子,她的美貌不僅吸引了眾多追求者,而且還引起了星探的注意。高中還沒畢業,袁立就已經接拍了很多廣告,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萌發了對表演的興趣。1992年,19歲的她在報考上海戲劇學院失敗之後,於同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

在校期間就受到眾多知名導演的青睞,出演多部影視作品。1994年拍攝了她的電影處女作《飛虎隊》,陸續又接拍了《女人花》、《英雄無悔》等影視劇,開始嶄露頭角。1998年趙寶剛導演的電視連續劇《永不瞑目》讓袁立一炮而紅,隨後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更令袁立扮演的“杜小月”紅遍大江南北。隨後《黑洞》、《浮華背後》等重磅電視劇的熱播更令袁立的人氣當紅不讓,擁有性感大本錢的袁立就這樣踏踏實實地走在演技女星的康莊大路上。使她成為中國內地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

1997年由她主演的電影《非常愛情》,獲第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並於1999年入圍第23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2000年憑藉在《永不瞑目》中的出色表演,使她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2002年因電影《絕對情感》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2006年主演“國際導演拍北京”項目之義大利導演托納多雷拍攝的短片《重聚》。2010年4月12日簽約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宣告從此轉戰電影市場,更讓她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近幾年來她熱衷於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使她獲得“最具愛心華人女性”和“年度慈善明星”的稱號。 

法門寺介紹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寶雞市96公里。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山門,佛寺院的大門,由於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山門”也稱“三門”,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別稱。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盤人居地,故由三門入。三門俱開,從那門入?從信門入。凡夫聖賢人,平等無高下,只在心垢後,取證如反掌。前殿始建於民國28年(1939年),為仿效明清建築,內塑華嚴三聖,韋馱天將及十八羅漢像。

1

據專家考證,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當時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唐代宗大曆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自貞觀年間起,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重修工作,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寶塔越來越宏麗,區域也越來越廣,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輔”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