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廿四俠》

《江湖廿四俠》

書籍,一九二八年《江湖廿四俠》由上海校經山房書局隆重出版,廣邀當代名流助陣;計有張之江、戴傳賢、潘公展、鄭孝胥、包天笑、嚴獨鶴等十三人為之題字題辭;並有孫玉聲、陳公哲、周瘦鵑、盧偉昌等十五人為之作序;加以張冥飛批註、姜俠魂評點、文公直參校,其聲勢之大,自有武俠小說以來,向所未見。

基本信息

姜俠魂、楊塵因之代表作《江湖廿四俠》,1932年由著名女星黃曼梨演出的第一部電影——默片《江湖廿四
 黃曼梨
黃曼梨
俠》。

簡介 

一九二八年《江湖廿四俠》由上海校經山房書局隆重出版,廣邀當代名流助陣;計有張之江、戴傳賢、潘公展、鄭孝胥、包天笑、嚴獨鶴等十三人為之題字題辭;並有孫玉聲、陳公哲、周瘦鵑、盧偉昌等十五人為之作序;加以張冥飛批註、姜俠魂評點、文公直參校,其聲勢之大,自有武俠小說以來,向所未見!
姜氏在該書〈出版宣言〉中說:「俠魂不敏,鑒於吾國國勢民情日就衰弱,曾於民國初年,以文藝之力鼓吹武俠,冀作精神教育之輔助。竭蹶從事十有餘稔,此志未嘗稍懈。幾經蒐集,得成《江湖廿四俠》百二十回;其第一回曾披露於民七出版《武俠大觀》之末。」繼而簡述故事大要,分別介紹此書經緯、體用、立意、性質、取材、結構等等;以明末「復社」諸子及鄭成功等歷史人物為反清復明運動之「革命先覺」;以二十四俠為主角、十奇人為主中主、三十義士為主中賓,寫明末清初五朝江湖俠義故事。正文前並附參考書目百餘種,每回後更連載姜俠魂所作〈讀武俠小說之人生觀〉。
 就聞見所及,迄今尚未有第二位武俠小說家是用這樣虔誠而嚴謹的創作態度來對待其心血結晶的!此書為首度標明「歷史武俠小說」者,正所謂「十年辛苦不尋常」!惟姜俠魂立意造奇,楊塵因生花妙筆,固足以彰顯民族大義;但故事橫跨清代康、雍、乾、嘉、道五朝,亦難免後力不繼。因而有文公直奮起萍水,再開「歷史武俠」第二春。

作者簡介

姜俠魂之生卒年不詳,浙江鄞縣人;民初提倡國術不遺餘力,曾主編《國技大觀》(武術叢書),並撰有《風塵奇俠傳》等武俠小說,多達數十種。一九一八年姜氏將已出版的《武俠大觀》末回抽出,另廣搜百餘種正史、野史、筆記、掌故資料,特倩小說名家暨上海中華日報總編輯楊塵因合著《江湖廿四俠》;事經十年之久,修改八、九次之多,終成百二十回、逾百萬言之煌煌鉅構
姜俠魂,浙江鄞縣人。系中國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人物。
他1918年編的《武俠大觀》與林紓1915年短篇作品《傅眉史》、錢基博(錢鍾書父親)與惲鐵樵於1916年合編的《武俠叢談》唐熊1918年所撰《武俠異聞錄》、許慕義1919年所編《古今武俠奇觀》、平襟亞1921年主編《武俠世界》月刊、包天笑1922年主編《星期》周刊之〈武俠專號〉等等,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風。
嗣後,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與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英雄走國記》出世,“南向北趙”雙雄崛起。
姜俠魂本是武林高手,深通技擊之道。這黑臉大漢不僅愛武成痴,他還致力於推動國術運動的發展,曾經廣泛收集正史、野史和筆記小說中的江湖掌故,人稱“黑無常”。與他合編《江湖廿四俠》的楊塵因是白面書生,時任是上海《中華日報》總編輯。人稱“白無常”。“黑白無常”,聯劍江湖,與當時號稱“江南七怪”的孫玉聲、胡寄塵、范煙橋、李定夷、陸士諤、張恂子、張春帆七人抗鼎起上海灘武俠的大旗。
姜俠魂作品還有:《風塵奇俠傳》 、《續風塵奇俠傳》 、《九十六劍俠駭聞》 、《天涯異人傳》 、《紅鬍子》 、《紅閨軼聞大觀》 、《俠士魂》 、《三十六俠客》、《清代劍俠奇觀》 、《女俠偵探奇案》 、《三十六女俠》 、《雍正七十二訣》等。可見其在武俠世界中的影響力之巨。
後世好事者遂以“姜俠魂”為名,塑造了一個風流倜儻的武俠形象。
之後,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以一部《蜀山劍俠傳》衍生出數十部揉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的奇幻作品;熔儒、釋、道三家思想精義為一爐,而予以高度哲理化,藝術化之發揮。其玄思妙想,包羅萬象,洵開中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對後世武俠作家影響之大,迄今無人能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