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資源技術與實踐》

《水文水資源技術與實踐》,王式成、陳竹青、趙瑾、梁學海等著,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水文水資源技術與實踐》是為了更
封面封面
好地總結、交流各網員單位在拓寬服務領域,全面服務經濟社會方面的經驗,很多網員單位建議網組長單位(淮委水文局)能就近期水文領域中的工作經驗、技術手段和研究成果等進行交流,而編寫成的。全書收論文115篇,涉及水文水資源技術套用、水資源研究、水文分析、水文監測與管理等方面。這些文章展示了近年來水文水資源科技成果,具有學術價值和實際套用意義

目錄

第一部分水資源利用保護與研究
地下水安全開採量的概念與評價方法研究
多目標引黃平原水庫規模研究
淮南礦區採煤沉陷區水資源利用前景分析
淮河流域重點污染源入河排污規律研究
江蘇省2009年(1~6月)太湖“湖泛”巡查及水源地水質分析
懷洪新河蓄水可行性研究
青島市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初步研究
江南運河對太浦河水質影響淺析
江蘇沛縣姜梨園鐵礦礦坑湧水量計算
黃河寧蒙段水資源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探討
基於經典控制論的非均勻介質地下水運動的潮汐回響
山東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初步分析
流域生態水文學研究進展
城市乾旱預警指標分析
南四湖藻類組成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
巢湖浮游植物與富營養化特徵分析
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幾點思考
淺談熱電廠“上大壓小”工程水資源論證中的水權轉讓問題
信州水利樞紐工程對上饒城區飲用水源地水質的影響分析與對策
中小型地下開採礦山給排水方案規劃
德州城區深層地下水漏斗區環境災害分析
大汶河流域地下水位動態預測
浙江富陽市應急備用水源方案分析
哈爾濱市供水安全評價
磨盤山水庫水質評價
徐州城區飲水安全淺析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水資源論證與分析
滁州市農村飲水安全分析
第二部分水文技術套用
水流對阻水建築物沖刷影響研究
HEC—RAS模型在河道水面線計算中的套用
水文氣象耦合模型關鍵技術問題的思考
mike21模型在華潤碼頭防洪評價中的套用
聊泰跌路橋工程設計洪水分析
模糊物元模型在農村飲用水安全評價中的套用
河道塌陷對水位、流場影響模擬研究
SMS軟體模擬河道二維流場的技術要點分析
基於無因次單位線法的滾動預報與程式實現
水面線法在牆夼雙庫連通調洪計算中的套用
GIS在菏澤市水資源信息處理及發布中的套用
灰關聯分析法在評價大沽河青島段水環境質量中的套用
Excel在短期洪水預報中的套用
Excel在小型水庫調洪演算中的套用
基於外掛程式架構的水文分析平台介紹
遼河油田防汛三維可視化系統套用研究
第三部分水文分析
統計參數估計的仿線性矩法
山東省各標準歷時暴雨資料系列代表性分析
雅魯藏布江日喀則城區段設計洪水計算方法探討
2008年春汛淮河王家壩站預報誤差分析
水庫除險加固設計中設計洪水的幾個問題——兼評設計洪水規範有關條文
淮河蚌埠水文站年徑流系列豐枯轉移特性分析
2008年淮河冬旱成因簡析
太行堤三庫洪水位合理性論證
閩江下遊河道泄洪能力分析
杭州市主城區致災暴雨研究
開放式淮河洪水預報系統研究
暴雨統計參數圖集和城市暴雨強度公式計算設計暴雨對比研究
用於水位流量關係曲線的一類保凸保單調函式
山東省不同觀測段制暴雨折算係數分析
喀斯特地貌對彌河冶源水庫站水量不平衡的影響分析
淮河流域面雨量重現期分析計算方法
新疆和田地區水文特性分析
伊洛河流域“20039”暴雨洪水分析
遼寧省瀋陽水文站長系列降水演變特徵分析
杭州市主城區河網洪水預報方案建立
梯級電站施工分期洪水設計
淮河幹流王家壩站洪峰水位、流量關係分析
運河水文站中泓小纜道測速垂線精簡分析
江西省年降水量隨高程變化規律探討
淮河潤河集站行洪能力變化分析
沂沭泗流域2008年汛後旱情分析
在建山口岩水庫洪水預報方法探討
燕尾港潮水位變化規律與合理性分析
塔上水文站測驗河段的落差指數法分析
滁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黃沙坑河“20067”特大暴雨洪水調查分析
淮北市2009年春旱成因分析與抗旱對策
淮河幹流主要水文站水沙特徵分析
西苕溪泥沙變化調查與分析
鄱陽湖吳城站贛江、修河水位相關分析
包澮河流域水文特性
2008年淮河春汛簡析
駱馬湖代表性水位分析
淮北市降水量變化特徵分析
淺談ARP病毒對水利信息化的危害與防治
澮河固鎮閘站降水特徵分析
第四部分水文監測與管理
“四水”轉化水文模型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長江流域湖泊(水庫)水質、地下水水質、水功能區水質及水質趨勢演變的科學評價
安徽省水文實驗現狀與新時期水資源研究重點
安徽省山洪災害特點及防治對策
水稻田墒情自動採集方法探討
江西省地下水監測站網合理布設
提高水文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能力的幾點思考
水環境事故應急預案中的幾種分析方法
改革我國洪水預警等級體系的建議
淺析水資源論證中的問題和建議
取水許可紅黃藍分區的構想
新時期農田水利規劃的幾點體會
水質監測中影響總氮空白值因素的探討
淺析水文在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的地位與作用
長江如皋飲用水源區局部功能區劃調整探討
威海市母豬河流域洪水管理研究
合肥市城市水文研究構想
沂河梯級橡膠壩汛期調度運用原則探討
橋上測流斷面布設的探討
遼寧省中小河流洪水易發區水文監測工程現狀及對策
贛州市水文測報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態勢探討
監測數據合理性分析在實驗室質量控制中的套用
淺談水文行業檔案管理在計量認證中的作用
礦山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初探
駐馬店市洪河近期治理工程2007年洪水減災效益分析
合肥市二十埠河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設計
南通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基本框架
遙測設備管理與維護
淺談《水文條例》給水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淺談水文改革與創新
涉河建築物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存在問題淺析

前言

水文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水文工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的頒布實施,更是我們水文系統的一件大事,是中國水文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條例的出台填補了我,國水文立法的空白,確立了水文工作的法律地位,標誌著我國水文事業進入有法可依、規範化管理的嶄新階段,對促進水文事業發展、規範水文工作、充分發揮水文工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十一五”以來,水文肩負著更艱巨而神聖的使命。新時期我

國治水新思路的轉變,給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為解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水問題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合理開發利用和管理水資源、防治水旱災害、保護水環境和生態建設提供全面服務。全國水文水資源科技信息網是連線全國水文同仁的紐帶,為水文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和學術交流平台,增進了會員單位的溝通與了解。近兩年來,全國水文水資源科技信息網華東組各網員單位緊緊圍繞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中心工作的需求,積極實踐水利部的治水新思路,不斷堅定不移地走大水文發展之路,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全面提升服務水平,以優質的水文水資源信息支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水資源管理與服務工作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精彩書摘

4可持續開發水資源的措施
插圖插圖

4.1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水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其形成和運動具有明顯的地理特徵,它以流域為單元構成一個統一體。隨著水文地理和生態學等學科的不斷發展,使人們逐步認識到,以流域為單元對水資源進行綜合管理,順應了水資源的自然運移規律和經濟社會特性,可以使流域水資源的整體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流域水資源管理就是將流域的上、中、下游,左岸與右岸,幹流與支流,水量與水質,地表水和地下水,治理開發與保護等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將興利與除害結合起來,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和教育等手段,按流域進行水資源的統一協調管理。流域水資源管理既不允許顧此失彼,更不允許以鄰為壑,需要統籌兼顧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用水需求,保證流域生態系統的最佳化平衡,全面考慮流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水資源管理的實質,就是要建立一個適應水資源自然流域特徵和多功能統一性的管理制度,消除實際中存在的“多龍管水”現象,使有限的水資源實現最佳化配置,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2通過需求管理、價格體制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需水管理、供水管理、用水管理是水的供需問題中三個不同的環節,它們相輔相成以達到科學用水、合理用水及節約用水的目標。需水管理是經過大量的調查分析和科學實驗,以提出最科學合理的各類對象的需水指標。供水管理是在供水過程中儘量採用各類措施以減少水量在輸送過程中的無效損耗。用水管理則是在用水過程中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水量浪費,並在用水效益與供水費用之間尋求適當平衡。可見,需水管理是這三個環節中最根本的,通過需水管理,可以促使人們積極發展各種開源、節水的措施和手段,提供其他兩個環節的效率。另一方面,需水管理的經驗優勢是通過用水管理歸納出來的。在用水過程中加強管理,改進技術,開展節水增效活動並通過在實地的觀察實驗,可以對現有的用水定額進行改進,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