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

《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闡述著者國家發明專利,首次實現水泥微觀結構最佳化,並由我國科學家研製生產的高檔生態水泥。它具有優越的熱力學、強度、變形性能,以及抗裂、抗滲、抗凍等耐久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主要內容: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優質快速築壩的新理論、新材料、新設計、新施工及其在工程實踐中的高效益套用;低熱微膨脹水泥機理、性能、提高補償收縮能、水泥石微觀結構最佳化,水泥等級劃分標準、等級評定、標準;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理論補償收縮曲線、補償原理、預壓應力測定實驗方法。

本書可供水利水電、工民建、冶金、鐵道、化工、交通、港El、國防等單位,從事水泥和混凝土工程設計、施工、科研的專業人員閱讀,也可供有關大專院校師生教學時的參考。

作者簡介

《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

吳來峰,男,1937年生,浙江淳安人,1960年河海大學畢業後,在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學習放射化學、原子核物理各一年。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後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滲流運動研究組長,核效應一長江三峽工程研究組成員,前水電部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快速建壩研究組長,中國製冷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水電新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北京中科慧智建材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北京曄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原水利水電建設總局、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科技組長。事跡被入編國家級科技成果研製功臣名錄、當代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創業功臣大辭典等書。

1962年提出滲流流速測試方法與計算,並套用於河南省新鄉地下水測試。1964年提出滲流流量全流速條件計算公式,並成功解決浙江青田石郭水庫滲漏。1965年在黃河支流洮河發現和解決卵石河床沙浪形成理論測試方法和計算。1985年研究低熱微膨脹水泥補償收縮能提高獲得成功。2000年水泥微觀結構最佳化研究獲得成功,曾獲國家發明獎兩項、國家發明專利,以及三項水利水電科技進度獎。著有《建壩新途徑》、《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我國核試驗工程效應》、《飛瀑》、《霧中的太陽》、《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等6種書及發表論文50餘篇。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國內外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研究及套用發展概況
第二節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特性和套用優點
第二章WD-IIl型高檔綠色耐久低熱微膨脹水泥
第一節低熱微膨脹水泥的發展簡史
第二節提高低熱微膨脹水泥的補償收縮能研究
第三節低熱微膨脹水泥機理及微觀結構最佳化後性能
第四節高檔綠色耐久水泥
第五節水泥等級劃分標準及等級評定
第六節外摻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強度不降低
第七節怎樣解決混凝土膨脹回縮
第三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第一節混凝土的物理、力學、變形性能
第二節混凝土的徐變性能
第三節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第四節不裂混凝土指標及抗裂計算
第五節混凝土的抗滲性能
第六節混凝土的抗凍性
第七節混凝土的耐侵蝕性
第八節混凝土的鹼一骨料反應
第九節混凝土施工性能
第四章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特性
第一節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白生體積變形
第二節膨脹率的測試方法
第三節不同養護條件下混凝土的補償收縮性質
第四節約束條件下混凝土的補償收縮性質
第五節膨脹預壓應力
第五章補償收縮原理及其在水工建築物上的套用
第六章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優質快速築壩
第七章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滲屋面
第八章混凝土工程裂縫防治
第九章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套用和展望
附錄一低熱微膨脹水泥新標準
附錄二水工補償收縮混凝土工程套用技術規範
參考文獻
附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