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密碼》

《死亡密碼》

《死亡密碼》是新銳導演達雷阿羅洛斯基的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影片用科幻驚慄的手法描寫了一名天才數學家觸目驚心的經歷。拍的酷勁十足,以速度感、電子音樂、虛擬世界,以及性格強烈、虛無、失序的青年為標籤,粗顆粒的黑白膠片拍攝,正切合主題,夢幻與現實的不斷轉換,鏡頭的快剪快切,不斷晃動的主觀鏡頭,時間標誌、鏡頭和台詞的反覆出現,一個極有邏輯性,且孤獨,自閉,神經壓抑的天才數學家就這樣成功出現,影片的風格也跟膠片一樣,鋒利且壓抑。影片先是獲得聖丹斯電影節的導演獎,翌年又摘得獨立精神獎的最佳編劇處女作獎。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死亡密碼死亡密碼

本片是新銳導演達雷阿羅洛斯基的一鳴驚人得獎處女作,以科幻驚慄手法描寫一名天才數學家觸目驚心的經歷。才華蓋世的數學家馬斯在過去十年來,發現股票市場在混亂波動背後原來由一套數學模式操控,於是致力研究尋出該數學模式。

沒想到,主宰金融市場的一家華爾街財團,以及不擇手段要釋破聖經密碼的一個卡巴拉宗教組織均同時派員追緝他,馬斯既要保護一己安全,同時亦要儘快找出這些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的密碼

劇情介紹

阿麥是一個數學天才,心算能力奇強,20歲時就已數學博士畢業。由於6歲時,不聽母親的勸告非常好奇地直視了太陽,雖然醫治過來,但已落下後遺症。手不由自主的動、流鼻血、幻聽、幻覺。

《死亡密碼》《死亡密碼》

他一直認為:

一、數學是自然界的語言;

二、世上所有事情皆可用數學代表;

三、將一個系統的數學畫出來,就會得到特定規律。

因此宇宙萬物皆有特定規律。

他也一直按這個理論去實踐著。在電腦上演算,一天他對股市的預測馬上快打出全部結果的時候,電腦出現了bug,電腦報廢。稿紙也被他一氣之下扔到垃圾桶。某天他看到報紙上面所報股市下跌的點數,正如他推算的結果。這時華爾街的一公司因撿到他扔的稿紙,如獲至寶的盯上了他,讓他做他們的僱傭職員。同時還有另一個數學天才也在演算著聖經里上帝留給世人的暗示數字規律。他在繼續研究這個股市規律的同時,和那位朋友與華爾街公司做了一場貓和老鼠的遊戲……

影片評論

影片探討的東西也很見導演功力,如216這個數字的來歷,π值是無限接近,但永遠無盡頭。片子很值得玩味。再有片子還是短些,導演想說的東西也只是蜻蜓點水般。作為觀眾的我只看一遍,有點毛草。

整部片子,時不時的出現一些數學、物理術語、定律。但就算你不甚了解,也無妨看懂影片。低成本電影,這一點也延續到了達倫的那部著名影片《迷上癮》。片中眼花繚亂的剪輯,這在好萊塢主流片裡是少見的。難怪,達倫被稱為好萊塢鬼才導演呢!一般導演的處女作都會讓觀眾看出不成熟的地方,但大都風格凌厲,大有打破世間一切藩籬之勢,讓我想起了如今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克里斯托夫·諾蘭的那部處女長片《跟蹤》。

導演簡介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1969年2月出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從小就喜歡古典電影,少年時期開始喜歡塗鴉。後來他進入哈佛大學學習電影,在學校的作品還屢次獲獎。1996年2月,他開始籌備自己的長片處女作《圓周率》,兩年後面世的這部電影一鳴驚人,先是獲得聖丹斯電影節的導演獎,翌年又摘得獨立精神獎的最佳編劇處女作獎。2000年,他再次自編自導了《夢之安魂曲》,也贏得了不錯的反響。2005年,他還入圍“最需要關注的好萊塢100人”。

2006年,阿羅諾夫斯基推出自己第三部導演作品《珍愛泉源》,這部影片的完成可謂歷盡艱難:2002年初,阿羅諾夫斯基曾希望由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主演本片,計畫的投資預算也高達7500萬美元。後來由於布拉德·皮特同阿羅諾夫斯基產生意見分歧而決定放棄,影片被擱置下來,而2004年影片開拍時,預算已經降到3500萬,主演也變成了在當時比較“便宜”的休·傑克曼和蕾切爾·薇姿。不過對於拍慣獨立影片的阿羅諾夫斯基來說,資金問題是難不倒他的,因為拍攝《圓周率》只用了6萬,《夢之安魂曲》也不過400萬。

2008年,達倫的第四部作品《摔角王》捧得威尼斯金獅大獎。

阿羅諾夫斯基的未婚妻就是主演了《珍愛泉源》的蕾切爾·薇姿,兩人2006年5月31日成為父母,他們的兒子叫HenryChanc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