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書揭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13個謎底,使讀者能感受到民族復興背後的偉大力量。本書為新聞出版總署慶祝建黨90周年重點圖書。是一本廣大黨員民眾看得進、讀得懂、喜歡讀的通俗黨史讀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書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13個謎底,感受到了民族復興背後的偉大力量。是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慶祝建黨90周年重點圖書,是一本廣大黨員民眾看得進、讀得懂、喜歡讀的通俗黨史讀物。是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內容概述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圍繞國內外讀者關注的13個重大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準確的解讀,既不是一般的理論讀物,也不是傳統的黨史著作,而是試圖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以故事講思想,以事實講道理,不僅極有針對性和說服力,還非常具有可讀性。

作者簡介

謝春濤,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2月生於山東省臨沭縣。1978年至1988年先後就讀于山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獲教育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1988年起在中共中央黨校從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理論的教學研究工作。出版有《大躍進狂瀾》和《廬山風云:1959年廬山會議簡史》等專著,主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轉折中國:1976~1982》、《共和國五十年圖史》、《中國簡史:從孔夫子到鄧小平》?英文版)等書,發表文章百餘篇。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現為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並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聘為客座教授或特約研究員。

創作背景

為什麼能夠建立新中國

為什麼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為什麼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支持,為什麼沒有像蘇東共產黨那樣垮台,為什麼能夠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為什麼能把國家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麼能實現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的結合,為什麼能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為什麼能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與穩定,為什麼能使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不斷發展,為什麼能贏得如此多的開發中國家支持,為什麼能高效抗震救災和成功舉辦奧運會,為什麼能管理好有近八千萬黨員的大黨等,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光輝歷程、豐功偉績和成功經驗。

依然能夠充滿生機和活力

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經濟依然快速增長,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標誌性事件,使國際社會刮目相看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於是,“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等等成了國內外許多人探討的問題。一些有識之士在思考,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執政成就?為什麼這一個政黨成立已經90年、執政超過60年,依然能夠充滿生機和活力?

出版信息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第1版(2011年3月15日)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ISBN:9787510417047

用戶評分:平均2.7星

Amazon.cn銷售排行榜:圖書商品里排第1,763名

目錄

引言:解讀關於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個“謎”
一、為什麼能建立新中國?
一個國家的“兩個世界”
建立多黨派聯合政府
農民“躺著翻過身來”
信任的流失
國共兩黨的鮮明對比
二、為什麼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
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
平抑物價和統一財經
“不要四面出擊”
土地制度改革和發展經濟
“新舊社會兩重天”
三、為什麼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支持?
動機與效果的嚴重背離
犯錯誤期間也有重要成就
領袖與民眾同甘共苦
正確對待所犯錯誤
四、為什麼沒有像蘇東共產黨那樣喪失執政地位?
探索中國自己的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改變中國命運
把改革、發展與穩定結合起來
“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
五、為什麼能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
糧食是中國人的命根子
聯合國最後一批援華糧食
袁隆平的傑出貢獻
糧食安全仍需警鐘長鳴
六、為什麼能把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扭住經濟建設不放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打開國門擁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為支點
七、為什麼能實現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的結合?
計畫經濟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關鍵先生”鄧小平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的中國氣派
八、為什麼能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
曇花一現的中國多黨制
並非?黨制的國共合作
眾望所歸的民主聯合政府
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豐富與發展
九、為什麼能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與穩定?
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主權問題不能談判
“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金絲雀依舊歡叫
十、為什麼能使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不斷發展?
台灣歷史和台灣問題的由來
從“和平解放”到“一國兩制”
爭取和平但不承諾放棄武力
積極開展經濟文化交流
十一、為什麼能贏得眾多開發中國家的支持?
共同反抗殖民主義的歷史
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和平解決邊界爭端問題
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對外援助
倡導構建和諧世界
十二、為什麼能高效抗震救災和成功舉辦奧運會?
執政黨堅強有力
獨特體制優勢盡顯
“鋼鐵長城”守護中國
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十三、為什麼能管理好有近8000萬黨員的大黨?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發展組織
要求黨組織和黨員保持先進性
注重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強調嚴格紀律和按制度辦事
不斷最佳化黨的執政方式
結語:中國共產黨能成功應對面臨的挑戰嗎?

影響

2011年5月6日,中國外文局召開慶祝建黨90周年重點圖書《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出版座談會暨贈書儀式。該書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來自中組部、中宣部、中央外宣辦、新聞出版總署、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近百人出席了座談會,並向來自西柏坡紀念館和左權縣的基層黨組織代表及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學生代表贈送了該書,儀式由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黃友義主持。

以下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劉金田致辭全文。

中央文獻研究室陳晉副主任有事,我念一下他的書面發言。

發言題目是“黨史著述應該提倡自覺的設問和回答”。今年是建黨90周年大慶,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的探索史、奮鬥史和輝煌的圖書有很多,策劃者、寫作者和出版者自然要各顯神通,但是真要寫出自己的特色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這本書是目前我看到的一本體現策劃和寫作水平有鮮明特色的書,它的特色在於設問和回答。

一、鮮明的問題意識
對此謝春濤主編說的很清楚,他說近幾年在同外國執政黨的交流中經常被問到一些問題,諸如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執政成就?為什麼成立90年執政超過60年的政黨依然能夠充滿生機和活力等等。正是這些問題,促使他進行思考,感到有必要把相關的問題及思考寫成書,幫助國內外讀者儘可能了解中國共產黨。由此,我想到黨史和黨的理論著述應該有問題意識,所謂問題意識,就是在現實語境中自覺的發出人們對黨的歷史的理論比較關注的、誤解的或者不大清楚的問題,發掘黨史和理論研究本身存在的尚需提煉進而使答案更加明確和直接的問題,然後把這兩個發掘結合起來,並有鮮明的主題和針對性。內容和敘述方式自然也會有創新。這樣的著述脫穎而出,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可以料想的。從這個角度講,《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寫作是黨史和黨的理論著述可以解決的。

二、融合故事和思想的回答方式

理論和歷史在實踐中本來就是統一和交融的,但由於知識背景和研究興趣的差異,人們把二者容為一體的著述不是很多,《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作者有一種自覺的追求,就是以故事講思想,讓別人評述,講思想是指揮,講故事是方式,以問代史、以史論政就是這個意思,該書的回答方式概括為融合故事和思想的回答方式,關於如何講故事和引用別人的評述,已有評論者舉例講過,我只說一下書中理論思維,書中所列13個問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建立新中國?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主張和偉大實踐說明了,能做到這點,因為作者找到比較好的學術框架,國共兩黨的對比,精到的引用了外國人的評述,由此不需要陷入大量歷史過程的敘述,這就是融合黨史研究和理論思維兩者優勢的好處,此後12個問題基本都是具體的實踐性的話題,諸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收容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為什麼能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為什麼能把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後是為什麼能高效抗震救災和成功舉辦奧運會,有了思想,不僅善於設問,而且善於回答,篇幅雖然只有20多萬字,但是讀起來非常解渴。

三、關於難題的回答

在該書所列的13個問題中,比較難以回答也考量著作者研究水平和理論勇氣的是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像書中共產黨那樣喪失執政地位?前者涉及怎樣看待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遭受的大躍進這樣的挫折和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嚴重錯誤。毫無疑問,確有不少人睜著眼睛看作者怎樣回答,我覺得作者的回答是成功的,回答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從動機和效果角度,客觀的指出了犯錯誤的原因,並且實事求是的指出了錯誤的嚴重性,但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和政黨,而中國共產黨犯錯誤絕對不是為了黨自己的私利,出發點是為了把中國搞的更好;二是中國共產黨即使犯錯誤時候,也領導人們取得了不少建設成就,這是獲取人民支持的物質基礎;三是在困難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人物始終和民眾同甘共苦、風雨同舟;四是是勇於正視錯誤、改正錯誤,並且領導人民民眾取得更好的發展。雖然還可以從其它方面回答,但是目前這四個方面簡明扼要、有理有據,是有說服力的。回答了共產黨為什麼沒有像蘇東共產黨那樣喪失執政地位,也用了四個方面從歷史上看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在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是獨立自主的黨。二是從現實來看從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就,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三是從改革開放前進方式上看,中國注重把改革、發展與穩定結合起來,強調穩定壓倒一切;四是注重執政黨本身的建設,強調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這四個方面依然簡明扼要、有理有據,是有說服力的。

回答問題是為了昭示未來,回答的內容和思路是過去經驗的總結和研究,總結和研究過去自然是要對未來有所啟發,我的感覺是《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書對每一個設問的回答內容都有現實意義,有的甚至是我們黨正在做或正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寄語中講了中國共產黨是否能成功應對面臨的挑戰。梳理了社會穩定和諧、黨的自身建設、和平發展、國家統一和民族宗教五個方面的問題,不僅保證過去成功,也提出未來成功應該注意的問題。作者自覺設問和回答的寫作意識再一次體現出來,全書對13個問題的回答,雖不是很平衡,但這種設問與回答的自覺性和敘述方式是應該值得大力提倡的。

謝謝大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