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國學基本叢書》

《楚辭 國學基本叢書》

吳廣平註譯,嶽麓出版社出版,一部古典詩詞書籍。

楚辭 國學基本叢書 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中國先秦詩歌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約五百年間,是四言詩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先民的歌唱”被周人蒐集、整理,編訂成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以後整整三百年,中國文壇幾乎被散文的光輝所籠罩,詩歌則處於沉寂時期。打破這沉寂局面的,乃是天才詩人屈原及其後學宋玉。他們創造了一種具有楚國鮮明地方特色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就是“楚辭”。“楚辭”和《詩經》迥然不同,它不是集體的歌唱,而是個人的創作;不是現實主義的,而是浪漫主義的;不重自然的寫實,而重主觀的抒情;不是表現的北國風光,而是表現的南方景象;不是單一的比興,而是整體的象徵;句式不是板滯的四言,而是靈動的雜言;篇章不是迴環復沓的短章,而是結構宏大的巨製;風格不是自然質樸,而是弘博麗雅。楚辭鮮明的地方特色,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有經典的概括:“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見《宋文鑒》卷九十二)因為楚辭這種新詩體的代表作,乃是“逸響偉辭,卓絕一世”(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的《離騷》,故後人又稱其為“真騷體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往往“風”、 “騷”並稱,以“風”來指代《詩經》,以“騷”來指代楚辭。考“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於西漢武帝時期。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張湯傳》載:“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漢成帝時,劉向整理古文獻,把楚國人屈原、宋玉所創作的騷體詩和漢代人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嚴忌、王褒、劉向等人所創作的擬騷詩彙編成集,共十六卷,定名為《楚辭》,從此,“楚辭”遂又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東漢安帝元初初年,王逸給劉向所編的《楚辭》作注,又加進他自己寫的一篇《九思》,而命名全書為《楚辭章句》,為十七卷。劉向編的十六卷本《楚辭》久已亡佚,只有王逸的十七卷本《楚辭章句》流傳至今,這就是現存最古的《楚辭》注本。《楚辭》一書是中國文學的古老經典,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文獻分類法,《楚辭》屬於“集部”,向來被稱為“集部之祖”。打開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其中“集部”類的第一部書就是《楚辭》。故四庫館臣稱:“集部之目,《楚辭》最古。”由於《楚辭》一書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楚辭的歷史綿延悠久,研究楚辭的論著汗牛充棟,並因此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楚辭學。
作為一種詩歌體式,楚辭源於“楚聲”、“楚歌”。在春秋時代,楚國的音樂和民歌被稱為“南風”或“南音”。 《左傳・成公九年》記載,楚人鍾儀在晉鼓琴而操“南音”,被譽為“樂操土風,不忘舊也”。戰國時楚國的地方樂曲如《涉江》《采菱》《勞商》《九辯》《九歌》《薤露》《陽春》《白雪》等曲目,還都可以從楚辭作品中看到。屈原的《涉江》《九歌》和宋玉的《九辯》,就是借舊題寫的新詩。屈原以前的楚地民歌,有劉向《說苑・善說》篇所載楚康王時代(前559年至前545年在位)翻譯的越族漁家姑娘唱的那首著名的情歌《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悅)君兮君不知廣稍後數十年,又出現了《孟子・離婁上》所引、傳為孔子所聞的《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兩首詩歌都使用語氣詞“兮”,與後來的楚辭的基本形式相同,乃是楚辭的先導。但這樣的民間小調猶如涓涓細流,倘若不被偉大的詩人屈原學習和採用,並創造出“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並能”(《文心雕龍・辨騷》)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詩作,就不可能形成中國詩歌長河中騷體詩創作的狂潮,成就“一代之文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屈原的出現,是中國詩壇一次輝煌的日出。
然而,這位天才的詩人一生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讓我們穿越歷史的煙雲,去走進這位偉大的詩人,感受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吧!
屈原,姓羋(mǐ米),屈氏,名平,字原,與楚王同宗共祖。西漢東方朔在他的騷體詩《七諫・初放》中說:“平生於國兮,長於原野。”這裡的“國”即國都,指的是楚國的首都郢都。屈原《九章,哀郢》中也有“去故鄉而就遠”、“發郢都而去閭”、“去終古之所居”等詩句明確表明自己的故鄉是郢都。據詩人的自述和漢人的記載,我們可以斷定屈原乃郢都(今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人。據《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生於楚
宣王十七年(前353年)正月二十三日。

楚辭 國學基本叢書 本書目錄

前言
離騷
九歌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天問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悲迴風
遠遊
卜居
漁父
大招
九辯
招魂
惜誓
招隱士
七諫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謬諫
衰時命
九懷
匡機
通路
危俊
……
九漢
九思
【附錄】參考、引用書目舉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