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的天使》

《查理的天使》

《查理的天使》(又譯《霹靂嬌娃》)講述三名不同膚色的美女與壞人鬥智鬥勇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查理的天使》《查理的天使》
她們是三個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女人:娜塔利(卡梅倫•迪亞茲飾)、戴蘭(茱莉•芭里摩爾飾)、埃歷克斯(劉玉玲飾),因為她們是為查理先生效命,故人們又習慣稱她們是“查理的天使”。她們的使命就是在查理的帶領下,鋤奸懲惡,伸張正義。

埃瑞克•克諾斯(薩姆•羅克威爾飾)是克諾斯高科技工程的創始人,就在他剛剛設計了一套聲音辨認系統軟體後,意外地被人綁架了。由於這套聲音辨認系統軟體比原先依靠指紋辨認罪犯的方法更加精確,所以如果它落在壞人手中,後果將不堪構想。

就在工作人員正為埃瑞克的失蹤不知所措時,克諾斯工程的負責人伍德先生想到了現在只有查理和他那三個聰明性感的探員才能救出克諾斯,於是伍德立刻僱傭了他們,並把希望全寄托在查理和他的“天使”身上。

在娜塔利、戴蘭和埃歷克斯了解整個案情後,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克諾斯高科技工程的對手——紅星系統,這個目前全世界最大無線通訊人造衛星網路的負責人羅格的身上,一致認為他的嫌疑最大。

通過三人的喬裝打扮與日夜跟蹤,娜塔利、戴蘭和埃歷克斯終於在羅格和生意合伙人的身上發現了蛛絲馬跡。就在她們計畫如何營救出埃瑞克、並將羅格一夥一網打盡的時候,戴蘭突然接到了一個神秘電話,這個電話不僅把“天使”們的計畫全盤打亂,她們的生命同時也受到了威脅……

演員介紹

《查理的天使》《查理的天使》
卡梅隆·迪亞茨1972年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加州長灘(Long Beach),父親是一個古美混血的工頭,母親則是德國、美洲土著和英國後裔的後代,是一名經紀人。迪亞茨出生不久,全家就搬到了聖迭戈(San Diego),這裡才是她真正的故鄉。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由於原遠離東海岸的喧鬧和好萊塢的紙醉金迷,所以卡梅隆在這裡健康的度過了童年。

很小的時候,卡梅隆就喜歡參加各種party並喜歡重金屬音樂。她母親很支持她,甚至陪同她參加Van Halen的第一次演出。總而言之,兒時的卡梅隆·迪亞茨是一個活潑調皮的女孩,她本人形容自己兒時說:“我是個很不羈的孩子,老是穿著牛仔褲和法蘭絨的襯衫,把梳子插在屁股口袋裡,頭髮上插著羽毛。”

在卡梅隆16歲的時候,一次她參加了一個好萊塢的party,在那裡卡梅隆被一位攝影師看中。在他的推薦下,一周之內,卡梅隆與Elite模特公司簽了和約。不久,她與另一個也只有15歲的模特前往日本發展。由於同時還要完成高中學業,卡梅隆·迪亞茲的模特兒工作的並不很多。在這五年里,卡梅隆憑藉嬌好的面容和完美的身材頻繁出現在雜誌封面和電視廣告上,天生麗質的她經常出現在可口可樂、CALVINKLEIN、LEVI’S的廣告中。對於這段時間,卡梅隆深有感觸:“相信我,一個十六歲的孩子獨自在外國將會遇到許多困難,而且大人們也不會告訴你何時該回家。”所以她經常穿梭於世界各地,“澳大利亞、摩洛哥、巴黎、墨西哥,任何地方”。19歲時,她已擁有一份舒適的工作,並且在巴黎和洛杉磯都有自己的寓所。

卡梅隆並不甘心於只做一名模特,她也深知模特行業的短暫性。在模特公司的建議下,卡梅隆開始邁出由模特向演員轉型的第一步。1993年在經過了十二次試鏡後,這位由模特轉型的新人終於在吉姆·凱瑞的影片中謀得了一個小角色——這就是卡梅隆的電影處女作《變相怪傑》。雖然她知道這個角色只是一個花瓶,當仍全力以赴。她辭掉了模特工作,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準備。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觀眾被金·凱瑞可以富於變化的臉部表情,誇張的肢體動作,搞笑的情節所吸引,同時也注意到了那個性感的女主角,儘管卡梅隆·迪亞茲毫無表演經驗,也不具備飾演這個角色需要的歌舞技巧,她還是令她的觀眾傾倒了。在影片中,當她首次亮相時,金髮紅衣,渾身濕漉,不僅讓吉姆·凱瑞目瞪口呆,也使觀眾眼前一亮,那句“excuse me,where I can open an account?”更是向好萊塢發出了挑戰。

卡梅隆的下一部影片是《魔鬼帝國》(Mortal kombat),這個角色要求她要進行一些軍事訓練。這次幸運之神讓她走了另一條路,卡梅隆在訓練中不甚弄傷了手腕(同時也碰傷了教練的頭部),只得退出了這部影片。這以後,電影公司對卡梅隆信心不足也就不積極繼續僱傭她。卡梅隆又暫時回到了高薪的模特工作。

1996年,當《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的劇本送到她手上時,卡梅隆·迪亞茲並沒有急切的接受下來,甚至於在最後一秒之前,她都沒有讀過劇本。然而,卡梅隆·迪亞茲懶散的天性發揮了作用,她接受了這一角色。與基努·里維斯演對手戲,領銜其他70個演員。這個角色給了卡梅隆·迪亞茲另一個機會展現她的演技,並且向世界證明,她並不是另一個僅靠身體在好萊塢獲得成功的模特。影片中她扮演了一名與兩兄弟陷入感情糾葛的少女,她對女主角細膩而又矛盾的情感的準確表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拍攝此片時,她遇到了馬特·狄龍(Matt Dillon),當時,馬特正在拍攝《愛情尤物》(Beautiful Girls),他是好萊塢有名的花花公子。此後的幾年裡,這對銀色戀人一直保持著親密關係。在下一部《愛是唯一》(She's the One)中,她飾演一個與兄弟倆上床的女人。接下來的《浮出水面》(Head above Water)同樣是獨立製片。奇怪的是,卡梅隆的這些影片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易受攻擊的女性,常被綁起來;或是身著泳衣在泳池展現迷人身材。同年被全國電影院協會評為明日最有前途的女星。至此,卡梅隆已經出演了幾部影片,獲得了初步的認可,並有了一些fans。

1997年,卡梅隆重返了主流商業片,這就是1997年的票房黑馬《我最好朋友的婚禮》(My Best Friend's Wedding)。片中,她與朱莉婭·羅伯茨爭奪一個心愛的男人,扮演一個傻呼呼的,天真的未婚妻,兩人在演技上也是不分上下。朱莉婭對卡梅隆也大加稱讚:“我用了十年的時間,才達到今天的境界,卡梅隆也許再乾兩年,就可以超過好萊塢所有的女影星。”與朱莉婭的成熟美比起來,卡梅隆的青春熱情更使人難忘。這部浪漫喜劇不僅在票房上大獲全勝,更使得卡梅隆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她也因此獲得“轟動影片娛樂大獎”(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最佳女演員及“金衛星獎”(Golden Satellite)最佳喜劇女演員提名。此後,卡梅隆又與英國鬼才導演丹尼·博伊爾及伊萬·麥克格雷格合作《標心者》(A Life Less Ordinary)也得到好評,並得到MTV電影獎最佳表演獎的提名。這仍然是一部獨立製片,是她不斷尋找的新的突破點和更高的藝術追求。卡梅隆的嚴謹、從不滿足的從業態度,令伊萬·麥克格雷格給予很高的評價:“迪亞茨不僅僅是個性感的女演員,她有一種內在的魅力,在演戲時她無需別人的指點,她知道下一步應該怎么做。”也在這一年,卡梅隆被評為“當代最性感女人”第三名,對於這個天賦本錢,她表示相當自豪。

在1998年,卡梅隆·迪亞茲繼續敘寫她的輝煌。她出演了搞笑能手法拉利兄弟的《我為瑪麗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這是她第一部獨挑大樑的影片,也是她當時最賣座的影片,真正地掀起了一陣“我為瑪麗狂”的狂潮,也讓卡梅隆成功開拓愛情喜劇路線。這部關於一大幫男人死追一個絕色美女的小成本瘋狂喜劇令所有影評人跌破眼鏡。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如果你1998年只能看一部電影,看這部吧。卡梅隆在片中保持著一種清純、詼諧的演繹風格,被ABC電視台評論為:“人見人愛”的新愛情天使。而接下來的《壞東西》 (Very Bad Thing)中,卡梅隆又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為結婚而不擇手段的新娘,這又是一部黑色獨立影片。同樣還有與約翰尼·德普的《賭城風情畫》(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她在其中扮演一個金髮碧眼的電視台女記者。

1999年,卡梅隆更加堅定地向演技派發展。這一年裡,除了《Man Woman Film》外,其他兩部都使卡梅隆的演技更加成熟。其中的《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是與大牌導演奧利弗·斯通合作,飾演了一個球隊女老闆,以往的“甜姐”形象蕩然無存,而是一個惟利是圖且粗暴管理球隊的“悍婦”。接下來的《傀儡人生》 (Being John Malkovich)更是自毀形象,出演一個頭髮亂蓬蓬的家庭主婦,該片是當年最好的黑色影片,卡梅隆也得到一致好評。最終卡梅隆的演技得到一致肯定將花瓶形象拋到九霄雲外。唯一令人忿忿不平的是,卡梅隆始終與奧斯卡無緣。

《查理的天使》《查理的天使》
2000年,卡梅隆除了參加一部獨立製片《望穿伊人》(Things You Can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Her)和一部電視記錄片的拍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查理的天使》(Charlie's Angels),這部改編自七十年代的熱門連續劇,從開拍就引起人們的強烈關注。這也是卡梅隆嘗試動作片的作品,雖然影片情節簡單,純屬娛樂大餐,但影片MTV的風格,卡梅隆像時裝秀一樣身著各種時裝,火爆的打鬥場面,精彩的飆車,都是她的人氣再度上升,並拿到了1200萬的片酬。

之後,卡梅隆有幾部頗為引人注目的影片,其中有大師級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紐約黑幫》(The Gangs of New York),此片明星雲集,包括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丹尼爾·戴-劉易斯和連姆·尼森等。此外與湯姆·克魯斯合作的《香草的天空》(Vanilla Sky)也在年底上映,該片雖然反應不佳,但卡梅隆在片中的表演還是極其出色的,她憑藉該片獲得當年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暑假的動畫大作《怪物史萊克》(Shrek)是卡梅隆第一次為卡通片配音,這部卡通片徹底顛覆了迪斯尼的傳統,動搖了迪斯尼的壟斷地位,名利雙收。

幕後製作

純粹的暑期娛樂片,大量借用香港武打片的拍攝技巧,把颯爽英姿發揮得淋漓盡致。2003年的續集繼續賣弄女“拳”主義,副標題是《全速進攻》(Full Throttle),但更像是全速倒退。

2011年9月電視劇指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