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談話錄》

《柏楊談話錄》

《柏楊談話錄》一書的作者是中國人都熟悉的台灣著名人文作家柏楊先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柏楊談話錄》初版時原名《新城對》。“新城”系指台北近郊柏楊居家所在的“花園新城”,而“台北”作為柏楊的發聲場域,於他而言則無疑是生命中的“新城”。至於“對”,讓我們想到宋玉《對楚王問》以及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指出一種“對話”的情境,而一般在甲和乙之間的問對,甲何以會向乙提出這樣的問題,乙又為什麼會這樣回答,其中必有現實的針對性,也可能會有解決問題的對策。
柏楊之所“對”,全是針對媒體編輯、記者,或獨立撰稿人所提問題的回答?提問者會有充分的準備,不同的媒體,不同的訴求重點,相同的是受訪者柏楊這個主體,他這個人,他寫的書,他做的事,一切的聞見思感,都在當下立即回應,當然會比較直接,但由於書寫者是他人,在傳達上可能比較難以掌握。當柏楊把這些篇章結集出版,他必然仔細閱讀,準確性應該沒什麼問題。
總的來看,這些訪談錄所涉的話題極多,從自己的生命史到民族的文化史,從兩性關係到兩岸關係,從歷史糾葛到現實衝突,柏楊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隨記者筆尖所流瀉出來的是國族大願與人間大愛,把讀者帶回到對話的現場,聆聽著一個有知識和智慧的老人,對於惡政的怒吼,對於人性尊嚴以及人權的呼喚。

本書目錄


歷史的鏡子
褻瀆君主的柏楊
士大夫和中國人
爐邊漫談
台灣海峽兩岸的對話
很難絕對客觀
怎么看中國歷史
從人治到法治
怎么看法律
恨鐵不成鋼·不滿都是愛
了解變幻莫測的中國
我很高興在這裡生根
塑像之島
兩性之間
女權與人權
華文與華人
華人才是真正的經濟動物
中華文化的反省與重建
中華民族是不是受了詛咒?
兩岸之間
不一樣的念頭
民主的實踐與挫敗
生活真相
人權與人生俱來
中國往何處去?
走過死蔭幽谷
見書就讀的人
從歷史看未來
中華文化缺少了些什麼?
“老莊稼漢”呼喚“尊嚴”
建新跑道·換新騎士

作者簡介

柏楊,兩岸三地中國人熟悉的作家,其創作生涯大致可分為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歷史,十年通鑑;他不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時也是思想家,社會觀察家和文化評論者;他不但是歷史見證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動者。如此豐富的人生不容易說得清,還是看他寫的書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