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瘋狂》

《末路瘋狂》

鄭筱萸在杭州工作生活了20多年,結交的熟人朋友很多,他被執行死刑宣布後,在這些熟人中震動極大。 鄭筱萸在企業幹了幾十年,一直享受的是低工資,即使在他擔任企業領導後,薪水也一直很少。 認識鄭筱萸命運的“拐點”,有必要認識上個世紀末的中國經濟社會。

(圖)《末路瘋狂》末路瘋狂

作者: 徐江善 著
出 版 社: 新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261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50118665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紀實文學

編輯推薦

他從苦孩子部長,又從部長到死囚,留下了一首發人深省的輓歌。
爾食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國法難欺。

內容簡介

儘管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四個因經濟問題被處以極刑的部級幹部鄭筱萸踏上陰曹地府已經一年多了,許多人仍然在問——鄭筱萸生命的最後時光是如何度過的?他到底是善良的天使還是人人痛恨的惡魔7他受賄和玩忽職守罪有著哪些驚人的內幕?為什麼在他走上斷頭台之後,還會有劉志華、杜世成等高官以身試法?
作家徐江善經過廣泛採訪,深入思考,以深刻的筆觸追蹤鄭筱萸如何從一個苦孩子爬上了部長級高位:探尋他接受數百萬元巨款時激起的心靈波瀾:剖析他走上斷頭台前夜回首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思他葬身於市場化浪潮中的標本價值。書中披露了鄭筱萸腐敗窩案以及偵察、審理中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讀來令人震撼,對“鄭筱萸現象”的深層次原因的分析與思考令人警醒。

作者簡介

徐江善,1978年那個金色的秋天永遠銘刻在他的記憶深處—— 隨著送爽的秋風,作為恢復高考後七八級新生的他跨入了黑龍江大學。從此,他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徐江善祖籍山東,1958年2月出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1976年秋天,作為最後一批知青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了一名農工。大學畢業後即從事新聞工作,先後在《合江日報》、新華社黑龍江分社、新華社遼寧分社、新華社北京分社任記者、主任記者、高級記者。目前任職新華社參考新聞編輯部。榮獲新華社十佳編輯稱號。作為新聞記者,他不僅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親歷者、目擊者和參與者,更在這場偉大的歷史變革中茁壯成長。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了小說《蒼天有眼》、報告文學《尋夢俄羅斯》、紀實文學《內幕新聞》等。

目錄

引子:古槐聽訟
第一章 鄭筱萸和他的秘書們
1.他曾是一個苦孩子,一個好學生,一個好廠長,假如時光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打住,他也許將以全國優秀企業家的稱號載入史冊,而不是那個為人不恥的大貪官
2.他奉調進京,不僅出乎親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在國家醫藥管理局,也沒人會料到他們的新領導會來自遙遠的西子湖畔。他立即被鮮花、笑臉、掌聲、祝福包圍了
3.他消失在2006年的歲末寒冬。他的名字再次出現是在中南海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溫家寶總理主持會議,要求對鄭筱萸的違紀違法問題徹底查清
4.他主政全國藥監市場監管10年,就在他下台前的全國藥品註冊工作會議上,他還大講特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此時藥品註冊工作已經亂象叢生,民怨沸騰
5.他與許多高官栽在秘書身上一樣,禍起蕭牆被稱為他的左膀右臂的兩位前任秘書,秘書東窗事發牽連出他們的後台老闆,似乎是當今官場貪腐窩案的一個鐵律
6.在中國醫藥界,有兩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他們掌管著中國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批的生殺大權,只要找到他們就等於攀上了財神,財源滾滾
7.自從“奧美定”進入中國市場,就不斷接到用戶投訴,可是,神通廣大的富華公司公關能力極強,來自國家藥監局的一個權威的電話,讓李小姐白白失去了美麗的乳房
8.在中國的官僚政治體制中,秘書是一個充滿誘惑充滿玄機充滿變數的神秘部落,秘書是一個高額回報高額風險的群體。多少秘書在首長的薰陶下茁壯成長,又有多少秘書爬上高位經受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
第二章 鄭筱萸和他的藥商們
9.他主政國家藥監局不久,就開始大刀闊斧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企業,誰知引爆的競是一場中國醫藥企業前所未有的批文攻堅戰,將他拖入瘋狂的權力尋祖泥潭
10.他播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1500多家倒賣批文的醫藥諮詢公司冒了出來,這些公司都與他或他的手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將企業辦一個批號的行賄價碼最高抬到100萬元
11.海南的湯氏兄弟一夜暴富,他們拿批文如囊中取物,企業通過他們“公關”藥監局,或者直接從他們手中購買批文,一般的300萬,緊俏的上千萬
12.他被“雙規”後,涉案的藥商們信息靈通,聞風而動,四處逃散。這一動向引起特偵組的高度重視,經過深入細緻地研究,特偵組決定從涉案的藥商入手,實施攻堅突破
13.經過4個月的偵查,特偵組鎖定了8家藥企,僅浙江一家藥企就對鄭筱萸行賄包括房產、企業股份和顧問費、轎車,財物總價值達290萬元
第三章 鄭筱萸和他的妻兒
14.他文弱儒雅,喜歡以書畫與他的藥商朋友聚會。向他大肆行賄的藥商都是他的親密朋友,在這溫情脈脈的友情背後,則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他終歸跌在了眾多“損友”面前
15.他是個人格分裂的兩面人,講改革時大刀闊斧,雷厲風行;講反腐倡廉時慷慨激昂,聲色俱厲;講工作成績時頭頭是道,令人信服。他是一邊講一邊搞腐敗
16.很多貪官都是苦孩子出身,王懷忠是靠要飯長大的,胡長清上學要挑10公斤蘿蔔到鎮上賣,鄭筱萸童年下雨天捨不得穿鞋子,“苦孩子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7.與絕大多數貪官一樣,在他們進行權錢交易的潛規則遊戲中,他們的妻子、兒女等親屬充當著催化劑的角色,有些甚至比這場遊戲的主角還要瘋狂,他們最終都淹沒在潛規則遊戲激起的鏇渦之中
18.貪官的親屬們往往比他們仰仗的靠山更瘋狂更露骨更加肆無忌憚。剖析鄭筱萸腐敗案,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典型的家族腐敗圖。妻子的貪婪,兒子的無知,成為他走上斷頭台的重要法碼
第四章 訴訟風雲
19.在法警的押解下,他緩步走進北京一中院的法庭,滿頭白髮失去了往日瀟灑,呆滯目光充滿了憂傷和哀愁。鄭筱萸腐敗案因為與人民民眾的利益高度相關,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牛的腐敗案”
20.公訴人列舉了他8宗受賄行為,以及玩忽職守罪名時嚴正指出,被告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辯護律師則認為檢方的指控有3宗定性有欠準確
21.案中有案特別蹊蹺,不僅狀告國家藥監局,並且牽涉數家企業眾多人大代表,故事曲折離奇,鄭筱萸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為了一個小小的“濕潤燒傷膏”,不惜與山東省40多位人大代表對陣
22.醫藥市場亂象叢生,假藥、劣藥肆意橫行,看病難、看病貴達到了共和國前所未有的程度,作為國家負責監管醫藥領域的最高官員鄭筱萸難逃其咎
23.權力是柄雙刃劍,權力意味著榮耀,更意味著責任。責任重於泰山。在二審法庭調查時,訴訟雙方就鄭筱萸應該負的責任,應該負多少責任展開了激烈交鋒
第五章 該當何罪
24.單從受賄金額看,顯然無法判定他是否死刑。在近些年法院判決的貪官中,受賄金額高於他的大有人在,判決結果只是死緩。壓垮鄭筱萸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哪裡呢
25.如何理解“受賄情節特別嚴重”?辯方只注意到接受賄賂的具體細節上,而忽視了“情節”應該是一個整體、寬泛的概念,鄭筱萸受賄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重大
26.鄭筱萸終審判決後,網上議論紛紛。許多人對鄭筱萸是否應該判處死刑發出疑問,不知他們是否想到在齊二藥、欣弗等醫藥產品的事件中,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給多少人留下終生痛苦
27.辯護人為了達到刀下留人的目的,極盡搜尋“從輕發落”之能事,列舉了一些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似乎在搜尋可以從輕的參照物,給他留下了一絲刀下留人的幻想
28.在討論對鄭筱萸量刑是否應該從輕發落時,許多專家提出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概念。人民利益是觀察事物的基本出發點,人民利益是衡量一切的根本標準,人民利益是檢驗一切的最終目的
第六章 法律文書公開風波
29.在生命之火熄滅的前夜,他寫下了一份悔恨的遺言:明天我就要“上路”了,就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現在最害怕的是,我將如何面對那些被我害死的冤魂
30.鄭筱萸案卷網上驚現復又驚失,成為藥監腐敗案戲劇性的一幕,在社會上激起熱烈反響。法律文書該不該公開?律師有“資格”公開法律文書嗎?公開行賄人名單,是否可能侵權
第七章 鄭筱萸的最後時刻
31.魂斷秦城。他按照法警的要求躺在特製的床上,微微地閉上了雙眼。一位法警手持注射器走到他的面前,將針管輕輕扎進他的手臂。他靜靜地入睡了
32、鄭筱萸死前到底想些什麼?他以部長之尊而淪為死囚,在他生命之火行將熄滅,人生旅途走至盡頭之時,他會怎樣看待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仕途的最後10年
33.許多大貪官作惡多端,死有餘辜,但是當生命之火即將燃盡時,他們在人生舞台上的謝幕之作卻表現出難得的人性光芒
34.近兩三年被判處死刑的大貪官,均被執行注射死刑。這裡引出一個值得探究的現象:貪官死囚咋都“享受”注射死刑?許多人在網上質問,為什麼貪官還能“享受”如此之高的禮遇
35.死刑,走向文明。在網民熱議鄭筱萸死刑的注射執行時,許多人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從人性的彰顯到國家政治文明的進步,有人還由此追溯到30多年前的張志新烈士——
第八章 聚焦行政審批
36.反思行政審批弊病,曾經質問鄭筱萸的院士鍾南山指出,目前中國對政府部門及各方面工作的監督機制還很不健全,突出的問題是下級不能監督上級,對掌權的領導幹部缺乏制約
37.“專家審評”失靈耐人尋味。大量藥品批准文號造假通過,都經過了專家們的“審核”。面對大量弄虛作假的申報材料,是專家們專業知識不夠發現不了破綻嗎
38.行政審批成了一些藥監官員貪腐的道具。一位圈內人士說起那幾年業內的故事,一個勁兒地搖頭:不堪回首!不堪回首!行政審批的清廉政府的公信力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
39.設定行政審批權的初衷是追逐政府所構想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實踐中,行政審批卻被異化為謀取部門、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滋生出大量腐敗現象。行政審批改革遠未結束
第九章 庭審筆記
40.鄭筱萸受賄有著他的獨特之處,給我們預防職務犯罪帶來重要警示,要警惕職務犯罪家族化,警惕潛規則下的職務犯罪,對領導幹部的交友圈子要嚴格管理
41.功勞、苦勞只能代表過去,功勞、苦勞無法將功抵過,法律不承認貪官們曾有過的功績,如同一個功勞再大的人,殺了人也要償命一樣,功勞、苦勞只能留給過去
42.庭審中女檢察官在深入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本來可以讓人生一直輝煌下去的鄭筱萸們走向毀滅?這樣的悲劇能不能不再重演?我們的制度設計、權力構架有無漏洞
43.鄭筱萸和醫藥企業有著很深的淵源,無法履行好代表政府監管企業的職責,就像你本來是只貓,但你卻與老鼠是朋友,整天與老鼠稱兄道弟打得火熱,甚至發展到與老鼠一起做壞事
第十章 浴火重生
44.不能責怪人民民眾對國家尤其是對藥監部門產生信任危機,中國藥監系統的那些腐敗官員們齊刷刷地站在一起,從國家局一把手到司長,從地方局的局座到處座,長長的名單一支浩浩蕩蕩的碩鼠群
45.中國反腐敗的領導體制: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民眾支持和參與。十六大以來,共有29名省部級幹部落馬
46.亞里士多德說:“世間重大的罪惡往往不是起因於饑寒,而是產生於放肆。”把權力攤在陽光下,陽光是“放肆”的天敵。需要把權力攤在陽光下的不僅是藥監一個部門
47.人們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民間對官員腐敗的口頭輿論更是花樣翻新。有好事者給貪官們的精典語言存檔存念,讀來令人深思
48.鄭筱萸倒下了,留下一聲轟然巨響,如同一首輓歌在祖國大地久久迴蕩。執政之憂,不可迴避;執政之憂,發人深省;執政之憂,警示眾人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鄭筱萸和他的秘書們
 在中國的官僚體系中,許多首長與秘書是一對利益共生體,或者稱命運攸關方。命運為鄭筱萸演繹的人生悲劇主角當然是鄭本人,但他的秘書們在這場悲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他曾是一個苦孩子,一個好學生,一個好廠長,假如日寸光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打住,他也許將以全國優秀企業家的稱號載入史冊,而不是那個為人不恥恥的大貪官
  鄭筱萸是福建福州人,但他的一生卻與福建關係不大,福建只是給予了他的生命,養育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他生命的重大轉折與“天堂”杭州結下不解之緣。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杭州是他收穫愛情建立家庭的溫馨之鄉,是他展示才華平步青雲的“龍興”之地,更是他從輝煌走上不歸路的起點。
 鄭筱萸在杭州工作生活了20多年,結交的熟人朋友很多,他被執行死刑宣布後,在這些熟人中震動極大。儘管他已經被處決一年了,大家聚在一起仍然離不開這個話題。一位熟悉鄭筱萸的老同志回憶起這位老朋友欷歔不已,他用“四個一”概括了鄭筱萸的一生——
  一個苦孩子,
 一個好學生,
 一個好廠長,
1944年12月,冬日的寒風拍打著福州一條陋巷,人們在戰亂年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也祈求戰爭早一點過去。沒有誰比生活在這條小巷的鄭家對新生活更加充滿嚮往,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鄭家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
一個男嬰的第一聲啼哭劃破了寂靜的寒夜,給貧窮的鄭家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今天已經無從得知鄭筱萸的父母在給這個男嬰起名的時候寄予了何種企盼,筱萸——茱萸,中國古代風俗是,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人們佩戴上茱萸這種可以人藥的植物,登高飲酒,去邪辟惡。
可以肯定,與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鄭筱萸的母親不知多少次抱著襁褓中的孩子在心中祈求,期待這個鄭家長子能夠遠離災難。可是,鄭的母親在生下鄭筱萸兄妹5人不久,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她沒有能夠看到兒子的飛黃騰達,更沒有機會看到兒子走上黃泉之路。鄭母早逝,生活的擔子就全部落在父親的肩上,鄭筱萸的父親在醫院擔任掛號工作,以此養活鄭筱萸兄妹5人。
鄭筱萸排行老大,懂事以後,就開始分擔家務,為家裡分憂,為弟弟妹妹們作出表率。
據與鄭筱萸從小長大的同鄉回憶,由於家境困難,鄭筱萸生活非常節儉,買一雙鞋要穿幾年,那時,他常常下雨天把鞋子放進書包,打著赤腳回家。
那正是新生政權充滿朝氣充滿希望的年代。新中國成立後鄭筱萸開始讀書,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是人見人夸的好學生。1963年9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生物系,讀的是動物及人體生理專業。由於家境貧困,他依靠國家提供的助學金讀完了學業。
  與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正當鄭筱萸懷抱報效祖國的宏圖偉業,整日寒窗苦讀之際,“文革”的風暴將他的這些志向抱負席卷而去。大學三年級時逢“文革”,鄭筱萸一直拖到1968年12月才離開學校。
  大學生活除了使他的大腦中增加了一些方程式、分子式之外,就是無木止的各種運動。令他幸運的是,他在動盪的年代收穫了愛情。丘比特的神箭穿過了文革歲月的風風雨雨,把他與一位叫劉耐雪的同班同學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畢業後,倆人一同被分配到當時浙江最大的國營醫藥企業——杭州市第一製藥廠工作。
熟悉鄭筱萸的人都認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鄭筱萸對黨有著深厚感情,他從心底里感謝黨,感謝新中國,黨和國家把他培養成大學生,他又在青年時代,趕上了改革開放新時代,使他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工作努力,業務能力強,很快就成長為優秀企業家。
回溯鄭筱萸的生命之河,我們會發現,在長達23年的藥企生涯中,鄭筱萸留下的是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他從廠技術員乾起,由於工作成績出色,很快被提拔為安全環保科副科長、技術科科長、計畫科科長。不久又榮升為業務副廠長、廠長。
80年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給受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帶來了生機,隨著農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裡國企改革風起雲湧,名牌大學畢業的鄭筱萸懂專業、會管理,大刀闊斧搞改革,企業紅紅火火,顯露出一派勃勃生機。幾經變遷後這家企業更名為杭州民生製藥廠。鄭筱萸的企業家生涯在這一時期達到了輝煌的頂峰,他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入選首屆全國醫藥行業優秀企業家。
假設時光在80年代打住,鄭筱萸的名字將以全國優秀企業家的稱號載人史冊,將永遠與貪官無緣,更不用說在20多年後命喪黃泉。
  可是,歷史不允許假設。
  進入90年代,命運改變了鄭筱萸的生活軌跡。1991年,他離開了生活了20多年的企業,開始進入官場,先後出任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主席。
進京有一篇報導說,1991年,鄭筱萸被調任省總工會副主席。在省總工會的三年里,鄭的仕途似乎並不順利。在許多人看來,總工會是個群團組織,沒有更多的實事可做。
就在他離開企業不久,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改制的浪潮在許多大型國企中實行。民生製藥廠也就是在這期間實行了改制。
  浙江一位藥企領導在談到民生製藥廠的改制時說,剛開始改制時,民生的管理層都拿到了企業的股份。從1995年起年薪制開始慢慢推行,鄭的繼任者們可以輕鬆拿到70萬到80萬的年薪。鄭筱萸在企業幹了幾十年,一直享受的是低工資,即使在他擔任企業領導後,薪水也一直很少。
一位藥企人士肯定地說,“如果鄭不走官道,繼續留在民生,後來的股份制改革也會給他帶來很豐厚的回報。”
改制的訊息鄭筱萸不可能不知道,他當時的心理肯定不平衡,與省總工會主席的職位比,他肯定對企業更多的是留戀。有訊息證明,在此期間,鄭筱萸多次向一些老朋友們抱怨過收入太低。在老同學的聚會上,他仍然提到了收入太少,每個月只有不到1800元錢。
情況很快就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他走上國家藥監局局長的崗位,隨著他大肆尋租,他的狀況立即得到了改變。2005年9月,復旦百年校慶。鄭作為校友出席了校慶儀式。
據鄭的一位大學同班同學描述,鄭筱萸是坐著他妻子開的賓士600去的。幾年時間不見,鄭筱萸已經讓往日的同學們刮目相看了。
《周易》第三十五卦為晉。晉卦的卦辭為:
受到君王寵信而處在重用及晉升時期的諸侯,會得到各種各樣的賞賜。但晉升與憂慮相聯繫,只有堅守正道才會吉祥。此言正如老子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鄭筱萸步人官場之前,他的名字似乎在暗中庇佑,20多年去邪辟惡,十分順暢;步入官場以後,吉祥的名字還能保佑他嗎?答案已經隨著法官的宣判塵埃落定,噩運,正悄然向他走來……
2.他暈謂進京,不僅出乎親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往國家醫藥管理局,也沒人會料到他們的新領導會來自遙遠的西子湖畔。他立即被鮮花、笑臉,掌聲,祝福包圍了
如果把鄭筱萸1991年步人官場看做是人生的轉軌,那么奉調進京則是他命運的拐點,更是他邁向生命極點走上斷頭台的第一步。
“拐點”就在1994年。
認識鄭筱萸命運的“拐點”,有必要認識上個世紀末的中國經濟社會。說來也巧,我也是在這一年從海濱城市大連奉調進京,只不過我是一名記者,而鄭筱萸則是一名副部級幹部。
1994年的中國,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吹拂下,改革開放龍騰虎躍,全國上下一片熱氣騰騰。改革的航向在這位年邁的偉人指引下,以不可逆轉的氣勢,將那些老左鼓起的陣陣噪音拋在身後。
今天我們從一些非正規渠道得知,“八九”政治風波以後,一股否定改革的逆流洶湧而來,小平同志明察秋毫,巡視南方,並發出了“誰不改革誰下台”的警示。
神州大地再次湧起了改革開放的浪潮。奉調京城的我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強烈地感受到中國政治生態的發展大勢與詭異。
此時,中國的醫藥界風起雲湧,舊的體制在逐漸打破,新的體制尤其是監督管理體系遠沒有建立,一些醫藥企業為了追逐利潤不惜拋棄民眾利益,約束機制的缺失,使醫藥界亂象叢生。由於這一領域與人民民眾利益息息相關,引起民眾的抱怨和不滿。
我國醫藥企業的混亂局面為鄭筱萸提供了施展才幹的舞台。以他的聰明才智,他不可能感受不到時代的召喚與個人發展的歷史機遇,想必鄭筱萸看到了歷史提供的這一碩大舞台,看到這個舞台對於他的政治前途意味著什麼,他想到的是成功、是勝利,是他人生的新的輝煌。
由地方官而成為京官,並且是管理億萬人民民眾用藥安全的最高首長,鄭筱萸的進京不僅出乎許多親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在國家醫藥管理局,幾乎沒有人會料到他們的新領導會來自遙遠的西子湖畔。
追究當年誰“欽點”了鄭筱萸不僅沒有必要也全無意義,在中國的政冶生態記錄中,歷來就沒有“誰提拔誰負責”的慣例,相信國外也不多見。誰也無法保證時間和空間對一個人重新塑造的餘地有多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鄭筱萸20多年醫藥企業工作的背景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他在醫藥企業的輝煌業績,讓提拔他的人寄予了厚望。
……

書摘與插圖

(圖)《末路瘋狂》《末路瘋狂》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