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道彎》

《最後一道彎》

最後一道彎》講述了“八·一三”事變後,上海失守,南京也岌岌可危。國民黨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用巨輪將中央軍校的師生急遷重慶。途經武漢時,因迫於形勢需要,一部分學生被挑選出來,提前畢業,並被派往湖南桃園縣新兵訓練基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其中杜志方等人,很快就顯山露水,被當局看中。然而,就在他們將要得到越級提拔時,卻悄悄地離開了基地,回故鄉蘇南尋找黨組織,積極投身抗日事業去了。在黨的領導下,他們在江南之濱的沙洲地區建立抗日武裝力量。由於沙洲地區不但有日軍和二鬼子“和平軍”,還有假抗日真反共的“忠救軍”,情況十分危急。還有種“看到日本人和新四軍都想打”的雜牌武裝,非常不好對付。所以,抗日武裝力量經歷了許多生生死死和令人難以想像的磨難,最終還是頑強地生存下來,並發展成為支擁有600多人的鋼鐵隊伍,使沙洲成為聯繫大江南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樞紐,同時也為後來的百萬雄師過大江,埋下了很好的伏筆……

作者簡介

楊永安,1942年生,江蘇蘇州張家港人。196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一直在某中央企業工作。歷任該企業宣傳部文藝幹事、室主任、副部長、部長。
1981年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南分會。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湖南分會。迄今已發表多類新聞作品260餘萬字,各類文學作品270餘萬字。其中,短片小說《蛇舅舅和降龍木》在1987年獲“湖南省首屆兒童文學大獎賽”一等獎,中篇小說《俘虜》在1991年獲“紀念人民兵工創建60周年全國徵文”一等獎。2003年出版了詩集《給天裝開關》,2006年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野山的葡萄洞》,2007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蛇舅舅和降龍木》。
曾任湘潭市文聯委員、湘潭市政協委員、湘潭市社科聯理事、湘潭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湘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退休後,任湘潭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目錄

第一章滄海桑田帶來的故事
第一節一張牛皮紙地圖
第二節哪裡有世外桃源
第三節返回家鄉
第二章投奔新四軍
第一節成了香餑餑
第二節紅色江南沙洲小組
第三節亮相
第三章在戰鬥中成長
第一節保衛新雙橋
第二節以牙還牙
第三節奇襲樂余鎮
第四章智慧大營救
第一節尋找留日學生丁雪山
第二節江湖女郎
第三節葉山長一反水了
第五章飛去又飛來
第一節“忠救軍”的陰謀
第二節上鉤
第三節“自衛團”上當了
第六章瓜熟蒂落
第一節反擊“忠救軍”
第二節十二圩港又換旗
第三節黨是主心骨
第七章中學生之歌
第一節初露鋒芒
第二節革命的兩手
第三節拔釘子和打楔子
第八章兵工傳奇
第一節籌建修械所
第二節黃牛真可當馬騎
第三節三秒式手榴彈
第九章風雲變幻
第一節小季德生
第二節血染南橫河
第三節沙洲武工隊
第十章鐵流勇進
第一節技術營沒戲了
第二節小木船斗炮艇
第三節北撤之戰
 

精彩書摘

南京下關碼頭。
隨著汽笛的一聲長鳴,一艘特殊的客輪載著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一千多名教職員工和學員,離開了送行的人群,向西航行。
陸軍軍官學校是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後,從廣州黃埔搬遷而來。這次西遷重慶,是國民黨高層的決策內容之——因為上海及周邊地區已經淪陷,南京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也未必能保得住;軍官學校是培養黨國精英的搖籃,千萬不能落人敵手。
船,離碼頭越來越遠,可是,站在每層船舷和後甲板翹首遙望的人們,還遲遲不願離開。是呀,這么一走,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南京呢?!
這時,一個叫申正發的學員從左側船舷回到了右側的三。二室,對坐在床上一聲不吭的杜志方說:“發什麼楞呀?還是到外面去看一會兒吧!”
“慌什麼?你以為咱們這-去就再也回不來啦?”杜志方望著這位老家也在沙洲的老鄉,微微一笑,說:“說不定,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回來了!”
“有那么容易嗎?這小鬼子,狠不得一口就把咱全中國都吞下去呢!”申正發的情緒不好,而且有點悲觀。
杜志方懶得理他,只是向他做了個鬼臉,就爬到屬於自己的上鋪去了。
他想靜躺一會兒,但此時的心情也很亂,於是坐起來,並從包里取出了一張已經有點發黑的牛皮紙地圖。
這是一張他父親杜老九親手繪製,並傳給他的《沙洲地區商隋地圖》。
杜老九本名杜有田。這是因為杜家太窮,世代無田無地,他父親希望到了他這一代,有自己的田地耕種,所以就取了這么一個很實在的名字。
然而,實在的名字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不是做長工,就是當佃農租種別人的土地,一年到頭,辛苦下來,也所剩無幾。
為了養家餬口,他加入了販賣私鹽的隊伍。因為入伙晚,在十幾個人的/J、集團中排行老九,於是後來別人就喊他杜老九。
這張地圖,就是當年因為販賣私鹽的需要,照著老大手中的那張原始草圖,略加修正而繪製出來的。
此圖西起江陰縣城,東至常熟縣的滸浦鎮,東西跨越三百多里,既有氣勢地突現了沙洲地區的地理位置,又將該地區的陸路、水路、私鹽銷售點、集鎮和官方設定的緝私哨卡,標得詳詳細細,儼如一張不可多得的軍事地圖。
這張圖,杜志方小時候就見過。
圖上的長江流經江陰後,不是繼續向東,而是被一大片向北突出的陸地擋住了去路。於是,江水只好先向北,拐一個彎兒再轉向東南方向,然後流人大海。
他問父親這是怎么一回事,父親告訴他:
在明朝以前,長江的人海口就在江陰。因為,過了江陰,水面突然呈現喇叭狀,而且,越朝東,水面越寬——離江陰不到五十里,那兒的水面就有七十里寬了。
面對洶湧的波濤和迷迷茫茫、水天一色的景象,當地民眾早已不將它叫江,而是稱它為海了!
也就是水面突然變寬的緣故,流水開始放隉速度,不再像從西邊來時那么湍急,於是,泥沙開始沉積、紮根。
到了明朝中葉,在江陰以東五十多里的海灣里,原先時隱時現的沖積沙洲只有三四個,到後來,海灣退潮時能見到的沙洲競有三四十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沙洲越積越高,最終常年露出了水面,於是就有人類在上面繁衍生息。
之後又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許多小沙洲互相連線,形成了五、六個較大的島嶼。
由於長江的走向是自西向東流,因此,這兒的海島之間,也形成了三條自西向東,約有三里寬闊的大峽江,以及數條自北向南約有一兩里寬闊的小峽江。
到了清末民初,江陰和常熟兩縣的政府,協助境內外財團,招雇民工築海壩,截斷大小峽江的水流,終使這些島嶼與蘇南大陸連在了一起,從而使這兒海灣的水面一下子向北退縮了幾十公里。於是,也就形成了長江在人海以前所拐的最後-道彎子!
對於這種奇特的地理現象,人民民眾牛氣沖天地說:“我們這兒,是江的盡頭,海的開始!”
其實,使老百姓牛氣沖天的,還不光是奇特的地理位置,因為這兒是沖積陸地,土質肥沃鬆軟,加上海拔很低,即使是再旱的天氣,儘管白天土地被太陽曬得很乾,但第二天一早,土地又都是濕乎乎的,像澆了水一樣,用不著再去抗旱。
對於這種天賜的年年能豐收的“夜潮地”,誰見了不眼熱呢?所以,這片東西長只有一百多里,南北寬不足八十里的沙洲熱土,竟被江陰、常熟和地處蘇北的南通等三縣,分割管理。這樣-來,就不得了啦:由於三縣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政策不一致,人民民眾失去了心理平衡。加上大小峽江築壩截流後形成的二十多萬畝新田水災多——因為新田的地勢明顯低於原來島上的老田,一到雨季,水往低處流,新田又變成了不流動的峽江,人民民眾根本無法生活!
然而,官僚、地主、土匪,照常盤剝和欺壓百姓。
這時,正處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星星之火,到處燎原。
出身於本地的知識分子、共產黨員茅學勤和上海附近的革命家陳雲,一起在沙洲地區宣傳革命道理,發展黨的組織,公開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與國民黨反動派、地主、惡霸,進行了殊死的鬥爭。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