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霖一生之回憶》

早在清末之際,他就是有名的親日派,一切昭昭在人耳目。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西方列強因為忙於內戰,無暇東顧,北洋政府的外交活動只剩下了對日外交。因此北洋政府的對日交涉,後來也主要由他處理,他事實上已經成為親日派的領袖。而他經手的事務,還不限外交一項。北洋政府幾次對日借款,也是由他一手經辦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曹汝霖一生之回憶曹汝霖一生之回憶

這部《曹汝霖回憶錄》,是他晚年寄居美國時完成的,原名《五四運動始末》,連載於香港《天文台報》。可見他寫這部回憶錄的初衷,就是想澄清與五四運動的關係,洗刷賣國賊的罪名。但後來經過擴充,“將清末民初經歷之事,擇要紀錄,以明實情”,內容已經涉及他的一生,故亦更名為《曹汝霖一生之回憶》。

作者簡介

曹汝霖曹汝霖

曹汝霖(1877~1966),因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事件,成為近現代史上盡人皆知的人物。他1900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即人清政府商部、外務部供職,清朝末年位至外務部副大臣。民國以後,先後供事袁世凱與段琪瑞,擔任過外交部次長、交通總長,後兼署外交總長、財政總長,是新交通系的首要人物。五四運動後他雖然被迫離開政壇,轉人實業界,任中國通商銀行總經理,但並沒有放棄政治活動,同安福系仍然來往密切,是段琪瑞帷幄中的重要人物。華北淪陷後,他又憑藉這種背景,擔任過華北政府的高級顧問等職,身份上有暖昧不明之處。

書籍目錄(節選)

曹汝霖曹汝霖

幼年景象老去未忘懷
完姻後適值戊戌變法
遊學漢皋拳匪鬧北京
鬻附郭田赴日本留學
蔡鈞升官吳氏被放逐
逢場作戲貽終身之憾
取消帝制項城薨於位
巴黎和會失敗拒簽約
靳雲鵬設計謀毒同僚
邂逅女學生竟成眷屬
在病中聞徐又錚被戕
北伐告成東北亦易幟
九一八事變震動全國
吉田茂請合肥商停戰
合肥留遺囑逝世滬濱

文摘

余家清貧,亦為書香之家,向住在上海城內。我生於清光緒二年(丙子)十二月初十日,生時難產,歷三晝夜,始產生,母氏劬勞,慈恩罔極。生後六個月,又出天花,脆弱小體,遍身都是,連眼耳鼻嘴裡,滿是天花,時逢炎暑,勢極危險。我母晝夜看護,繼祖母及外祖母,亦勤勞護持,一條小命得以保全,至今思之,銘感不已。先祖父以我八字五行缺水,故命名汝霖字潤田。余終鮮兄弟,只有兩妹,二妹名汝金,小我三歲,適曾志忞(澤霖),三妹名汝荃,小我八歲,適王稚虹(守善)。
先祖載山公,諱鍾坤,國子監生,無昆季。喜繪山水,有人求之,輒繪以贈。又研究中國營造法。余幼時尚為我繪山水於團扇及扇面,惜未攜出。入江南製造局,主工程處,凡有營造,悉經其手。性極節儉,平時布衣布履,履襪都由家制,出門多步行。又極和善,從沒有疾言厲色。常宿於處中,自煮簡單飯食,有時工人代煮,即與工人同食,邊吃邊說工作,照現在說法,可稱為平民化,沒有官場習氣,又沒有階級思想之人也。局例有勞績保舉,三年一次,分尋常異常,先祖總入異常。先祖母姚氏早卒,生先父;繼祖母厲氏,生叔成祺;庶祖母生叔成龢。及長,我父為娶婦,生二子一女,長名右民,次名祖光,女適袁惕。先父豫材公,諱成達,附貢生,五歲喪母。自我幼時,已入製造局,主材料庫事。庫設總所分所,總所設正副兩主任,正主任為張和卿(鼐),後張出任邑宰,我父即承其乏;分所有七八處,每處設司事一人,司各分所之事,由總所總其成,事至繁瑣,我父處之井然。每見他老人家回家後,尚稽核復算,輒至深夜。製造各廠購料事,都由總所經理,時有競賣賄購情事,我父倡議設議價處,價由標決,貨由公認,賄競之風遂絕,公家可省費而可得佳料矣。——(幼年景象老去未忘懷)

書評

曹汝霖自從五四以後,便退出政壇,轉入實業界,曾任中國通商銀行總經理,時代變換後,他輾轉香港、日本定居,最後應子女之招歸宿美國,這本回憶錄便是他生活在美國時期完成的,曾在台灣的《傳記文學》上登載過。創刊於1962年的《傳記文學》,被譽為“民國史長城”,所以當我在李安的斷背電影《喜宴》中,看到主角偉同的父親去美國看望兒子,在彼岸的清晨小院裡,漫不經心捧著一卷《傳記文學》,我內心有一種撞擊時代而產生的強烈欣喜。
每個人的閱讀都是一場出埃及記,當我與唐德剛的《袁氏當國》不期而遇之後,近代史中的一切黑白分明的形象標桿,在我心中開始搖搖晃晃,故而當我遇到曹汝霖的辯白時,也不會平地產生幾多驚訝與恍然大悟,當事人的回憶是一手材料,何況他寫作於一個自由的國度,無需為著出版審查發愁,他的一生,也沒有任何意識形態在困擾糾纏。——豆瓣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