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

《書事》

王維詩《書事》,唐詩名。著名詩人王維與黃滔都寫過《書事》詩。兩首都是五言詩。王詩主要抒寫個人的感受,黃詩主要表達對戰亂的譴責。這首小詩神韻天成,意趣橫生。詩人從自我感受出發,極寫深院青苔的美麗、可愛,從中透露出對清幽恬靜生活的陶醉之情,詩人好靜的個性與深院小景渾然交融,創造了一個物我相生、既寧靜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意境。黃滔詩《書事》這首詩在語言技巧方面也頗具特色。詩歌語言精煉質樸,對仗工整。三、四兩句主要在數詞對仗上顯示出詩人的才思之妙,而五、六句則在動詞、名詞的對仗上顯示出其調詞遣語的非凡藝術功底。

王維詩《書事》

作品信息
【名稱】《書事》
王維像王維像

【年代】盛唐
【作者】王維
【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書 事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即事寫景之作。題為“書事”,是詩人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
開頭兩句,寫眼前景而傳心中情。濛濛細雨剛剛停止,天色轉為輕陰。雨既止,詩人便緩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雖是白晝,還懶得去開那院門。這裡“閣”,同“擱”,意謂停止。用在此處別有趣味,仿佛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淡淡兩句,把讀者帶到一片寧靜的小天地中,而詩人好靜的個性和疏懶的情調也在筆墨間自然流露。三四兩句變平淡為活潑,別開生面,引人入勝。詩人漫無目的在院內走著,然後又坐下來,觀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綠茸茸的青苔,清新可愛,充滿生機。看著,看著,詩人竟產生一種幻覺:那青苔好像要從地上蹦跳起來,象天真爛漫的孩子,親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來。這種主觀幻覺,正是雨後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誇張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靜。青苔本是靜景,它本不能給詩人以動的幻覺。要知道,經過小雨滋潤過的青苔,輕塵滌淨,格外顯得青翠。它那鮮美明亮的色澤,特別引人注目,讓人感到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層綠光,連詩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點“綠意”。這是自然萬物在寧靜中蘊含的生機。詩人捕捉住觸發靈感的詩意,通過移情作用和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來”這一神來之筆,巧妙地表達自己欣喜、撫愛的心情和新奇、獨特的感受。
這首小詩神韻天成,意趣橫生。詩人從自我感受出發,極寫深院青苔的美麗、可愛,從中透露出對清幽恬靜生活的陶醉之情,詩人好靜的個性與深院小景渾然交融,創造了一個物我相生、既寧靜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意境。[1]

作者簡介

 王維 (701-761)唐代著名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歷任太樂丞、右拾遺、吏部郎中等職。安祿山叛亂時,被迫作過給事中。後因曾受偽職降為太子中允。再遷中書舍人,轉尚書右丞,卒於官。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畫,工人物、叢竹、山水;詩,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在唐開元、天寶時代,王維是當時最有名望的詩人。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之為“詩佛”。存詩約400首,有《王右丞集》。[2]

黃滔詩《書事》

作品信息
【名稱】《書事》
【年代】晚唐
【作者】黃滔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書 事
望歲心空切,耕夫盡把弓。
千家數人在,一稅十年空。
沒陣風沙黑,燒城水陸紅。
飛章奏西蜀,明詔與殊功。

作品鑑賞

這首詩的題旨可能與唐末西蜀的軍閥混戰有關。西蜀是唐末軍閥爭奪異常激烈的地方。據載,公元887年(光啟元年),當時的利州刺史王建攻入閬州,驅逐刺史楊茂實;接著聯合顧彥朗攻打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公元888年(文德元年),唐王朝又以不順服朝命為藉口,派韋昭度領兵征討陳敬瑄和田令孜,野心勃勃的王建乘機參與其事,擴大勢力。他們圍困成都達三年之久,弄得“成都城中乏食,棄兒滿路”,“餓殍狼藉”。公元891年(大順二年)陳敬瑄投降,王建奪得成都,唐王朝只好承認他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節度使。《書事》所譴責的,可能涉及這一史實。
這首詩的顯著藝術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顯示出強烈的諷刺意味。詩的前六句主要寫:農民的願望是熱切地盼望豐收,但統治者卻強迫他們棄農桑而“盡把弓”;頻繁的戰爭使得人口銳減,千戶之中僅有幾個人勉強地生存著,而且他們還要負擔沉重的賦稅。那年月的賦稅高得驚人,一年的賦稅往往就能颳去十年的收成。殘酷的戰爭連年不斷,直打得風沙四起,日月無光,軍閥們屠城放火,烈焰飛騰,映得河水和陸地一片血紅。這樣的描摹,入木三分地表現出了統治者之間的混戰給城鄉人民所帶來的嚴重災難,揭示出其反人民的不義性。而詩的最後兩句則又從人民的對立面著筆,寫這些戰爭的發動者不僅不為自己的罪行感到恥辱,相反,他們還要厚顏無恥地往朝廷飛送奏章,謊奏西蜀的“戰績”,騙取皇帝的“明詔”,受到“殊功”的獎賞。這樣,一方面是生產凋零,生靈塗炭,一方面則是邀功受賞,這是非常鮮明強烈的對比。正是從這種對比中,讀者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詩人對那建立在血泊之上的“殊功”的否定和譏刺之情。同時,也可以從對比中感受到皇帝的昏庸腐朽,賞懲不明。
這首詩在語言技巧方面也頗具特色。詩歌語言精煉質樸,對仗工整。三、四兩句主要在數詞對仗上顯示出詩人的才思之妙,而五、六句則在動詞、名詞的對仗上顯示出其調詞遣語的非凡藝術功底。[3]

作者簡介

黃滔
唐末詩人。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縣)人。公元895年(乾寧二年)登進士第。光化中(898-901),任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里行。五代時,為閩王王審知召為推官,對審言多所匡正,有政績。工詩能文,擅長哀辭。其詩多寄贈送別、感傷身世之作,但也有少量詩篇對唐末戰亂有所反映。詩風平淡曉暢,“若與人對語,和氣鬱郁,有貞元、長慶風概”。著有《黃御史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