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別針》

《曲別針》

本片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也是一部極具諷刺味道的、來自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電影。影片片名叫《曲別針》,取的是故事主人公“水娥”發揮曲別針功能,四面逢迎、曲線辦事,把“營造領導看點”的形式,和“發展經濟、為民辦實事”的內容巧妙揉合的寓意。故事主人公“水娥”“曲別針”式的工作方法,不僅令觀眾捧腹,更為整個社會提出這樣的反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方略,切忌做表面文章。

基本信息

簡介

編劇:石笑

曲別針劇照曲別針劇照

導演:張元龍

主演:諾明花日武利平、王大治

故事梗概

市新農村考評團即將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瓷窯灣村組織考評,村主任水鵝按照袁鄉長的要求,積極落實迎接市考評團下來之前的事宜,包括組織村民突擊“綠化”公路兩側、從國小圖書室借來圖書充實村圖書館、統一美化養殖小區。迎接考評團的工作千頭萬緒,村民家長里短需要水主任過問解決,村委會水主任忙得都快顧不上家。

村委會副主任王有神理應給主任分憂,但王有神最近分管的主要工作,多少讓他有些“走神”。王有神最近的主要工作是照顧從北京來瓷窯灣考古的喬娟博士。別看王有神考國小老師沒戲,但自以為有一肚子墨水的王有神卻常常詩興大發,尤其是喬博士來了以後,王有神隔三差五地找喬博士談詩,在喬博士為王有神送來的詩忍俊不禁時,王有神還直埋怨古今中外的大詩人怎么老跟他叫勁。

王有神的心思全部放在喬博士身上,村裡的大情小事只有水主任出面。水主任一會兒給奶牛養殖戶鍋扣請“馮科技”,一會還要張羅康爺爺的八十壽辰,最讓水主任為難的是,應付市考評團的考評。為此,袁鄉長還親自來了一趟,因為村圖書室的書架空空如也,袁鄉長摘走了瓷窯灣示範村的牌子。

袁鄉長第二次來檢查的時候,水主任帶袁鄉長看了新建的養殖小區,居民疊得比部隊戰士疊得還要方正整齊的被子。袁鄉長對水主任帶領瓷窯灣為迎評工作做的努力表示滿意,瓷窯灣順利“奪回”示範村的牌子。水主任以為就此可以鬆一口氣,袁鄉長又突發奇想,讓水主任回去在村口弄一個雕塑——恐龍雕塑。為了袁鄉長手上兩萬塊錢的批條,水主任豁出去了,當著袁鄉長的面滿乾一杯,掉頭回去落實。

市考評團說到就到。水主任按照袁鄉長的要求在村西頭架起彩虹橋、掛出大氣球、組織好鑼鼓隊,沒成想由市委宣傳部蘇部長帶隊的考評團卻臨時改從東口進村。蘇部長進村後的所見所聞,讓袁鄉長紅著臉無話可說。正當水主任撂挑子不乾、袁鄉長無地自容時,王有神站出來將蘇部長帶到水主任一手創辦的農民科技學校,而喬博士通過考古驗證帶來的喜訊,更是讓瓷窯灣從真正意義上邁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台階。

幕後花絮

本片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也是一部極具諷刺味道的、來自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電影。影片片名叫《曲別針》,取的是故事主人公“水娥”發揮曲別針功能,四面逢迎、曲線辦事,把“營造領導看點”的形式,和“發展經濟、為民辦實事”的內容巧妙揉合的寓意。故事主人公“水娥”“曲別針”式的工作方法,不僅令觀眾捧腹,更為整個社會提出這樣的反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方略,切忌做表面文章。

主演諾明花日是一個優秀的蒙古族女演員。1997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的諾明花日多才多藝,主演的電影作品有《情路悠長》、《火神》、美國電影《權杖》、電視劇《靜靜的白樺林》等,獲得國家民委、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及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駿馬獎”最佳女演員獎、第七屆成都兒童電影周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

導演張元龍

簡介

張元龍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專職導演,20多年前這位老三屆學生從南開大學畢業後,幾經周折來到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如願以償的從事了他所喜愛的工作,張元龍是農家子弟,由於對農民感情上的親切和對農村生活的熟悉與熱愛,因此,他在自己獨立指導的10年時間裡,他所指導的影視作品都是農村題材,《黨員張小民》以及《黨員二楞媽》等作品不僅在全國接連獲獎,同時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傳奇導演張元龍,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農民

張元龍當過木匠,做過縴夫,扛過麻包。一九七九年以內蒙古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入南開大學。畢業後進入內蒙古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視連續劇《阿霞》、《黨員金柱有點忙》、電影《黨員二愣媽》等農村題材的影視片。其中《黨員二愣媽》獲得飛天一等獎,斯琴高娃獲得終身成就獎,小品演員黃宏獲得金鷹獎。十年的時間,他獲得了金鷹、飛天、華表、金穗、文華和“五個一工程”在內的十六次大獎,還四次獲得飛天獎。

2007年4月末,張元龍從錫林郭勒草原外景地回到呼和浩特。54歲的男人了,身體已經微微發胖,眼睛裡有疲憊,眼神卻依舊溫和,臉頰上是兩片草原人特有的高原紅。

2007年3月,他的都市情感劇《離婚官司》剛剛殺青,4月就開始了《大路朝天》的前期準備。五一假期對他來說,就是這場大戲的開始。他說:“我已經耽誤了九年的時間,沒有時間再休息了……我那樣鍾情於農村題材的電影,是因為我熟悉那裡的生活。每次站到爛土堆上,我的感覺馬上就來了。二愣媽、金柱、紅蕎、阿霞……他們的喜怒哀樂讓我覺得親切,我說他們的故事時就像在說我自己。一個人骨子和血液里的東西是永遠無法改變的,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農民。”

演員武利平

武利平,男,二人台演員。祖籍山西五台。現為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內蒙古第一笑星”的武利平。

演員武利平演員武利平

人物簡介

武利平,1961年出生於涼城縣。1972年加入涼城縣烏蘭牧騎,成為一名年齡最小的烏蘭牧騎隊員。從藝後,他學過舞蹈,練過聲樂,後又傾力鑽研二人台藝術。19858月,任涼城縣烏蘭牧騎隊長。9月任烏盟二人台實驗劇團副團長。1992年7月,調任內蒙古二人台藝術團副團長,1996年,任團長。1997年,當選為自治區政協委員。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內蒙古自治區戲劇家協會理事。

從事表演藝術工作20多年來,武利平在表演藝術方面取得卓著成績。他表演的二人台《摘花椒》,1989年參加華北三省二人台大獎賽中獲特等獎;1992年,參加全國首屆戲劇小品大賽獲戲曲組第一名和優秀表演獎;他表演的小品《喜上喜》,1993年參加全國地方戲比賽、1995年參加全國“95重光杯”百優小品電視大賽均獲優秀表演獎;他表演的《賣油》,1996年參加全國第二屆戲劇小品大賽獲優秀表演獎。

武利平在電視劇《武則天》、《“大人物”李德林》、《逃之戀》、《共和國往事》、《水滸傳》、《英雄無淚》以及電影《兩廂情願》、《五月波洛》中分別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多次在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曲苑雜壇”等欄目演出小品。

1989年,武利平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97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一方水土一方人。東北黑土地出了個喜劇明星趙本山、潘長江,內蒙古黃土高原又冒出個笑星武利平。現年37歲的武利平系內蒙古涼城縣人,現任內蒙古二人台藝術團業務團長。從藝20多年來,已成為一位獨闢蹊徑極具特色的喜劇演員,又是一位涉獵影、視、戲三界的著名演員。

近年來,中央電視台《曲苑雜談》節目中系列小品《烏力打工》中的烏力、《綜藝大觀》節目中的喜劇小品《一笑抵千斤》中的老大娘、30集電視連續劇《武則天》劇中的大太監———王福來、《水滸傳》中的李虞侯、《英雄無淚》劇中的七品縣令———榮雨田、《大人物李德林》劇中的李德林以及剛剛上映不久的34集電視劇《逃之戀》中的徐德輝的扮演者,均為武利平。他曾兩度與劉曉慶合作演出,頗受觀眾喜愛。特別是《武則天》播出後,全國各地反響強烈,武利平的演技受到了許多專家和藝術同行的好評。《戲劇電影報》署名文章說“今年電視‘飛天獎’的最佳男配角非武利平莫屬。”《中國演員報》(1995年8月8日)一位叫龍鳳的同志撰文評價:“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武則天》我看了,說句實在話,劉曉慶扮演的武媚娘,儘管被某些傳媒炒得紛紛揚揚,我卻難以恭維。因為她太像劉曉慶自己了,無論是青年的、中年的,還是60歲以後的武媚娘,怎么看總感到她還是劉曉慶。倒是有一個人物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難已忘卻。不少看過《武則天》的人也都這么說,他就是大太監王公公。我沒有想到,把這個太監王公公演得如此自然、貼切、真實的演員是武利平。”

隨著影視劇中頻頻上鏡露臉和報刊的不斷跟蹤報導,武利平———這位幽默、風趣、樸素、自然的優秀演員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武利平是在地方劇種二人台這塊藝術沃土上養育出來的演員。從最早的涼城縣烏蘭牧騎(蒙語意為紅色宣傳隊)演藝開始,後到烏蘭察布盟實驗歌劇團,直至被選調到內蒙古二人台劇團。二人台是我國北方較有影響的地方劇種,是漢、蒙各民族長期交融的藝術結晶,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在“唱、念、做、舞”等方面已形成自己濃郁的地方特色與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祖國北方一個較有影響的地方劇種。武利平是一位在二人台藝術中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喜劇演員。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於突破,大膽創新,博採眾長,為我所用,給二人台藝術注入了時代意識,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

自八十年代末,武利平多次參加了省市及全國性的戲劇大賽。以他天賦的藝術才華與幽默、風趣、詼諧、火爆的藝術風格及高超的表演技巧,連連獲獎。1994年9月,武利平與獨生女兒武燕妮在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現場直播中演出的小品《一笑抵千斤》,受到了廣大觀眾的高度稱讚。1996年5月,武利平在長沙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戲劇小品比賽中,演出的二人台小品《賣油》榮獲戲曲演員惟一的優秀表演獎。1997年12月,榮獲’97文聯文藝家協會中青年委員“德藝雙馨”榮譽稱號,並推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武利平出生於梨園之家。也許是受在涼城縣晉劇團從事藝術工作的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愛唱歌、跳舞及模仿,且學啥像啥,被人們稱之為“小藝人”。十六七歲便被選拔到縣劇團當演員。此後,一年一大步,技藝不斷精湛。從1982年至今,幾度在太原、北京等地演出,他主演的戲曲小品《打金錢》、《走西口》、《探病》、《賣碗》、《第十次約會》、《路遇》、《分糧》等受到了專家、同行與觀眾們的讚揚。中央電視台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均都錄像、錄音向國內外播放。

1990年7月,武利平應邀出訪蒙古,參加了“世界民間藝術節”,他主演的《掛紅燈》歌舞劇,贏得了世界各國友人的高度讚賞。1994年10月,在國慶45周年“戲曲專題會”上,《掛紅燈》被列為開場演出,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武利平表演的戲曲小品大都是喜劇,看後讓人笑個不止。他還有一手反串女性喜劇人物表演的絕活。不論是扮演中年婦女、青年女性還是老年婦女,都演得活靈活現。如在《喜上喜》、《賣油》、《摘花椒》三個戲劇中,第一齣戲扮演的是舊社會農村一位憨厚、善良的老大娘,第二出戲扮的是現代農村一個致富心切的女青年,第三齣戲扮的是一位性格開朗、風趣,成人之美的中年農婦。三齣戲,三個不同年齡、不同時代的女性人物,武利平卻能將其演得有骨頭有肉。他的靈牙利齒和從生活中信手拈來的笑語令觀眾捧腹大笑。有專家評論說,武利平已具備了一個喜劇大師的優秀藝術品質,詼諧幽默誇張又很真實。武利平扮演的角色大多為丑角,許多人扮演此類角色大多注意外形動作,實實在在地“醜化”,有的人插科打諢,使演員游離於劇情之外,變成以取悅觀眾的純滑稽表演。武利平卻不是這樣,他扮演的農村老年婦女也好,城鎮青年婦女也好,都是活生生的人物,他表現的不是自己,而是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電視作品

《英雄無淚》

《縣委書記》飾米書記

1995年《武則天》飾王福來

1994年《水滸傳》飾李虞侯

1997年《大人物李德林》飾李德林

1997年《逃之戀》飾徐總經理

1999年《共和國往事》飾陳夢熊

2000年《皇嫂田桂花》

2001年《欲望》續集

2002年《少年天子》飾安巴度

2003年《情斷上海灘》飾沈滔

2004年《德齡公主》飾李蓮英

2005年《美味關係》飾文東

2006年《紅梅花開》飾常峰

電影作品

《兩廂情願》

《五月波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