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列車》[黑澤明版]

《暴走列車》[黑澤明版]

《暴走列車》(Runaway Train),編劇日本大師黑澤明,導演俄藉安德里,美國的喬恩·沃伊特、埃里克·羅伯斯、麗貝卡·德莫爾……等主演的一部動作影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暴走列車-(Runaway Train)暴走列車-(Runaway Train)

美/俄/日合拍的一部突出的冒險動作巨片,由日本電影宗師黑澤明編劇,俄羅斯著名導演安德里康查羅夫斯基(《我在KGB的日子》)導演,奧斯卡影帝喬恩沃伊特(《午夜牛郎》)主演。

榮獲坎城金棕櫚提名,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剪輯等三項提名。 

劇情介紹

影片截圖影片截圖

曼尼被關在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座監獄裡。由於表現不好,對他不滿的典獄長便變著法子地整治他,一心盼著他死於非命。終於,曼尼得到了機會,同另一個犯人巴克成功地越獄。他們在白雪茫茫的田野發現了一個偏僻的火車站,他們爬上了停在那裡的一列由四節車廂組成的火車。火車開動起來,似乎一路奔向自由,就在他們欣喜不已時,司機卻因心臟病發作而突然死去。曼尼和巴克知道危在旦夕,卻束手無策,因為他們無法進入火車的駕駛室。發現了這一情況的工作人員為避免發生撞車事故,在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鐵路網路系統的控制室內竭盡全力地使這列失控的列車避開其他正在運行的列車,但他們卻無法讓這列瘋狂的列車停下來。坐著直升飛機追蹤而來的典獄長在列車頂部降落,並爬進火車的駕駛室。這時,經過努力,曼尼終於將掛鈎取掉,使巴克所在的那節車廂和駕駛室分開了,但曼尼和典獄長這對仇人卻被困在飛馳的火車頭裡,一路狂奔,直到毀滅……

幕後製作

一個奇怪的國際組合,拍成了一部突出的冒險動作巨片。本片編劇是日本大師黑澤明,導演是俄藉安德里,主演是美國的喬恩·沃伊特、埃里克·羅伯斯、麗貝卡·德莫爾,拍攝地點則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全片高潮迭起,氣氛緊湊逼人,攝影和主角的演出也有高水準,就只缺乏一氣呵成的痛快感受。

相關評價

影片表面寫了兩個從監獄裡逃出來的犯人登上了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車的驚險故事——這趟原本美好的通往自由的旅程卻演變為一場災難,自由的通行證被換成了通向地獄的單程車票——實際隱喻著陷入失去控制的軍備競賽的世界,火車無窮無盡的瘋狂賓士正是這個世界的真實寫照。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成功地塑造出人物的雙重性格,並在片中體現出將監獄、災難和打鬥糅合為一體的體裁和風格。

獲獎情況

喬恩·沃伊特JonVoight

1985年,他在蘇聯導演安德里-康查羅夫斯基(AndreiKonchalovsky)執導的冒險動作巨片《暴走列車》(“RunawayTrain”)中飾演罪犯曼尼,出色的表演,獲得第58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6年因《暴走列車》獲第43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劇情類)。

編劇介紹

黑澤明

黑澤明黑澤明

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父親曾經擔任陸軍軍官,後轉任中學理事,母親的娘家在大阪經商,黑澤明是8個兄弟的老末。雖然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軍人,但黑澤明從小就拒絕參加軍訓。自幼即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1928年國中畢業後曾熱中於繪畫,曾一度立志當一名畫家,後為維持生計,於1936年他以助理導演和劇本撰稿人的身份進入東寶電影公司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投到名導演山本嘉次郎門下學習導演和編劇。做了7年助理導演後,終於有機會於1943年執導處女作《姿三四郎》,此片在日本大受歡迎,因而令他一舉成名。1998年9月6日,這位縱橫影壇50年、拍過31部電影精品的大師終於撒手離去了,享年88歲。日本影壇至今無人在電影藝術成就方面能及他的項背。
他一生中所獲獎項不計其數,他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畢生致力打破各國民族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黑澤明被1999年12月的《亞洲周刊》譽為20世紀對亞洲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文化藝術人士。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黑澤明製作的電影曾創造過持續二十年的票房奇蹟,但傲慢、失敗和自殺的空虛也時常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事業。1998年他去世時留給後人31部電影無不揭示了黑澤明電影的一個共性——對形式和內容的融匯貫通。正因如此,使他成為自1895年電影產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導演之一。黑澤明最大的成就在於亞洲幾代電影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正如著名導演張藝謀在美國《時代》雜誌上評價的那樣,“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保持中國人自己的性格和風格”,“這是他給亞洲電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課。”

黑澤明作品集

黑澤明,20世紀日本導演,被稱為“電影天皇”,最初據說具有諷刺意義,指他在指揮現場的執著強橫和專制獨裁。到了後來則成了“徹頭徹尾”的的尊稱。美國商業上最成功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由衷表達了對大師的讚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