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舌辯智慧》

《明清舌辯智慧》

辯論把對人進行考查後所作的鑑定加以認真分析。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最後得到正確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辯論是思想的交鋒,它推動著人類的文明從蒙昧時代走出,人類的哲學、司法、行政乃至自然科學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要做一個思想上獨立的人,那么請先接受辯論的洗禮,否則就是他人思想的奴隸,將永遠不能踏入人類文明的聖殿。

目錄

《明史》篇
馬後諫夫
徐達論戰
明代子房
弈不少讓
保護言路
醉瘋漢子
無罪御史
面斥朱棣
舌護趙王
用意深遠
長揖不拜
時勉自辯
山雲拒賄
王直直言
楊善出使
民窮財盡
四鐵御史
徐玠駁張
書生之言
宗周廷爭
爾選諫諍
崇煥廷對
征明守節
延儒智諫
王褘使滇
《天水冰山錄》篇
朱氏之子
《先拔志始》篇
安得上琉
《甲申傳信錄》篇
兩生鋤地
《東南紀事》
不識承疇
《乙酉揚州城守紀略》篇
義不降清
解慍編》篇
醫仆應對
《新話摭粹》篇
相互攀比
笑府》篇
駁斥吹牛
都瞎了眼
廣笑府》篇
不識書禮
《迂仙別記》篇
並非小事
《雪濤諧史》篇
一字笑話
同名對子
《笑海千金》篇
話不投機
昨非庵日纂》篇
不受私謁
《池北偶談》篇
旁行一步
講筵問答
《清史稿》篇
用人不疑
康熙撤藩
熊光諫游
西征之爭
《清史列傳》篇
胡不為三
為善最樂
教子忍讓
窮飢自甘
丈夫風骨
獄無蔓延
巧阻伐木
諫裁旗兵
《小倉山房文集》篇
奇男奇辯
《錢謙益野史資料》篇
名妓之辯
《聽雨軒筆記》篇
一字定案
劉忠誠公遺集》篇
慈禧傷感
《戊戌履霜錄》篇
我為駱丞
《康南海自編年譜》篇
變法問答
庚子國變記》篇
御前會議
《西巡迴鑾始末記》篇
刑場爭辯
尚望自主
賠款會談
《蘇報案資料》篇
兩個“瘋子”
《秋瑾傳》篇
秋瑾發難
《笑得好》篇
放屁文章
《笑笑錄》
報告災情
《嘻談錄》篇
南北吹牛
《笑倒》篇
善人被訛
《子不語》篇
鬼通人情
《一笑》篇
相互戲弄
《寄園寄所寄》篇
最好殺人
《笑林廣記》篇
丈夫叫茶
僧人詰辯
中秋“日”餅
《新笑史》篇
昏官奇談
《俏皮話》篇
中國民權
鴉鷹之辯
孔雀雄辯
松樟之辯
風有雌雄
蛆蟲有用

前言

辯論是思想的交鋒。
在古代,無論東方西方,都有辯論的傳統。在中國,我們在先秦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這樣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莊子的辯論,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墨子和公輸班的辯論,不過在中國的辯論中,邏輯性不強也是一個弱點。西方同一時期,古希臘的辯論之風很盛,他們認為辯論是發現真理的最好方法,蘇格拉底與梅勒土斯的雅典法庭之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等,其舌辯逸事勾勒了人類文明史上雄辯與詭辯、邏輯與反邏輯的起點。而辯證法的源頭,正是由此而來。
到現在,一般來說,辯論通常分為司法辯論、學術性的辯論和一般的辯論或者說是競技辯論,三者有所聯繫,也有所區別,但是有些基本的東西還是一樣的。

精彩書摘

《明史》篇
馬後諫夫——《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傳》
一日,明太祖發怒要責備宮中僕役,皇后馬氏也裝做發火,命令將僕役拘捕押解至宮廷管理機關審訊判罪。
太祖問:“這是為什麼呀?”
馬後說:“作為一個國家的君王不應以個人的喜怒情緒來對下屬施加刑罰或賞賜。因為,當陛下發怒時,恐怕量刑會加重。因此,將僕役送交有關執法部門處理就能比較公正,實際上,這是在向天下人明白宣示:皇帝判處人犯之罪並非憑個人喜惡而定,而是依法送有司處理的。”
一天,馬後詢問太祖:“如今天下的百姓安樂太平嗎?”
太祖大不高興,說:“這不是你應該過問的事。”
馬後說:“陛下是天下百姓之父,臣妾不才,也算是天下百姓之母。子女是不-是平安,做母親的為什麼不可以詢問?”
【今人拾穗】
在明太祖朱元璋叱吒風雲的一生中,他的原配——皇后馬氏是一個重要人物。她以特殊的身份、卓越的才能,悉心輔佐丈夫的事業,在元末明初的政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本篇記載有關她的兩則舌諫丈夫的小故事上,可以明顯地看出她愛民如子和待人寬厚的仁政思想以及善辯之才。朱元璋每當回想起馬後與他同甘共苦,幫助他成就帝王之業時,常對人說,她的賢惠可比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可是馬後聽說後卻誠懇地說:“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同貧賤,願毋忘群臣同艱難。且妾何敢比長孫皇后也。”其樸實、謙遜之風和注重君臣團結的政治遠見令人欽佩。老實說,要不是馬後經常從旁勸諫,冤死在朱元璋手裡的忠臣義士還要多得多,譬如宋濂的一條命就是馬後諫夫救下的。可惜如此賢后,不得長壽,病死時僅51歲。總算朱元璋對她一往情深,“慟哭,遂不復立後”,並在臨死前還立下遺囑同馬後合葬在南京孝陵。單從這一點看,明太祖朱元璋還不失為一個賢明有為之君。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