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

《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

《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是由作者何華著作、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

《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作為20世紀世界科學標誌性的新興研究門類。認知科學正改變著我們對人類思維大腦的認識,許多基礎教育領域已要求學生對認知科學具備基本的理解。《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了認知現象的內在心理過程和外部行為表現,探討了認知現象的生理機制和生態化研究範式,並試圖將認知心理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及時反映當代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突飛猛進的新進展。《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的特色在於,有選擇性地對特定主題的關鍵實驗進行深入探討,並收錄了相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在輕鬆掌握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之餘,能擴展自己的專業眼界。

《新視野下的認知心理學》適合心理學、教育學、人工智慧等專業的:大學生、研究者參閱。

編輯推薦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由電腦控制的。那么我們是怎么用『腦』去看、去聽、去感知這個世界的?高興和悲傷的時候,腦在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認知心理學,為你揭示大腦工作的奧秘,探索智慧型的產生、發展與動作,多角度探討和揭示語言、學習、記憶、思維、情感、社會行為等腦的高級功能。認識腦,保護服,才能開發腦!改變大腦,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何華博士,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認知神經心理。參與和主持過多項省、市級課題,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知覺
第一節 什麼是知覺
感覺是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而知覺是人腦對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多種分析器聯合活動的結果,同時,語詞在其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普通心理學中知覺內容的介紹使我們初步知道了知覺是個有趣的心理現象。但是我們的知覺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呢?知覺實質是一種什麼心理現象呢?這是認知心理學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目前認知心理學將知覺看做是一種模式識別,是人腦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知覺既具有直接性,也具有間接性。知覺是將感覺信息組成有意義的對象,即在已儲存的知覺知識經驗的參與下,理解當前刺激的意義。
模式識別是認知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同時也是人工智慧、神經科學等學科所關注的課題。模式識別在計算機學科中又可被看做是技術。如基於文字識別技術的筆輸入計算機,它用筆輸入代替了鍵盤輸入,這樣就簡化了計算機操作,提高了效率。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關係形成的某種刺激結構。廣義地說,模式是刺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組合,因此,文字、語音等都可以是模式。木同的感覺通道上也都有其適宜的信息模式。
我們身處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感知覺的對象。我們面對的對象有非常熟悉的、似乎是熟悉的和從未見過的。對於非常熟悉的對象,我們如何知覺呢?大家會說靠記憶,不錯。比如,問你圖1—1中“何”字你為何認識,你會說腦子裡有這個字。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篇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
第一章 知覺
第一節 什麼是知覺
第二節 知覺種類
第三節 面孔識別
第二章 表象、概念結構和記憶
第一節 表象
第二節 概念結構
第三節 記憶
第三章 語言和言語
第一節 心理語言學的發展簡史
第二節 語言和言語的結構及其運用
第三節 雙語現象
第四節 句及篇章 水平的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