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人翁精神》

《新主人翁精神》

《新主人翁精神》是由高賢峰所著,主要通過短短的篇幅揭示了“將崗位看做股份制公司,員工以人力資本入股,因此是崗位主人”的邏輯。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獻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得到需要的,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能得到該得的。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主人公小D的職業發展生涯為背景,以其對“為什麼要做主人翁”和“怎樣做主人翁”的思考與行動為主線,揭示了“將崗位看做股份制公司,員工以人力資本入股,因此是崗位主人”的邏輯。隨著故事的展開,讀者將得到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激盪,並且會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自己是崗位的主人,因此應該以主人的心態從事崗位工作”、“即便是打工的,也首先是為自己打工”的道理。
書中通過小D的思考以及他與老師的對話,為讀者展示了崗位主人翁理論的哲學基礎。崗位主人翁理論不僅繼
書籍書籍
承了傳統主人翁理論的團隊精神哲學傳統,還結合了西方人本主義中自我實現等個人價值的哲學思想。論證了崗位是團隊精神與個人價值的唯一聯結樞紐這一論斷。基於團隊精神的主人翁精神要求員工首先要乾好本職工作,基於個人價值的自我實現也首先要求員工優異地完成本職工作。這樣,既為團隊精神找到了著力點,也為個人價值找到了實現的平台。
書中幾個人物的命運向我們揭示: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職業生涯的成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證;沒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就缺少了根基。
時代呼喚主人翁精神。
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讓主人翁精神重新成為社會的主流精神。

作者簡介

高賢峰,北京大學博士清華大學訪問學者。現擔任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人本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賢峰融智管理顧問中心首席顧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14所高校總裁班特聘教授。自1989年以來,致力於人本管理理論的研究與推廣,主講人本管理系列課程,發表相關學術論文60多篇。
在此過程中,還為山東省委組織部、廣州市委組織部、深圳市委組織部、石嘴山市委組織部、釣魚台國賓館、大慶油田、中航二集團、中航四集團、九院、中鋁、國投、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海爾、蒙牛、恆安、特步等幾百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導入人本管理理念,幫助40多家企業建立了人本管理體系。同時還擔任多家企業管理顧問。
主要著作有:《企業行為管理的原理與方法》、《現代組織行為學》、《創新制勝》、《人力資源策略與執行》等十幾部。主講的光碟《人本管理》出版後,持續熱銷。
高賢峰人本管理書系的其他書籍和配套光碟將於近期陸續出版。

目錄

引子
人物譜
序言
第一章 面試涉險:總裁的“怪”問題
 主人翁?——打工者?
 崗位——股份制公司——兩個股東——老闆和員工
 老闆——貨幣資本——資金、廠房、設備等——利潤
 員工——人力資本——知識、經驗、技能等——知識、經驗、技能
 “精”員工——為別人打工——精明反被精明誤
 “傻”員工——為自己打工——傻人有傻福
第二章 誰主沉浮:你可以雇用老闆
 傳統主人翁理論——曾經有效的激勵——企業改制——面臨嚴峻挑戰
 崗位主人翁理論——可能有效的激勵——企業試用——等待實踐檢驗
 工業經濟時代——老闆雇用員工、資本雇用勞動
 知識經濟時代——員工雇用老闆、知識雇用資本
第三章 觸目驚心:無處不在的打工心態
研發部:質低心疏——工作沒準
計畫科:計畫失準——材料浪費
採購部:緊急補單——疲於應急
生產科:停工待料——員工流失
行銷部:延遲交期——退單索賠
第四章 用進廢退:為你的人力資源保值增值
 甦醒的植物人博士能否被錄用?
  人力資源衰減規律——人力資源絕對衰減——人力資源相對衰減
拈輕怕重的精員工能否被重用?
  間歇性植物人症——人力資源總體衰減——職業生涯停滯不前
如何為錄用與重用增加砝碼?
 人力資源保值理論——人力資源增值理論——變人力資源為人力資本
第五章 枝頭傲立:做崗位的主人
培訓界快速崛起的老師——賠了時間,賺了資歷;幫了自己,利了別人
月薪8000元的“的哥”——積累知識,摸索規律;擺正心態,自做CEO
 穿針引線的叉車大王——血浸叉車,穿針引線;熟能生巧,韌能勝堅
被快速提拔的郭經理——不做買賣,要做市場;主動工作,敢於擔責
第六章 苦果自食:打工心態
老木匠為什麼不要新房子——算來算去,終算自己
小K為什麼白忙活——一雙鞋子,氣暈上司
小張為什麼沒有被提拔——奔波半天,不見土豆
差不多先生家族——捫心自問,何去何從
第七章 心靈雞湯:崗位主人翁手冊
約翰庫緹斯——“因為我們可以”
鉚死的洞口——“無用”的檢查機制——鉚死的責任心
自我實現——自動人假設——主宰意識——西方的“主人翁”理論
團隊精神——奉獻精神——主動積極——中國傳統的主人翁理論
崗位主人翁理論——新主人翁精神
阿甘——許三多——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能得到該得的
第八章 實戰告捷:小D實幹非圖報利至名歸是恭行
群策群力——修改手冊——相約共做主人翁
分管培訓——鼓勵作弊——奇招妙建培訓體系
洞察秋毫——正氣凜然——勇斗劣質諮詢公司
引見老師——教練式諮詢——最佳化薪酬考核體系
主人翁精神——有目共睹——連升三級——榮升總裁助理
兌現承諾——檢討收穫——主人翁精神結碩果
身居要職——任重道遠——主人翁管理從頭越
附:崗位主翁執行手冊
 手冊導讀
 一、為什麼需要主人翁精神
 二、主人翁精神是什麼
 三、員工憑什麼能做主人翁——困惑
 四、員工憑什麼能做主人翁——理由
 五、每個人都是自己人力資源的管理者
 六、崗位主人翁行為指南

書摘插圖

第一章 面試涉險:總裁的“怪”問題
“怎么還要面試啊?最後一輪面試前天不是已經進行完了嗎?”小D有些不解地問道。
“是的,請允許我解釋一下。參加最後一輪面試有三位,都很優秀,人力資源中心把情況向老闆匯報後,老闆臨時決定親自再找三位分別聊聊。所以,請D先生務必明天上午10點到公司來一趟。”電話那邊是一個女子的聲音,溫柔中帶有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小D通過對話剛剛知道,這是老闆的秘書。
“你是說明天老闆親自面試?”小D有點兒意外。
“是的,D先生。請問您能來嗎,老闆等我的回覆。”
“來來來,我一定準時到。”
放下電話,小D的心情又緊張起來。本來,前天第三輪面試後,小D已經比較有把握了。剛才一接到H公司的電話,還以為是錄用通知呢,誰知竟然是老闆又要面試。本來這個崗位就招一個人,現在卻出現三個人,而且都很優秀。不用說。明天又是一場惡戰。“哎,這年頭,找工作怎么比考大學還難啊!”
3月份的北京,乍暖還寒。小D與同學們一樣,7月份面臨畢業,從年前就開始忙著投簡歷、找工作,面試機會倒是不少,但是,不是自己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自己。已經3月份了,工作還沒有著落。H公司倒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公司,在順利通過一次筆試、三次面試後,就等錄用通知了。誰知在第三次面試中,小D與另外兩位求職者實在難分伯仲。人力資源中心有意將三位都留下,就把情況報告了老闆。老闆決定自己親自考察一番,所以,就有了這額外的第四次面試。
第二天,小D如約來到公司。秘書把小D讓進了總裁辦公室。沒想到,剛一進門,老闆竟然熱情地站起來,握住小D的手說:“歡迎你。請坐,我們隨便聊聊。”小D剛剛還很緊張的心情,不知不覺地已經放鬆下來。他沒有想到,這么大的公司的老闆竟然這樣平易近人。看著老闆和藹的笑容,小D竟然覺得對面坐著的是自己的一個老朋友。他大大方方地坐下,環視四周。突然,小D的目光被老闆書桌後面牆上的一幅字吸引住了。
這是一幅隸書書法作品。讓小D困惑的是,三個字的下面還有一個醒目的“?”。這可是從來不曾見過的書法作品,為什麼有個“?”呢?小D的眼睛盯著牆上的字,渾然忘記了坐在對面的老闆。
“怎么,對書法感興趣?”
“喔。不是,我只是……”小D猛然回過神來,不知道怎樣回答。
“你一定是在對那個問號感到奇怪吧?”老闆回頭看了一眼字,說道,“其實,這幅字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話題。”
“您是說我們今天面試的題目是關於主人翁的問題?”小D困惑又充滿興趣地看著老闆。
“是的,但不是面試。”老闆換了個姿勢,順便指了一下水杯,示意小D喝茶。小D趕忙表示感謝。
“我只是想跟你探討一下,因為你是名牌大學的MBA,想必應該對這個問題有所研究吧。”小D的心猛地收緊了,暗想:“老闆到底想說什麼?”
老闆若有所思地繼續說:“我一直想培養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但是,現在我們的企業是民營企業,按說員工的身份都是打工的,那么,應該怎樣才能說通這個道理呢?”老闆一邊對小D說看,一邊更像是在問自己。
“您是說,要讓打工者具備主人翁意識?”小D滿懷興趣地問道。小D感覺這真的不像是面試,而是總裁在誠懇地與自己探討問題。
“是的,從企業發展角度看,必須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每一個員工對待本職工作都像在給自己家裡工作一樣,企業才能真的有前途。我確信這個道理能夠講通,卻一直沒有想明白應該怎樣講。所以,今天想聽聽你的看法。”老闆用期待的眼光看著小D。
“天助我也!”小D內心一陣狂喜。他努力抑制著自己的興奮,快速地整理著思路。前幾天,他剛聽了一個講座。在講座中,老師的“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個理論正好回答了員工主人翁的問題。當時,同學們都被這個理論所折服了,沒想到今天竟然派上了用場。他不動聲色。站起來,拿起老闆的水杯,來到飲水機前面,一邊接水,一邊緊張而細緻地回憶著講座的內容。雖然不能完整地複述出來,但是,最核心的觀點自己還清楚地記得。他把老闆的水杯送到茶几上,禮貌地推向老闆近旁,又端起自己的水杯,走向飲水機。在接水的同時,他感覺自己的思路已經清晰起來。他自信地坐下來,喝了口水,眼睛注視著老闆。他發現,在自己拿杯、接水、坐下的整個過程中,老闆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自己。
“張總,這個問題碰巧我也一直在思考。雖然沒有完全想明白,但是,確實有些體會。”他看到老闆眉頭微蹙地點點頭。
“在人本管理講座上,我聽過一個叫做崗位股份制公司的理論。我感覺它對這個問題能解釋一二。”
  “人本管理講座?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老闆若有所思地重複著。
  “是的。”小D好像受到了鼓勵,“這是一次課外講座。講座的老師是專門研究人本管理的,有一套獨特的理論。自從聽了這個理論後,我就有意識地關注了主人翁的問題。在跟導師做一個企業管理諮詢課題時,我們給員工講了為什麼要以主人翁心態工作,結果員工都非常認同。”
老闆的身體前傾,目不轉睛地盯著小D。小D知道。老闆真的在傾聽。於是,他一邊回憶,一邊講了起來:
“按照這個理論,每一個崗位,都是一個股份制公司。這個股份制公司有兩個股東,一個是老闆,一個是員工。老闆向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貨幣資本,表現為資金、廠房、設備、土地等,要求回報的是利潤;而員工向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資本,表現為知識、經驗、技能等,要求回報的首先是知識、經驗、技能,就像這樣。”小D一邊說,一邊畫圖。
“有意思!”總裁認真地看著圖,“就是說,因為員工是人力資本的入股者,員工也是股東,因此,也是主人翁。”老闆微蹙的眉頭豁然展開了。
“當然,他們只是所在崗位的主人翁。”小D重點強調著“崗位”,“每個員工都以主人翁的心態做自己的崗位工作,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主人翁精神嗎?因此,沒有必要要求員工做企業主人翁,只要能夠讓員工認同他們是崗位的主人翁,就達到企業和諧的目的了。”
小D看到老闆讚許的表情,心中升起一種快感。正當他要繼續講述時,秘書走進來,提醒老闆時間已經到了,外面還有幾個預約的人等著呢。
老闆意猶未盡地說:“小D,謝謝你今天的論述,特別是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對我啟發很大。你已經被錄用了,到時候工作人員會通知你具體的報到時間。但是,有一個問題,要讓員工接受這個崗位主人翁的理論,必須從員工的角度講清楚。員工以主人翁心態工作時,自己能得到什麼。或者說,相對於沒有主人翁意識的人來說,具有主人翁意識的人能得到什麼好處。只有講透這個問題,才能讓員工接受這個觀點。所以,請你好好準備一下,上班後,在歡迎新員工的大會上,你代表新員工講一講為什麼要做和如何做崗位主人翁。”
秘書看到小D好像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笑著說:“祝賀你已經通過了面試,你已經被正式錄用了。”小D如夢初醒。老闆微笑著說:“好好準備。把發言講好了。”
小D感謝連聲,走出總裁辦公室。他長舒一口氣,走出幾步後,又轉回身來,握住秘書的手:“謝謝你了,我們以後就是同事了,還要請你多關照啊!”
好險啊!”小D在回學校的路上,仔細回想著今天與老闆談話的每一個細節。他慶幸自己那天碰巧聽了老師的“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的講座。否則,遇到這么古怪的問題,肯定早就被淘汰了。同時,他對老闆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難道這就是民營企業老闆的做事風格?一旦認準,馬上決策,絕不拖泥帶水。自己剛講了一點崗位主人翁理論,竟然就決定錄取了!這是欠缺考慮的草率,還是深思熟慮的果斷?
小D一邊走著,一邊思考,他對自己將要進入的這個公司更加期待了。
回到學校後,他找出當初聽講座時記的筆記,認真研究起來。既然上班後還要講,那就一定要研究透。老闆布置的題目一直縈繞在小D的腦海中:“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與沒有主人翁精神的人,會有什麼區別呢?”他翻看著筆記,忽然眼前一亮:“這不是老師的簽名嗎,還有電話號碼。”這才想起,當初聽完講座後,同學們都爭著找老師簽名,老師說過,有什麼事情,儘管與他聯繫。
於是,小D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直接找老師請教一下,肯定會有更多的收穫。沒想到,老師很痛快地答應與小D見面了。
幾天后,小D如約來到老師辦公室。他先簡單地介紹了自己,然後說道:
“老師,今天我是特來表示感謝的。因為在應聘面試中。您的理論幫了我的大忙,我已經被H公司錄用了。但是,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老師高興地說:“是嗎,那就先祝賀你!很高興與你探討問題。”
小D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想:自己真是好運氣,真正的學者,可能都這么謙和。看來,今天又來對了。
“老師,按照您的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員工向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資本,要求回報的也是人力資本,表現為知識、經驗、技能。您能再詳細地解釋一下嗎?”
“這樣吧,我們做個形象的假設。”老師拿過紙筆,又畫出了他的理論模型,“老闆和員工分別向股份制公司投入了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但是投入的額度不一樣。一般是老闆占大股,員工占小股。因此,在這個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闆還是董事長,員工則是總經理。如果老闆同時雇用了20個員工,就相當於在大的公司里,註冊了20個小的股份制公司,聘任了20個總經理。但是這些總經理,有精的,有傻的。就像這樣。”老師接著在紙上又畫了一個圖。
“老闆同時布置了3個工作。‘精’員工只挑容易的,做了1個,另兩個都沒有做。但是,老闆沒有考核,照發工資600元。而另一個是‘傻’員工,老闆也布置了3個工作。他認真完成了3個,看到另2個工作沒人做,自己又主動做了,他幹了5個工作,老闆也沒有考核,照發工資600元。按照傳統標準判斷,你說誰精誰傻?”老師看著小D,問道。
“那肯定是乾1個工作掙600元的精,乾5個工作掙600元的傻唄。”小D不假思索地回答。
“但是,按照我們的理論,正好相反。”老師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我們說過,員工投入的是人力資本,回報首先就是人力資本,表現為知識、經驗、技能。老闆布置了3個工作,就相當於給了員工3次積累知識、經驗、技能的機會,可是‘精’員工只積累了1次,而‘傻’員工卻積累了5次。這就相當於,傻員工從公司分紅5次,而精員工只分紅1次。按照同比例分紅原則,老闆在傻員工公司的分紅相當於在精員工公司分紅的5倍。在需要追加投資時,你說老闆會把投資追加給誰呢?”
“當然是追加給投資回報率高的傻員工啊!我懂了,”小D興奮地說,“所以,‘傻’員工隨著知識、經驗、技能的積累,由一般員工到骨幹員工,再到主管、經理,職業生涯就發展起來了。所謂的老闆的追加投資,就是給員工的工資、職位、榮譽等。而這正是‘精’員工最想要卻沒有得到的。”
“那‘精’員工會怎樣?”老師適時地啟發道。
“因為‘精’員工只分可憐的1次紅,同比例分紅的原則,老闆從‘精’員工公司獲得的分紅也只有1次,所以,老闆沒有從‘精’員工崗位獲得理想回報,就沒有給‘精’員工追加投資,也就是說,‘精’員工當然得不到工資、獎金、職位、榮譽等。如果長期得不到老闆的投資,自己也沒有積累,肯定倒閉了。最後‘精’員工不得不下崗。”小D顧不上對面坐翻老師了,只管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下去,“太好了,我找到了!”小D一拍大腿,興奮地站起來。看到老師看著自己,又不好意思地坐下來。
“喔,你找到了什麼?”老師微笑著問。
“是這樣的,老師,我們老闆一直想培養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但是,面對員工是打工者的身份,一直找不到怎樣講通‘打工者也應該以主人翁心態工作’這一道理的方法。他給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在上班後,代表新員工發言,講員工為何要做主人翁和怎樣做主人翁。”特別要講清楚,員工以主人翁心態工作時,能得到什麼好處。小D好像在向人描述一件剛剛發現的寶物一樣興奮地說。
“你是說找到了講通這個道理的方法了?”老師冷靜但是饒有興趣地說道,“那你講講看。”
“是的,老師。”小D略微整理一下思路,剛要開始講,老師的電話響了。趁老師接電話的時間,小D在筆記本上飛快地
1.崗位股份制公司:員工以人力資本入股崗位股份制公司,是股東之一。工資是勞動的報酬,知識、經驗、技能的積累是股東的分紅。
2.打工者定位:緊盯工資報酬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為打工者,必然產生“我為別人做事,別人給我工資”的心理。“儘量少做事,想法多掙錢”就成為自然的“打工者邏輯”,“遇到難事躲著走,能少乾就少乾”就成為打工者的工作表現。
3.打工者定位為何要不得:少乾一個工作,就少積累一次經驗,就等於少分紅一次。躲過一個困難工作,等於放棄一次技能提升的機會,同時又放棄一次分紅的機會。最終,知識、經驗、技能沒有提升,報酬的提升就沒有了根基。因此,打工者的定位不可能使人有長期的職業發展。
4.主人翁定位:把崗位當成自己的公司,“見工作就乾,不管分內還是分外”、“有困難就上,不管報酬高還是報酬低”。結果,多乾一個工作,就多積累一次經驗,就等於多分紅一次。克服一個困難工作,就等於爭取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機會,又爭取到一次分紅的機會。最終,知識、經驗、技能大大提升,報酬的提升就有了根本的保證。
5.“精” “傻”辯證法:傳統標準下過於“精明”的員工,往往“反被精明誤”,把很多機會拱手讓給了“傻”員工。“精明”的員工總是在小事上占便宜,大事上沒機會。“傻”員工總是小事上吃點虧,大事上被機會“纏住”,“傻人有傻福”。
6.如何做主人翁:把打工者心態變成主人翁心態,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自己變得傻一點”。
剛寫到這,老師電話打完了。
“老師,我正好整理了一下思路,有幾個要點我寫下來了。您看行嗎?”小D把筆記本遞給老師,老師認真地看了一遍,高興地說:“非常好,從現實主義角度看你已經比較準確地掌握了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的主要論點,但是,最好再加一句話。”說完,老師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下面這句話:
即便認為自己是打工的,也首先是給自己打工。

插圖

《新主人翁精神》插圖
《新主人翁精神》插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