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收藏》

《收藏》最偏向收藏大眾的一本收藏類雜誌。3次入圍國家期刊獎的權威期刊。追求大眾化、面向低端收藏群體是《收藏》的根本特色。強調收藏文化,普及鑑藏知識,門類繁雜眾多,對瓷器、書畫、錢幣、郵票關注較多。

《收藏》雜誌創刊15周年上海慶典及當代海派專號首發式實錄

《收藏》《收藏》

2006年10月28日,《收藏》雜誌與上海市收藏協會在上海雲洲古玩城共同舉辦當代海派收藏專號首發式,並由此拉開了《收藏》雜誌創刊15周年全國萬里行系列活動的序幕。
本次活動由《收藏》雜誌社與上海市收藏協會、華道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雲洲古玩城、上海熱線協辦,為期一天的活動包括上午的讀者見面會和下午的當代海派專號簽名售書及文物專家義務鑒寶等項內容,吸引了上海收藏界、文化界以及藝術品創作、流通領域知名人士和大批收藏愛好者與會,在上海收藏文化圈引起轟動。
讀者見面會上,《收藏》雜誌社、上海市收藏協會以及《收藏》雜誌的資深作者、發行單位、合作拍賣行等各方代表歡聚一堂,總結《收藏》創刊15年來所取得的成果,研討上海民間收藏的發展歷程與文化特色,論題涉及中國民間收藏及與此相關的組織建設和期刊發展諸多方面。
上海市收藏協會吳少華會長在座談會上熱情洋溢地致辭。他說,《收藏》雜誌是當代中國民間收藏舞台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期刊,它與上海市收藏協會有著密切的合作。《收藏》創刊考察的第一站是上海,它創刊10周年全國巡迴慶典活動的首站也是上海,《收藏》創刊15周年萬里行的開營地又選擇在上海,這是具有千年歷史的西安與百年發展的上海在文化上的連線,在文化上的交融。作為雙方合作的成果,當代海派收藏專號首次系列反映了海派收藏的文化歷史與現狀,它的出版必將對當前上海民間收藏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收藏》雜誌總編楊才玉在致辭中回顧了《收藏》雜誌與上海市收藏協會15年中結下的不解之緣。

他說,中國現代意義上的收藏發軔於上海,呈現多元化、兼容性和時尚性特點的海派文化對於中國當代收藏活動具有特別的啟示和帶動作用。上海市收藏協會作為我國第一家省市區級收藏組織,20年來為上海乃至全國民間收藏的普及和推廣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同時也對《收藏》雜誌給予了大力支持,楊總編在此向長期以來對《收藏》雜誌給予厚愛的全國各級收藏組織和海內外讀者深表謝忱。他還介紹了《收藏》雜誌從年初開始與上海市收藏協會共同籌劃出版當代海派專號的情況。他說該專號是《收藏》雜誌為當代海派收藏20年奉獻的一份禮物,今後《收藏》還將延續多年來舉辦地域性收藏專號的經驗,繼續與各地收藏組織攜手,把不同地域的收藏專號推向全國。他表示,在接下來的萬里行活動中,《收藏》雜誌將赴各地聽取意見,結交各界藏友,提供相關服務,奉獻給讀者更好的精神食糧,向精品期刊的目標邁出新的步伐。
上海市文化影視廣播管理局社文處王小明處長在發言中說,上海是面向全國和國際開放的文化平台,今天《收藏》雜誌將創刊15周年的開營活動放在上海舉行,說明《收藏》雜誌也把上海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發展平台,他為此感到振奮。他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文化管理部門有責任讓老百姓享受到物質成果的同時也享受到豐碩的精神成果,民眾對收藏文化和收藏藝術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收藏》雜誌與先進收藏組織的協作對於推進中外民間文化交流,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示範意義。
上海的作者團隊是《收藏》雜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動力基礎,這裡有眾多的資深作者和新湧現的高產作者,如《文匯報》編輯金曉東、藏界著名評論家朱浩雲、著名筷箸收藏家藍翔、著名陶瓷收藏鑑賞家高阿申、上海市優秀新聞工作者金寶山、收藏家沈飛、老電影專題研究者張偉等先生,大家紛紛表達了對《收藏》雜誌的信賴與熱愛之情。朱浩雲先生說,《收藏》雜誌從最初薄薄的幾十頁,到現在的200多頁,從膠版紙黑白印刷到全銅版紙彩色印刷,從過去的廣告客戶很少到現在擁有大量的廣告資源,發行量從原來的4位數到現在的6位數,非常不易。可以說,《收藏》雜誌對中國民間收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藍翔先生說,早在19年前,他就搖旗吶喊,要把海派收藏這面旗幟樹立起來,然而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上海市收藏家協會也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力量也不能達到全國。《收藏》雜誌是中國最為權威的收藏類刊物,它作為載體,將海派收藏推向全國,從今天起,海派收藏的旗幟就高高舉起。
高阿申先生將《收藏》雜誌形象地比作收藏生活中的維生素。他說,《收藏》雜誌是收藏愛好者的重要養料,生活中有沒有《收藏》,其感受的確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出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大標誌,應該載入史冊。
《收藏》雜誌是伴隨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一路走來的,15年曆程中,它團結了一大批藝術品創作、流通領域的企業和藝術家、工藝美術家,例如上海朵雲軒、敬華、崇源、嘉泰、上海國拍、上海拍賣行等老牌拍賣公司,又如上海雲洲、靜安寺等大型古玩城,它們較早就與《收藏》雜誌建立了互信、有效的業務交往。本次活動中,上海中天拍賣行總經理宣家鑫先生、上海泓盛拍賣行副總經理謝言山先生、上海雲洲古玩城副總經理謝瑾女士、上海鴻運齋總經理黃棟華先生等作為業界代表出席了會議,並交流了合作感受。宣家鑫先生說,上海中天拍賣行從事藝術品拍賣已經10年,他對《收藏》雜誌的宣傳效果感到滿意。黃棟華先生坦率地說:“《收藏》雜誌是最好的廣告媒體,今年我在《收藏》做了3個廣告,其中一筆訂單就成交了8萬元,要做廣告,就選擇《收藏》!”雲洲古玩城謝瑾副總經理髮言說:“《收藏》雜誌創刊15年來受到數百萬讀者的傾力擁戴,在海內外讀者中享有良好的聲譽,先後獲得首屆國家期刊獎、全國重點社科期刊獎等獎項,成為目前國內發行量最大的綜合類收藏刊物,也是收藏愛好者的首選品牌,包括雲洲古玩城,從我們的總經理到各部門經理都人手一冊。我們與《收藏》也有多次業務交往,我們為有這樣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感到高興。”
《收藏》雜誌上海發行代理——華道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的陳新華經理介紹了《收藏》在上海的發行情況。她說:“華道是歐洲最大的發行公司HACHETTE在中國的一個發行機構,一年前我們有幸和《收藏》雜誌合作,《收藏》在全國的銷售非常好,忠實讀者越來越多,在同類雜誌中占據領先地位。例如半年前我們為《收藏》雜誌開拓香港市場,《收藏》剛進香港市場就受到華人遊客的青睞,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在世界知名期刊充斥的香港市場,《收藏》雜誌可以說是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第11期的海派收藏專號也非常成功,上海的經銷商那裡都已經賣光了。所以大家要對《收藏》越來越有信心,要給予更多的關注。”此時此刻,整個會場沉浸在友好而熱烈的氛圍中,溫暖的情緒在與會者心頭流溢。
下午2點,當代海派專號簽名售書及文物專家義務鑒寶活動在雲洲古玩城一樓大廳開幕,吳少華會長、楊才玉總編、謝瑾副總經理,以及上海博物館原副館長李俊傑、復旦大學文博專業主任胡志翔教授、上海文物商店原總經理朱力先生、著名文物鑑定家禚振西女士等出席了開幕式。簡短的儀式中,上海汲古齋總經理楊育新以主持人身份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表示歡迎,他這樣評價說:“《收藏》雜誌充分利用陝西的地利,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應運而生,但這份雜誌的成功並不僅僅因為它有著翔實的文物知識的介紹,而是因為趕上了今天胡錦濤總書記所倡導的和諧社會,這個和諧也離不開收藏協會的鼎力襄助。15年來,《收藏》雜誌引領了多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士走上了收藏之路,它的成功是大家共同的成功。”隨後他宣布活動開始,早先已從《新民晚報》《上海商報》《勞動報》《新聞晨報》等報刊得到訊息的收藏愛好者魚貫而入,爭相購買海派專號,並隨即聚攏在楊才玉總編和吳少華會長身邊等待簽名。兩個小時中,購買海派專號的讀者超過了500人,其中老彩票收藏家蔡伯昌先生一人就當場購下200本,因為這期雜誌中刊登了關於上海老彩票收藏的文章,他即買來此專號為他即將開館的彩票博物館做宣傳之用。還有不少讀者特意帶來《收藏》創刊號請楊總編簽名,其中一位姓薛的先生說,從《收藏》創刊以來他一直訂閱,但2000年因他在國外,尚缺幾期,總感覺心裡缺少些什麼,他準備儘快補齊,這次請楊總編在創刊號上籤名也是為了留下一份紀念。與此同時,在雲洲古玩城4樓大廳,數百名身帶寶物的收藏者正排成長隊等待專家鑑定,特意從西安趕來的文物鑑定專家王長啟、禚振西、謝興民,以及上海的文物鑑定專家朱裕平、朱力、陳克濤,諸位先生耐心細緻地為收藏者鑑定、講解藏品,對上海藏友的收藏水準頻頻首肯。
這樣的氣氛,這樣的場面,與5年前《收藏》雜誌在上海老城隍廟舉辦創刊10周年專家義務鑒寶和簽名贈書時同樣的熱烈,同樣的感人。5年過去了,收藏者對於收藏,對於《收藏》雜誌仍懷著一如既往的狂熱和厚愛。相信這樣的藏緣、情緣將歷久彌新。因為無論是以中國首個省市區級收藏組織誕生為標誌的當代中國收藏20年,還是以中國內地首家收藏類期刊創刊為標誌的中國收藏文化傳播15年,還是中國收藏市場不斷成熟的十餘年,對於中國民間收藏來說,都還僅僅是開始,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寬廣和燦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