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希爾成功學全書》

《拿破崙·希爾成功學全書》

《拿破崙·希爾成功學》著作的出版是20世紀美國重大事件之一。該書榮登世界暢銷書排行榜,26種文字34個國家出版,暢銷2000萬冊。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美)拿破崙·希爾布衣

叢書名:最偉大的勵志書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5443519
出版時間:2010-07-01
版次:1
頁數:378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成功學
印刷時間:2010-07-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9.00

編輯推薦

拿破倫·希爾說過:“誰能使我們傾倒,誰就是強大的;誰把我們舉起來,誰就是神聖的;誰讓我們冥思苦想,誰就是深刻的。”拿破崙·希爾成功學著作的出版是20世紀美國重大事件之一。該書榮登世界暢銷書排行榜,26種文字34個國家出版,暢銷2000萬冊。“希爾基金會”是美國政商兩界頂尖人物的“進修學院”,希爾則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在美國,拿破崙·希爾這個名字家喻戶曉,由於他創造性地建立全新的成功學,他在人際學創造學成功學領域卡耐基有著更高的地位。“希爾基金會”是美國政商兩界頂尖人物的“進修學院”,希爾則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他花了25年的時間整理出個人成功的16條經典法則,讓成千上萬的人發掘出成功的秘密

作者簡介

拿破崙·希爾,1883年出生於維吉尼亞州西南部的一個獨木屋裡,與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他靠諸多因素獲得成功。對希爾影響重大的第一件事是其母親的去世。那時他年僅8歲,年幼的希爾心受重創,經常惹事生非。後來父親再婚,繼母瑪莎·拉梅·班勒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她清晰的生活目標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改變了希爾全家人,也影響了希爾一生。希爾15歲時,昔日的“搗蛋鬼”變成了一家地方報的小記者。19歲時當上了一家地方煤礦的經理,後辭職學習法律,還合夥經營一家木材公司。後來他進入汽車業,不久又重操新聞記者這一行。這一切,都發生在希爾25歲以前的人生。對希爾影響重大的第二個事件是其成功哲學的創立。當時他受命采寫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事跡,原定三個小時的採訪變成了持續三天的馬拉松式訪談。採訪結束時,卡內基提議將希爾介紹給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讓他從這些人物的成功中獲取秘密。但達成這一點的條件是希爾要將這些秘密總結成一部讓每位普通人士都能讀懂明了的成功哲學。希爾當場接受了卡內基的條件,於是他獲得了一次次良機,收集研究商界巨人的第一手資料,包括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亞歷山大·貝爾、小約翰·洛克菲勒等,共500多位。安德魯·卡內基還安排希爾拜見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威廉姆·塔夫脫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還特意安排希爾在白宮工作,聖雄甘地和其他世界領袖都接見過他。希爾訪問了500多位各界名人、行業領袖和無數企業僱主,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數十年的傾心研究,使他成為一位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一直暢銷於全球,影響和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媒體評論

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幫助希爾完成了他的成功學。它不僅是一種幫助人擺脫貧困、實現經濟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門幫助人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一豐盛人生的大學問。——卡耐基 這是一套很完滿的哲學,追隨您學習的人,將會得到很大的益處。——愛迪生

目錄

第一章積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利用好你的隱形護身符心態激發潛能消極心態會讓你成為一個失敗者如何培養積極的心態第二章明確的目標有目標才會成功目標是構築成功的磚石成功之人首先要有明確目標運用心理暗示幫你確定人生目標化目標為現實的步驟第三章多付出一些在工作中注入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增加收益的法則多付出一些是你的特權第四章正確的思考方法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l要有遠見和想像力充分發掘你的潛能偉大的潛意識積極的心理暗示第五章不高度的自制力自製的力量缺乏自製的表現控制你的思想培養高度的自制力第六章培養領導才能領導人物的主要特徵培養進取心與領導才能步驟有助於提高領導才能的方法第七章自信心恐懼是自信的敵人自信才能成功心理暗示與自信如何建立自信心第八章迷人的個性什麼是迷人的個性?善於說話微笑的魅力同情對方的意願塑造迷人個性的途徑第九章合理安排時間和金錢惜時如金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在追求金錢中培養一種信念養成儲蓄的習慣做好花錢預算第十章充滿熱忱熱忱是一種重要的力量培養熱忱第十一章專注專注——成功的神奇之鑰讓頭腦冷靜下來學會專注第十二章合作精神兩種合作合作產生力量如何獲得合作第十三章正確對待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什麼正確對待失敗第十四章選取心進取心是成功的要素不要安於現狀化侮辱為前進動力探索是進取的動力第十五章保持健康的身心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相信你自己能夠健康長壽健全的心理有助於健康的身體第十六章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力量好習慣的報酬是成功養成良好的習慣

精彩書摘

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疾病與痛苦的根源,而積極的心態是成功、健康快樂保證。所以你的生命是精彩絕倫還是黯淡無光,取決於你怎么選擇!有些人總是抱怨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所處的人生位置,他們就是想改變,也無能為力。但事實上,我們的境況並不是周圍環境決定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倖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態度。”馬爾比·D·馬布科克說:“最常見同時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是你認為成功有賴於某種天才、某些魔力或是我們不具備的一些神秘因素。”其實,成功的要素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成功是運用積極心態(PMA)的結果。一個人能飛多高,並不取決於其它的因素,而取決於他自己採取何種心態。拿破崙·希爾認為,一個持消極心態的人並不能取得持續的成功,即使碰運氣偶爾能取得成功,那也是暫時的,這種成功會轉瞬即逝。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在於他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接受挑戰、應對麻煩,就意味著他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優秀者少,失敗平庸者多。成功優秀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為什麼會這樣?仔細觀察、比較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心態,尤其是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的心態,我們會發現心態會導致人生巨大的差異。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大家都知道,由於非洲天氣炎熱,那裡的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的。所以,當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時,立刻就很失望:“這些人都打赤腳,怎么可能會要我的鞋呢?”於是他放棄了努力,只好失敗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卻非常驚喜:“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看來我的皮鞋市場會大得很呢。”於是他便想方設法說服非洲人購買他的皮鞋,最後他發了大財。 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面對打赤腳的非洲人,僅僅是瞬間心態的差別,結果呢?一個人喪失希望,不戰而敗;另一個人卻充滿希望,大獲全勝。拿破崙·希爾還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塞爾瑪陪丈夫駐紮在一個地處沙漠的陸軍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基地的小鐵皮房子裡。當時的天氣酷熱難耐——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125度。更可怕的是她沒有人可談天——身邊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都不會說英語。種種情形都讓她無法適應下去。於是她就寫信給父母,說要拋開這裡的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只有兩行,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了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只看到了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於是她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捨不得賣給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當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在這些忙碌中,原來令她難以忍受的環境忽然變成了令人興奮、留連忘返的奇景。是什麼使這位女士內心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呢?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惟一改變了的只是她的心態,她的想法。就是這個改變,使她將先前認為的種種惡劣情形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新世界的發現激發了她,她為此寫了一本書《快樂的城堡》,而且書還得以出版了。如果能夠從自己所設的牢籠中走出去,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明亮的星星。在我們的生活中,之所以有那么多失敗平庸者,主是由於他們的心態觀念有問題。這些人遇到困難時總是選擇退卻,因為這樣做是最容易的。“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而成功者遇到困難時,仍然能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全副身心不斷前進,直至成功。愛迪生在幾千次失敗的試驗面前,也決不退縮,最終成功地發明了照亮世界的電燈。因此,拿破崙·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的心態,即PMA(PositiveMentalAttitude)。而失敗人士則習慣用消極的心態面對人生。消極的心態,即NMA(Neg-ativeMentalAttitude)。 成功人士運用積極心態支配自己的人生,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掌控著自己的人生;而失敗者則受失敗的陰影與疑慮所支配,他們空虛猥瑣悲觀頹廢,最終只能走向失敗。 拿破崙。希爾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一生的成敗:1.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 2.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3.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心態就決定了最後將在多大程度上成功,而這點比其它任何因素都更為重要; 4.在任何重要組織中,一個人的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心態。所以有人說,我們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種種環境的形成最終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態來創造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