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寶玉結詩社帖》

《送白海棠帖》和《招寶玉結詩社帖》都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這一回中,賈政出差離家,賈寶玉在園中無聊,賈探春差翠墨送來了《招寶玉結詩社帖》。賈寶玉讀了,欣然而往,半路上又接到了賈芸寫的這篇《送白海棠帖》。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招寶玉結詩社帖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娣探謹奉二兄文幾:
(1)前夕新霽,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難逢(2),詎忍就臥(3),時漏已三轉(4),猶徘徊於桐檻之下(5),未防風露所欺(6),致獲採薪之患。昨蒙親勞撫囑(7),復又數遣侍兒問切(8),兼以鮮荔並真卿墨跡見賜(9),何瘝痌惠愛之深哉(10)!今因伏几憑床處默之時(11),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奪之場(12),猶置些山滴水之區(13),遠招近揖(14),投轄攀轅(15),務結二三同志,盤桓於其中(16),或豎詞壇(17),或開吟社(18)。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棲處於泉石之間(19),而兼慕薛、林之技(20)。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21)。孰謂蓮社之雄才(22),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23),讓余脂粉(24)。若蒙棹雪而來(25),娣則掃花以待(26)。此謹奉。
(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作品注釋

(1)娣探謹奉:妹妹賈探春小心地送上。客氣話。娣,這裡指妹妹。古時女子對姊而言稱娣,對兄而言稱妹。後人以為對賈寶玉不應稱“娣”,於是根據詞意進行改動。如《紅樓夢》甲辰本、程高本改作“妹探”,戚序本改作“妹探春”。都沒有細察賈探春特意這樣自稱的文情用意。其實,她稱“娣”正是把賈寶玉視為她自己的姊姊,或把她自己當作賈寶玉的弟弟,抹去男女性別界線,愈見親密無間,賈探春具名只用一“探”字也正為此。若一本正經地寫上“妹探春”,便無風趣可言了。通常以《紅樓夢》庚辰本為準。文幾:書房中置於座側的案幾,倦時可憑靠。這裡說謹奉書信於几案前,表示對習文的人的尊重。
(2)清景:清明的月色。
(3)詎忍就臥:意思是:“怎么忍心舍此景色而去睡覺呢?”
(4)時:當時。漏已三轉:即夜已三更的意思。漏,漏壺,古代的定時器,由上下疊放的好幾隻銅壺構成,水由最高一隻孔中漏出,逐級轉入到最低的一隻,從置於其中的刻時標桿所浮出的高度來測定時間。
(5)桐檻:旁植梧桐樹的窗下或長廊邊的欄桿。
(6)“未防”二句:不防感受風寒而得了病。“採薪之患”,是賈探春自稱有病的謙辭。古人自稱有病為“負薪之憂”,語出《禮記·曲禮下》,或稱“採薪之憂”,出《孟子·公孫丑下》,意思是背柴或打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7)撫囑:慰問和叮囑。
(8)數遣侍兒問切:意思是:“多次叫丫頭來對我表示問候、關切。”
(9)鮮荔:鮮荔枝。真卿:顏真卿,唐代大書法家。
(10)“何瘝痌”句:意思是:“你的關懷和愛護是何等的深啊!”“瘝痌”亦作“恫瘝”,“痌”同“恫”。《書康浩》:“恫瘝乃身。”《蔡沉集傳》:“恫,痛;瘝,病也。視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後來常用以表示對民間疾苦的關懷。如:恫瘝在抱。這裡說賈寶玉像病生在自己身上那樣地關切對方的健康。
(11)伏几憑床處默:默默地憑伏著几案而坐。說獨自在房中想問題。
(12)名攻利奪之場:爭名奪利的場所。這裡指繁華的鬧市。
(13)些山滴水之區:指範圍很小的人工園景。些,少,小。
(14)揖:拱手禮。舊時朋友見面時常拱手,這裡是面邀的意思。
(15)投轄攀轅:形容挽留客人心切。轄,古代車上的零件,多用青銅製成,插在軸端孔內。漢代陳遵大會賓客,曾閉門,把客人的車轄投入井中,使客人不得離去。見《漢書·陳遵傳》。轅,壓在車軸上伸出在車子前端、駕車用的直木或曲木。攀轅,也就是牽挽住車子不讓走。舊時常用“攀轅扣馬”(《東觀漢記》)或“攀轅臥轍”(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及《白氏六帖事類集》)作為挽留所謂賢明官吏之辭。
(16)盤桓:徘徊,逗留。
(17)豎:直立。這裡就是創建、樹立的意思。
(18)吟社:詩社。
(19)竊:指私下裡,是表示個人行動、意見的謙詞,如竊聞、竊思。叨:謙詞,在這裡有“幸運一道”的意思。棲處:居住。泉石之間:指大觀園。
(20)薛、林:薛寶釵、林黛玉。
(21)醉飛吟盞:飲酒賦詩。飛,形容舉杯。吟盞,等於說“增添詩興的酒杯”。
(22)孰:誰。蓮社之雄才:蓮社是佛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東晉時慧遠在廬山東山寺所創立,曾約會劉程之等一批所謂名儒,號稱十八賢。他們曾以書招陶淵明,所以文中引以為比。《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與諸賢結蓮社,以書招淵明。淵明曰:‘若許飲,則往。’許之。遂造(去到那裡)焉。忽攢眉(皺眉頭)而丟。”鬚眉,男子。這句是說:“誰說的只允許男子們結社以召集有才之士?”
(23)直以:即使……也當……。東山之雅會:像謝安那樣風雅地會聚。晉代謝安,字安石,曾隱居東山,後常以“東山”來指稱他。《晉書·謝安傳》:“(謝安)寓居會稽,與王羲之及許詢、桑門、支遁游處,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24)讓余脂粉:余,我們。脂粉,女子。賈探春投帖給賈寶玉,卻不把他算在“鬚眉”中而歸於脂粉隊里,是很有意思的。
(25)棹雪而來:乘興而來。棹,划船工具,這裡作划船解。此字各個版本都有不同:作“掉”、“綽”、“踏”、“造”等等,或是形訛,或是臆改。其實是用《世說新語》中王子猷冒雪“夜乘小船”訪戴安道事。帖中引典故只取其“乘興而行”的意思。
(26)掃花以待:殷勤期待。杜甫《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原是詩人表示自己生活疏懶,待客不周。這裡反用其意。

作品賞析

賈探春的所謂志高自負,更多地表現為積極振興那個大家族的祖基家業,不出當時宗法制的意識形態範圍。帖子中那種“脂粉”不讓“鬚眉”的思想,部分地有作者反對“男尊女卑”的道德觀念的思想的流露,因為作者對這個人物是有所偏愛的。但即使如此,人物並不因此而失真。賈探春在“文採風流”上想與男子爭勝,這與賈寶玉的女清男濁的叛逆思想還是有根本性差別的。
作者把賈探春和賈芸這兩個帖子放在一起寫,藝術上頗有安排,情節的剪裁和結構有可借鑑的地方。賈探春的請帖是一篇駢散相雜、寫得很漂亮的短簡,文筆乾淨利落,措辭藻麗多采。全文不過二百餘字,先敘她自己貪賞夜景而得病的經過,接寫賈寶玉殷勤相慰,深情撫愛,然後逐漸說到結社,引古述今,據理申說,夾敘夾議,有景有情,最後提出邀約,表示期待。一路寫來,從容不迫,與賈芸半文不白、似通非通的帖子形成對照,藝術效果上相得益彰。
作者摹寫這兩個帖子不光是為了對比文章的好壞,還有更重要的對比。在曹雪芹原稿的後半部分中,情況恰恰相反:賈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無奈“生於末世運偏消”,一點也不能有所作為。而曾向勢利的親戚伸手告貸因而聽冷言、受閒氣、被人瞧不起的賈芸,卻偏能一顯身手。這部小說是深刻的,它常常有一些引人深思的地方。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