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糖》

”馬三立說:“我給你把場,你該怎么說還怎么說。 ”馬三立說:“我肯定不行了,一輩子不會騎車。 可馬三立回來時,雨卻下大了,把寶瑞的新鞋髒濕得一塌糊塗。

《找糖》

歌詞

這個電影院哪,電影院開片啦,電影院哪開片哪,客滿哪,演的什麼片子呢?彩色故事片,這彩色故事片什麼名字,咱就不管它了,片名就不管它了,反正是彩色故事片,大家看電影客滿,樓上樓下,前排後排,座無虛席,客滿。大家聚精會神地看銀幕,看這個電影,大夥都看,可在正當間呢中排坐著一老頭子,這老頭六十多歲也看這電影,看著看著這老頭不好好看了,坐著椅子上往下出溜,出溜下去了,一會兒呢又起來了,又坐那了,坐了一會兒,又看,又出溜下去了,摸摸這邊的腿,摸摸那邊人的腳,把旁邊這小伙子摸得直嘀咕哇,害怕啦!
怎么了?老大爺,你幹嘛呢你?你瞅瞅這男的女的?你這摸什麼呢?您摸的是?
掉點東西,掉東西了!
掉東西一會兒再找!一會兒燈亮了,燈亮了再找。
散場人多就給踩壞了。
你掉什麼了?
那個…糖掉了…
一塊糖您就別要了!
那個…牙在上面粘著呢!!

歌手簡介

馬三立出身相聲世家,他的父親馬德祿是20世紀初天津最有名的相聲八大家之一。馬三立自幼喜愛相聲藝術,15歲拜師登台,從藝時間超過一個甲子。他是當時中國相聲界出身最純、輩分最高、從藝時間最長的相聲大師。

20世紀50年代是馬三立相聲藝術的黃金時期,精彩叫座的新段子一個接一個,從《新對子》、《新百家姓》、《破除迷信》到《買猴》、《十點鐘》,尤其是《買猴》,獲得轟動式的空前成功,成為相聲史上的經典之作。他塑造的“馬大哈”成為婦孺皆知的焦點人物。

相聲大師侯寶林,對馬三立非常敬重,見面必稱師叔。一次馬三立去聽侯寶林的相聲,侯寶林聞知立即過來給師叔請安,連聲說:“有您在這,我說著心慌啊。”馬三立說:“我給你把場,你該怎么說還怎么說。”最終還是把馬三立請到前台,侯寶林才讓開場。

新中國成立後,梅蘭芳第一次來天津演出,首先拜訪的就是馬三立。

哪一行當都可以通過勤學苦練,學有所成,唯幽默細胞,具有明顯的先天成分。馬三立是說相聲的天才,什麼話到他嘴裡都要繞個彎出來,形成“抖包”,讓人發笑。

一次馬三立在家中接待夕陽紅老年騎行隊的代表。該騎行隊有隊員數十人,平均年齡75歲。為慶祝澳門回歸,他們從天津出發,歷時三個月勝利抵達澳門。老人們大多是馬三立的相聲迷,能在晚年見見馬三立,是他們深藏已久的心愿。

馬三立不住地向老人們拱手致意,他說:“老英雄們實在了不起,你們壽數肯定能翻一番,你們騎到澳門是70歲,又騎回來再加70歲。”馬三立的小兒子志良打趣地說:“人家都能騎車去澳門,您行不行?我給您也準備輛車?”馬三立說:“我肯定不行了,一輩子不會騎車。”稍作停頓他接著說:“要是哪位力氣大,熱心腸,馱我去還差不多……那也不成,怎么呢?弄不好在道上就把我顛散了。”有人說馬三立是相聲精靈,相聲化身,什麼事到他腦子裡都能轉成相聲思維,什麼話在他嘴裡都能攢成包袱,一張嘴,那就是樂兒。

馬三立相聲的特點是“文哏”“蔫逗”,他的“包袱”讓人越琢磨越有意思。連他平時開玩笑都具備這種幽默色彩。

單口相聲大師劉寶瑞對馬三立十分敬重,和其他“寶”字的同行一樣,見到馬三立必口稱“師叔”並深鞠一躬。一次他們前後場演出,寶瑞謝場後不敢走,因為外面下起小雨,他怕弄髒了新鞋。馬三立說咱換著穿吧,我的鞋不怕髒。美得寶瑞不斷給師叔作揖。

當時雨並不大,寶瑞回到住處後,鞋既沒濕也沒髒。可馬三立回來時,雨卻下大了,把寶瑞的新鞋髒濕得一塌糊塗。寶瑞不悅,馬三立卻非讓寶瑞感謝他。寶瑞不高興地說:“我的新鞋都這模樣了還讓我怎么謝您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