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波將金號》

《戰艦波將金號》

《戰艦波將金號》是向俄國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獻禮影片。於1925年4月在俄國上映。

基本信息

片名: 戰艦波將金號波坦金戰艦波特蘭戰艦Bronenosets Potyomkin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Armored Cruiser Potemkin, TheBattleship PotemkinBattleship Potemkin, The
主演: 謝爾蓋·愛森斯坦 Sergei M. Eisenstein
片長: 74 分鐘
類型: 劇情 戰爭
地區: 前蘇聯
導演: 謝爾蓋·愛森斯坦 Sergei M. Eisenstein
年份: 1925年4月
語言: 俄語
級別: Argentina:Atp Chile:TE Finland:K-16 Netherlands:AL Norway:16 Spain:T Sweden:15 UK:PG USA:Unrated Germany:12
影片簡介:
這部默片經典作品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巨獻,最能表現蘇聯電影大師艾森斯坦的蒙太奇藝術精義。內容描述在1905年發生於波坦金號戰艦上的一次譁變,該艦原是帝俄海軍的驕傲,但一連數月一伙食太差,肉都長滿了蛆,水兵因抱怨一伙食而遭軍官擊斃,由此引發叛變。軍艦開到奧德薩石階接受人民的食物補給,但步兵趕到鎮壓,發生了階梯上的大屠殺。這段高潮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場面之一,鏡頭剪接精準,母親眼看嬰兒車滾下石階的一段尤為代表作。後《鐵面無私》的火車站槍戰場面就是模仿本段而來。

基本信息

《戰艦波將金號》
《戰艦波將金號》

片名:戰艦波將金號BronenosetsPotyomkin

主演: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M.Eisenstein

片長:74分鐘

類型:劇情戰爭

地區:前蘇聯

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M.Eisenstein

年份:1925年4月

語言:俄語

內容簡介

這部默片經典作品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巨獻,最能表現蘇聯電影大師艾森斯坦的蒙太奇藝術精義。內容描述在1905年發生於波坦金號戰艦上的一次譁變,該艦原是帝俄海軍的驕傲,但一連數月一伙食太差,肉都長滿了蛆,水兵因抱怨一伙食而遭軍官擊斃,由此引發叛變。軍艦開到奧德薩石階接受人民的食物補給,但步兵趕到鎮壓,發生了階梯上的大屠殺。這段高潮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場面之一,鏡頭剪接精準,母親眼看嬰兒車滾下石階的一段尤為代表作。

藝術成就

本片在1929年美國全國電影評議會評選1909年以來的4部“最偉大的影片”中名列第三。影片以古典悲劇式的精巧結構和史詩般的格調,以寓意深刻的細節和畫面構圖,以及節奏鮮明的電影語言,以對稱、重複、隱喻和象徵等富有詩情畫意的蒙太奇技巧,表現了尖銳的矛盾衝突和重大鮮明的戰鬥性主題,此片標誌著世界電影藝術的長足進步和蒙太奇理論的進—步完善。階梯上的大屠殺這段高潮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場面之一,鏡頭剪接之精準,影像衝擊力之強,至今仍未減弱。母親眼看嬰兒車滾下石階的一段尤為代表作,後來美國片《鐵面無私》的火車站槍戰場面就是向本段的致敬。

巨大影響

按照蘇聯官方的說法,影片在國內上映即引起熱潮。但西方史學者普遍認為,這是蘇聯當局為了宣傳本土電影成就所作出的誇大,在首映日,劇場大概空了一半,主要原因和今天一樣——那時候,人們最愛看的是“好萊塢”美國製造。

但影片進入歐洲後,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德國方面,本來只是在一家偏遠的小劇院放映,最後竟拓展到柏林12家大劇院同時上映。1925年的德國票房冠軍就是這部《戰艦波將金號》。

接下來,影片所展現的主題和巨大熱情讓西方各國開始採取極端措施。在德國,雖然全片審批過關,但僅“敖德薩階梯”一場就被剪去了十幾個鏡頭,有20多米的膠片,官方理由是“過於血腥暴力”,一名軍官被水手扔進海里的鏡頭也被剪掉,甚至對勇敢哥薩克的近鏡頭也被剪掉。這些刪剪不僅是對影片拷貝,而且也行之於翻印的底片。同時,德國禁止任何軍人觀看此片,怕引發譁變。

在英國和法國,《戰艦波將金號》被全面禁演,政府勒令必須焚毀每一個能找到的電影拷貝。法國一名審查員將愛森斯坦的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理念與煽動革命的“邪惡言論”聯繫起來,認為“敖德薩階梯”這場戲之後的所有鏡頭都必須砍掉。在美國,電檢機構同樣不許該片上映,因為“該片會教給美國水手一個範例如何發動一場譁變”。賓夕法尼亞州還公開焚毀了《戰艦波將金號》的拷貝。

出色的音樂製作

為《戰艦波將金號》帶來不朽激情的不僅是畫面,還有音樂。這也是柏林電影節原版重現的重要內容。目前,一般有聲版配樂用的是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五交響曲》,已經堪稱電影配樂的經典之作。但媒體評論普遍認為,在聽過生於奧地利的作曲家埃德蒙·梅塞1926年為該片量身定做的配樂版之後,才更能體會導致該片遭禁的衝擊力。

《戰艦波將金號》是黑白默片,該片1925年12月在蘇聯首次上映時,現場伴奏的手風琴,這也是那時收看率不高的原因。影片在德國火了之後,院線老闆就請梅塞出山為它創作管弦樂隊伴奏的音樂,在影片播放時現場演出。這種形式與柏林電影節放映形式完全一樣。

1926年,當愛森斯坦來到德國的時候,梅塞的創作基本已經完成,就差最後一卷膠片了,即“波將金號”準備出海迎戰沙皇艦隊,氣氛越來越緊張。愛森斯坦當時告訴梅塞說:

《戰艦波將金號》

“這一章就是要節奏、節奏,要突出節奏,高於一切。”他還建議梅塞不要把音樂作為這部影片的陪襯,而是要讓音樂加強影片的效果。

80年後,當人們在柏林聆聽到梅塞原創伴奏的電影,《衛報》如此描述聽眾的感受:“那裡有用鼓和鑔模擬出的槍炮聲,特別是影片最後一幕,打擊樂伴隨著軍艦前進而漸強,最終達到一個讓人無法忍受的高潮。”

也許是因為梅塞的配樂效果太過強烈,當年在德國放映《戰艦波將金號》時,有些地方的電檢機構雖然允許該片經刪剪後上映,卻封殺了梅塞的電影音樂,英國甚至在解禁全片後依舊封殺梅塞版配樂。這大概也是電影史和電影檢查史上不多見的案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