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心應召》

《我決心應召》

本文是雷鋒1959年12月9日在弓長嶺《礦報》發表《我決心應召》的申請書,表達了積極要求參軍的堅定決心。從新中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走出來的雷鋒,恰是一個“共和國長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無私奉獻”的紅色一代。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對於中國當代年輕人來講,顯得神秘而遙遠。雷鋒在當年並不是一個落伍的人,他其實是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鋒,喜愛文藝、寫詩、學開汽車、參加解放軍,毫無疑問,雷鋒的生活正是那個時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個年代的時尚生活的重要內容。

(圖)主席題詞主席題詞

本文是雷鋒1959年12月9日在弓長嶺《礦報》發表《我決心應召》的申請書,表達了積極要求參軍的堅定決心。從新中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走出來的雷鋒,恰是一個“共和國長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無私奉獻”的紅色一代。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對於中國當代年輕人來講,顯得神秘而遙遠。雷鋒在當年並不是一個落伍的人,他其實是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鋒,喜愛文藝、寫詩、學開汽車、參加解放軍,毫無疑問,雷鋒的生活正是那個時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個年代的時尚生活的重要內容。

寫作背景

(圖)已經入伍的雷鋒已經入伍的雷鋒

《我決心應召》是雷鋒通過發表文章來自己的參軍的決心。1959年12月10日,兵役局和接兵部隊在第一輪目測時就把身材矮小的雷鋒“淘汰”了,這讓雷鋒好不沮喪。當滿載具備體檢資格的應徵青年的解放牌汽車開動時,不死心的雷鋒就緊跟車尾追上去,硬是爬上了汽車,到了體檢站。

體檢站設在遼陽小屯的一座國小校內。雷鋒作為體檢編外人員,心情很是低落。等待體檢的人,有的結伴上街遊玩,有的三五成群閒談,只有雷鋒拿起笤帚掃院子,挨個掃作為臨時宿舍的教室。幾近絕望的雷鋒見到接新兵的團軍務參謀戴明章,甚至拉著他的衣襟,苦苦哀求,要他批准自己參軍。

雷鋒的邏輯是:自己的身體條件不合格是因為舊社會的苦折磨的,現在不能當兵只能算在舊社會受的苦的賬上;又說自己參軍不是為了出名,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又說參軍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來做的,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這些道理觸動了接新兵的余新元,於是答應給雷鋒爭取一次復檢的機會。也正是這次機會,讓雷鋒成為一名軍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雷鋒在《日記》里鄭重地記下了1月8日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天,他這樣寫道:這天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這天是我最大的榮幸和光榮的日子。我走上了新的戰鬥崗位,穿上了黃軍服,光榮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好幾年來的願望在今天已實現了,我真感到萬分的高興和喜悅,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雷鋒一共創作了九首長長短短的詩歌,有描述團山湖收穫季節的《南來的燕子啊》,有歌頌領袖、講述家史和政治學習的《歌頌領袖毛澤東》、《黨救了我》、《啄木鳥》、《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義》等,還有讚美勞動場景的《人定勝天》、《排漬忙》等。從雷鋒的創作中可以看出,雷鋒一直保持著文學創作的敏感,雖然他在湖南農村,始終不曾落伍過。

編輯評價

(圖)雷鋒紀念章雷鋒紀念章

對於從未被外界發現的雷鋒參軍申請書,為雷鋒編髮這篇稿件的《弓長嶺報》編輯劉永春回憶起編髮雷鋒入伍申請書的情景時,就像講述昨天剛發生的故事那樣激動不已:

“雷鋒當時給我們的印象就很深刻,他從鞍鋼調到我們礦焦化車間時間不長,表現卻非常突出,我們辦的礦報曾經不止一次報導過他作為青年突擊隊員的事跡。1959年徵兵期間,他積極要求入伍。應徵報名後,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寫了題為《我決心應召》的入伍申請書,並給我們編輯部送來。記得那天雷鋒笑嘻嘻地推門進來,坐在我辦公桌的對面,一面向我訴說參軍入伍的迫切心情,一面掏出寫好的入伍申請書。我看完後,覺得他悲慘的身世、苦難的童年和強烈要求入伍的決心,對激發適齡青年報名應徵的積極性和端正入伍動機,一定會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於是立馬進行編髮。記得我當時只是在原稿上修改了個別錯字和標點,就直接送給了印刷廠,只可惜這篇手稿沒有保存下來。”

雷鋒簡介

(圖)《我決心應召》《我決心應召》

雷鋒,1940年12月18日生於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農家庭。父親雷明亮,母親張元潢,哥哥雷正德,7歲就成了孤兒,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被送入學校讀書。1956年高小畢業後,在鄉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縣委會當通訊員和公務員,被評為模範工作者。1957年2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後參加根治溈水工程、團山湖農場和鞍鋼等建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

1960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工程兵運輸連。1960年11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升任班長。他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想法為黨多做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做好事,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入伍不到三年,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並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其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周恩來總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從此,全國廣泛開展了學習雷鋒的民眾運動,湧現出成千上萬個雷鋒式的先進人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