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

《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

《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1套4枚,設 計 者:徐樂樂 ,2010年4月18日由中國郵政發行,志號:2010-9。“成語典故”郵票題材屬口頭文化遺產類,因有具體故事情節,郵票原地通常首選故事情節地。故事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為經典原地;故事源自神話的,為代表性原地,代表性原地以故事文化承接的主要地方為首選地點。

郵品簡介

《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1套4枚。
郵品詳情
志號:2010-9
圖 序/圖 名/面 值
(4-1)T/愚公移山/1.20元
(4-2)T/臥薪嘗膽/1.20元
(4-3)T/毛遂自薦/1.20元
(4-4)T/聞雞起舞/1.20元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16枚
整張規格:146×200毫米
版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 計 者:徐樂樂
責任編輯:佟立英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原地封(背景)述評
“成語典故”郵票題材屬口頭文化遺產類,因有具體故事情節,郵票原地通常首選故事情節地。故事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為經典原地;故事源自神話的,為代表性原地,代表性原地以故事文化承接的主要地方為首選地點。

(4-1)愚公移山。源自漢書《列子·湯問》,所移“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市西北35公里處。王屋山陽台宮東半里處的斷山嶺,傳說是愚公移山處,有愚公村、愚公洞,以及愚公移山雕塑群像。河南省集郵公司封(230毫米×120毫米),郵刊與主編聯誼會郵簡(粘後220毫米×110毫米),愚公移山圖美術晉封(220毫米×110毫米)。“河南濟源 王屋”日戳,濟源新郵首發紀念郵戳。

(4-2)臥薪嘗膽。源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十年後滅吳。以後逐漸演化為“臥薪嘗膽”成語典故。原地為越國,今浙江紹興諸暨。臥薪嘗膽圖美術普封(220毫米×110毫米),郵刊與主編聯誼會郵簡(粘後220毫米×110毫米),諸暨地方封(230毫米×120毫米)。“浙江諸暨牌頭”、“浙江諸暨 勾乘山(臨)”、“浙江紹興 府山橋營業”等日戳,“紹興·越王台”風景日戳,紹興和諸暨新郵紀念郵戳。

(4-3)毛遂自薦。源自《史記·平原君列傳》,公元前257年,秦圍趙國都城邯鄲,門客毛遂自薦與平原君同去楚國求救。平原君與楚王言合縱未決,毛遂按劍挺身而出,陳述利害,終使楚王出兵救趙。原地2個,毛遂自薦地——邯鄲,主圖原地為毛遂與楚王言論地——楚國當時的國都陳城(今河南淮陽)。河北省郵資票品局和邯鄲市集郵公司封1種(176毫米×110毫米),毛遂自薦圖美術普封。“河北邯鄲 石化”、“河北邯鄲 中華大街”日戳,邯鄲新郵首發紀念郵戳。封圖為毛遂在趙國都城(邯鄲)自薦圖,郵票主圖為毛遂在楚國都城與楚王言論的情節,這是一種很好的設計,而且封的尺寸很小,為176毫米×110毫米,從而突出了郵票的視覺效果。

(4-4)聞雞起舞。源自《晉書·祖逖傳》,西晉時,祖狄和劉琨同仁司州主簿,深夜聽到雞叫,兩人起身習武,終成為國家棟樑之材。河南省集郵公司封1種(230毫米×120毫米),聞雞起舞圖美術普封(220毫米×110毫米)。“河南偃師首陽山”日戳,偃師新郵首發紀念郵戳。

郵品欣賞

(4-1)愚公移山(4-1)愚公移山
(4-2)臥薪嘗膽(4-2)臥薪嘗膽
(4-3)毛遂自薦(4-3)毛遂自薦
(4-4)聞雞起舞(4-4)聞雞起舞

郵品作者

徐樂樂 徐樂樂

徐樂樂,女,1955年生於江蘇南京,1973年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中國繪畫,1976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到江蘇農村體驗生活寫生。1978年進入江蘇省國畫院,擅長工筆人物,畫法師承陳老蓮。現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 。自1986年以來,作品連續在國內外展出和獲獎,逐步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等作品獲1987年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首屆作品展優秀獎,1987年日本兒童書籍繪畫大賽銀獎.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插圖金獎.
徐樂樂,江蘇省國畫院著名畫師,專攻國畫,同時狂熱地痴迷於兒童圖畫書的創作。其作品《五蕊仙子》獲聯合國亞洲文化中心“野間國際兒童讀物插圖大賽”銀獎;《熊虎摔跤》獲中國第一屆幼稚園圖書評獎繪畫一等獎;《童話城堡叢書》獲中國版協裝幘藝委會中央各部門委員會書籍藝術設計展插圖藝術金獎;《你好,天上的星星》獲第五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金獎;《你好,天上的星星》獲第五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銅獎。出版有《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畫家叢書——徐樂樂》等畫集多種。

原地爭鳴

河北保定也是《聞雞起舞》郵票的原地
——中國郵政於4月18日發行《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1套4枚,其中第4枚為“聞雞起舞”,此枚郵票原地一說為河南洛陽偃師市,另一說為河北保定市淶水縣,筆者認為保定市的定州市邢邑鎮也是郵票原地之一。

——據《晉書·祖逖傳》載:“......(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譯成白話文就是說:祖逖年輕時與劉琨同為司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偃師)主簿,兩個人住在一起,因為意氣相投,成了好朋友。他倆胸懷大志,常互相勉勵振作。一天夜裡,他聽到雞叫,受到啟發於是便把劉琨叫醒,兩人立即起床舞劍。後來,兩人都成為晉代有名的將軍,“聞雞起舞”的故事也成為激勵青年人努力上進的著名典故。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依據史書《晉書·祖逖傳》,“聞雞起舞”郵票一圖應該表現的是祖逖與劉琨相互激勵,共同提高武藝的情景。祖逖是今河北保定淶水縣人;劉琨是今河北保定定州市邢邑鎮人,也就是說“聞雞起舞”典故中的兩位主人公都是保定人,而演繹這個成語故事的地點無疑是今天的洛陽偃師市。

——按慣例,成語典故郵票原地,應以成語故事發生地或郵票主圖特指地為原地,“聞雞起舞”的故事發生在祖逖和劉琨任職的司州,也就是說今天的河南洛陽偃師市是“聞雞起舞”的發生地,因此“聞雞起舞”郵票首選原地應為河南省洛陽偃師市郵政局(郵政編碼471900)。故事中的祖逖和劉琨雖然分別是今河北保定的淶水縣、定州市人,但是此套郵票並不是“人物”題材郵票,而是以“成語故事”為主題,所以河北省保定市的淶水縣郵政局(郵政編碼074100)和定州市邢邑鎮郵政支局(郵政編碼073009)可視為第二原地郵局(中國集郵報 胡雙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