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康達往事:1920-1938年華爾街的真實故事》

《戈爾康達往事:1920-1938年華爾街的真實故事》

本套叢書,立意汲取前人的智慧,以最為鮮活的語言,再現真實的歷史場景,必定有助於投資者循著各個時期世界資本的脈絡,從中發現惠助當下的謀略與智慧。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匯添富基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的八本投資典籍,完整擷取了1857年以來,橫亘三個世紀的華爾街各個時期的歷史風貌,勾勒出近現代西方資本市場的百年風骨!
價值恆久遠,經典永流傳!
總序
“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國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投資大時代,無數投資人渴望著有機會感悟和學習頂尖投資大師的智慧。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素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有句名言:成功的捷徑是與成功者為伍。(Itssimpletobeawinner,workwithwinnets.)
向成功者學習是成功的捷徑,向投資大師學習則是投資成功的捷徑。
巴菲特原來做了十年股票,當初的他也曾經到處打聽訊息,進行技術分析,買進賣出做短線,可結果卻業績平平。後來他學習了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策略之後,投資業績很快有了明顯改善,他由衷地感嘆道:“在大師門下學習幾個小時的效果,遠遠勝過我自己過去十年里自以為是的天真思考。”
巴菲特不但學習了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還進一步吸收了費雪的投資策略,將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稱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雪”。巴菲特認為這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只學習格雷厄姆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像今天這么富有。”
可見,要想投資成功很簡單,那就是:向成功的投資入學投資,而且要向儘可能多的傑出投資專家學投資。
源於這個想法,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攜手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共同推出這套“匯添富基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
在本套叢書的第一輯里,我們為您奉獻了《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攻守兼備——積極與保守的投資者》、《價值平均策略——獲得高投資收益的安全簡便方法》、《浮華時代——美國20世紀20年代筒史》、《忠告——來自94年的投資生涯》、《尖峰時刻——華爾街頂級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經驗》、《戰勝標準普爾——與比爾·米勒一起投資》、《偉大的事業——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分析》這八本講述國外金融市場歷史風雲與投資大師傳奇智慧的經典之作。而在此次第二輯中,我們還將向您推薦八本同樣具有震撼閱讀效應的經典投資著作。
本輯叢書不乏投資大師現身說法的傳世之作。其中的《投資存亡戰》一書作者傑拉爾德·勒伯被稱為“華爾街奇才”。該書以投資感悟入手,生動介紹了市場時機選擇、資產配置、套期保值損失、股票組合調整等成功投資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則。該書筆調幽默、涵蓋面廣、可讀性較強,傑拉爾德·勒伯作為一名華爾街股票經紀商,擁有40多年的從業經驗,其建議中肯且切實有效,值得廣大投資者借鑑。該書初版於1935年,並於1936年、1937年、1943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65年和1996年進行了重版。《黃金簡史》作者則為享譽全美的大師級投資顧問彼得·伯恩斯坦,他的書膾炙人口,《與天為敵》等在國內出版以來,受到廣泛的引用與關注。該書敘述了自古以來,直到現代的黃金市場投資的全過程,是市場上關於黃金交易起源及其發展的一本最好的讀本!該書詳盡分析的黃金投資作為我國一新興的投資品種,目前正方興未艾,相信此書的出版,將會切合市場脈動、滿足市場的需求。叢書中的《華爾街的撲克牌》,通過撲克牌原理來完美地比喻投資行為和華爾街生活,向讀者展示了風險和回報的真正意義。該書作者基於對金融心理學、博弈論和撲克牌經濟學的研究分析,揭示了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領域中所存在的具有相似性的高技巧工作和應該避免的危險性行為。該書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而本輯叢書中的另一本《標準普爾選股指南》則將為讀者不遺餘力地闡釋投資工具的運用和策略。該書解釋了如何針對不同的投資標的和投資風格,以歸納出不同的投資想法,在這當中,可以使用的篩選方式有很多。新手投資人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篩選工具,另外也有很多較深入的篩選工具可供專業的投資組合經理使用。該書前幾個章節主要討論什麼是篩選流程,以及討論到哪裡能找到適合的篩選工具,並一一檢視篩選流程的優勢和劣勢;此外,該書也介紹了有哪些財務資料可供篩選器使用。接下來作者還將告訴你如何篩選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該書將舉出許多篩選作業的例子,並解釋篩選流程中常用的一些主題。同時作者也試圖通過該書讓投資人了解,在列出股票和其他投資標的的清單後應該進一步採取哪些步驟。在該書的後幾個章節中,還將會討論如何針對股票篩選結果進行逆向工程。最後作者將與你討論未來的篩選趨勢,以及篩選流程是如何使你成為一個更有知識、更為成功的投資人。
本輯叢書還為讀者展示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頂級金融市場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華爾街五十年》以作者自己在華爾街耳聞目睹和許多親身經歷,用鮮活語言史料翔實地再現了自1857年開始到1907年發生的歷次恐慌真實情況,並披露了著名“黑色星期五”的史實本末,揭開了對於華爾街發展和轉型極其重要的歷次重大壟斷案的內幕。該書初版於1908年,2006年由國際著名出版商約翰·威利公司再版。如果讀者閱讀了《戈爾康達往事——1920-1938年華爾街的真實故事》,就可以全面了解華爾街在戰爭期間驚人崛起、全然崩潰和痛苦新生的生動編年史。通過聚焦於這一時期最令人注目的交易商、銀行家、跟風者和詐欺者的生活與經歷,作者約翰·布魯克斯描繪了鮮活的生活場景:20世紀20年代牛市無情、貪婪、蠻勇和輕率的欣喜,1929年大崩盤前的絕望,以及之後幾年間的苦難。布魯克斯以權威、充滿神韻和幽默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將華爾街從美國貴族的宮殿聖地變成平民場所的各種力量角逐。雖然該書首次出版於1969年,但這則極富吸引力的故事探究了對當代投資者深具意義的永恆主題。亥書於1972年、1997年、1999年重版。在另一本《鐵血併購——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教訓》中,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詳細介紹了美國歷史上10起併購案,並且理性分析了這些案例之所以成敗的動機。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在該書中強調了併購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這種綜合性的理解無疑為我國企業在這個領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深入發展,市場併購將愈來愈多地成為資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相信該書的推出,會有很好的市場預期。《先知先覺一如何避免再次落人公司欺詐陷阱》一書則是針對公司詐欺而對投資者的警示之作,為讀者揭開了資本市場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書中列出了8個投資者應當尤其警惕的方面,涉及超乎尋常的業績報告、家族企業、有不良歷史紀錄的執行長、收購狂熱、龐雜的組織結構、會計欺詐、懷疑論調及過度關注股價。作者盤點了發生在20世紀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欺詐事件,正如其所言,歷史總會重演,而該書的寫作宗旨正在於提醒投資者不再為天花亂墜的報表、誇誇其談的企業家和一時飆升的股價等所蒙蔽。
投資者也許會問:我們向投資大師、投資歷史學習投資真知後,如何在中國股市實踐套用大師們的價值投資理念?
事實永遠勝於雄辯。中國基金行業從創立至今始終堅持和實踐價值投資與有效風險控制策略,相信我們十年來的追求探索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首先,中國基金行業成立十年來的投資業績充分表明,在中國股市運用價值投資策略同樣是非常有效的,同樣能夠顯著地戰勝市場。2005、2006和2007年我們旗下基金的優秀業績,就是最好的證明之一。價值投資最基本的安全邊際原則是永恆不變的,堅守價值投資,肯定會有良好的長期回報。
其次,我們的經歷還表明,在中國股市運用價值投資策略,必須結合中國股市以及中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勇於創新。事實上,作為價值型基金經理人的彼得·林奇,也是在反思傳統價值投資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才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業績的。最後,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比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更加幸運的是,我們有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這樣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我們有一個經過改革後基本面發生巨大變化的證券市場,我們有一批成長非常快速的優秀上市公司,這將使我們擁有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
我們有理由堅信,只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斷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中國基金行業必將能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較好投資回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餘年前,當我在上海財經大學讀書的時候,也曾經閱讀過大量海外經典投資書籍,獲益匪淺。今天,我們和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一起,精挑細選了上述這些書籍,力求使投資人能夠對一個多世紀的西方資本市場發展窺斑見豹,有所感悟;而其中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亦可為我所鑒,或成為成功投資的指南,或成為風險教育的反面教材。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本輯資本譯叢出版之際,國內證券市場正經歷著一場由春人夏的頗為劇烈的陣痛。“輝煌源於價值,艱巨在於漫長。”對於投資者來說,注重投資內在價值,精心挑選穩健的投資品種,進行長期投資,將會比費盡心機去預測市場走向、揣測指數高低更為務實和有意義得多。當今中國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站在東方大國崛起的高度,何妨看淡指數,讓自己的心態從容超越股市指數的短期漲跌,讓我們一起從容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的美好未來。在此,匯添富基金期待著與廣大投資者一起,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和中國基金業的不斷發展,迎來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張暉

內容簡介

對於那些希望了解華爾街的發展歷史以及市場心理學悖論的當代投資者來說,《戈爾康達往事——1920-1938年華爾街的真實故事》是一部必讀的經典著作。
戈爾康達曾是印度東南部的一座城市,傳說穿過這座城市的人,都會變得富有。在馬可波羅的年代,戈爾康達是世界大型鑽石市場之一。戈爾康達附近的鑽石礦出產了希望鑽石、凱薩琳大帝的黑色奧若芙和英國王室的皇冠鑽石。
本書首次出版於1969年,並於1972年、1997年、1999年重版。全書記錄了華爾街在戰爭期間驚人崛起、全然崩潰和痛苦新生的生動的編年史,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牛市的無情、貪婪、蠻勇和欣喜,1929年大崩盤前的絕望,大蕭條時的苦難歲月,以及羅斯福的新政。
作者布魯克斯以其權威、充滿神韻而又不乏幽默的筆觸,向我們介紹了摩根合伙人等美國新式“貴族”如何像對待他們的私人狩獵場一樣專橫地操控華爾街。貫穿故事中心的是狂妄自大的理察?惠特尼,這位貴族式的摩根經紀人、證交所總裁及保守派的首領,冠冕堂皇之下卻是一個落入負債陷阱的“百萬負翁”,最終因挪用證券鋃鐺入獄,展現了華爾街如何從美國貴族的宮殿聖地演變為各種平民力量角逐的場所。
的確,戈爾康達熠熠生輝的財富,造就了許多王國,也毀滅了許多王國。今天,戈爾康達已是一片廢墟……這也象徵著,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對財富的渴望和我們實際所掌握的財富都是暫時的。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序幕:暴行
第二章 股市專制
第三章 幾近貴族
第四章 與猿猴如此相像
第五章 土崩瓦解
第六章 白衣騎士現身
第七章 搖搖欲墜的金本位
第八章 華盛頓磨難
第九章 白衣騎士落馬
第十章 形勢惡化
第十一章 大災難
第十二章 結局
致謝
資料來源

前言

“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國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投資大時代,無數投資人渴望著有機會感悟和學習頂尖投資大師的智慧。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素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有句名言:成功的捷徑是與成功者為伍。(Itssimpletobeawinner,workwithwinnets.)
向成功者學習是成功的捷徑,向投資大師學習則是投資成功的捷徑。
巴菲特原來做了十年股票,當初的他也曾經到處打聽訊息,進行技術分析,買進賣出做短線,可結果卻業績平平。後來他學習了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策略之後,投資業績很快有了明顯改善,他由衷地感嘆道:“在大師門下學習幾個小時的效果,遠遠勝過我自己過去十年里自以為是的天真思考。”
巴菲特不但學習了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還進一步吸收了費雪的投資策略,將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稱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雪”。巴菲特認為這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只學習格雷厄姆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像今天這么富有。”
可見,要想投資成功很簡單,那就是:向成功的投資入學投資,而且要向儘可能多的傑出投資專家學投資。
源於這個想法,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攜手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共同推出這套“匯添富基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
在本套叢書的第一輯里,我們為您奉獻了《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攻守兼備——積極與保守的投資者》、《價值平均策略——獲得高投資收益的安全簡便方法》、《浮華時代——美國20世紀20年代筒史》、《忠告——來自94年的投資生涯》、《尖峰時刻——華爾街頂級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經驗》、《戰勝標準普爾——與比爾·米勒一起投資》、《偉大的事業——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分析》這八本講述國外金融市場歷史風雲與投資大師傳奇智慧的經典之作。而在此次第二輯中,我們還將向您推薦八本同樣具有震撼閱讀效應的經典投資著作。
本輯叢書不乏投資大師現身說法的傳世之作。其中的《投資存亡戰》一書作者傑拉爾德·勒伯被稱為“華爾街奇才”。該書以投資感悟入手,生動介紹了市場時機選擇、資產配置、套期保值損失、股票組合調整等成功投資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則。該書筆調幽默、涵蓋面廣、可讀性較強,傑拉爾德·勒伯作為一名華爾街股票經紀商,擁有40多年的從業經驗,其建議中肯且切實有效,值得廣大投資者借鑑。該書初版於1935年,並於1936年、1937年、1943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65年和1996年進行了重版。《黃金簡史》作者則為享譽全美的大師級投資顧問彼得·伯恩斯坦,他的書膾炙人口,《與天為敵》等在國內出版以來,受到廣泛的引用與關注。該書敘述了自古以來,直到現代的黃金市場投資的全過程,是市場上關於黃金交易起源及其發展的一本最好的讀本!該書詳盡分析的黃金投資作為我國一新興的投資品種,目前正方興未艾,相信此書的出版,將會切合市場脈動、滿足市場的需求。叢書中的《華爾街的撲克牌》,通過撲克牌原理來完美地比喻投資行為和華爾街生活,向讀者展示了風險和回報的真正意義。該書作者基於對金融心理學、博弈論和撲克牌經濟學的研究分析,揭示了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領域中所存在的具有相似性的高技巧工作和應該避免的危險性行為。該書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而本輯叢書中的另一本《標準普爾選股指南》則將為讀者不遺餘力地闡釋投資工具的運用和策略。該書解釋了如何針對不同的投資標的和投資風格,以歸納出不同的投資想法,在這當中,可以使用的篩選方式有很多。新手投資人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篩選工具,另外也有很多較深入的篩選工具可供專業的投資組合經理使用。該書前幾個章節主要討論什麼是篩選流程,以及討論到哪裡能找到適合的篩選工具,並一一檢視篩選流程的優勢和劣勢;此外,該書也介紹了有哪些財務資料可供篩選器使用。接下來作者還將告訴你如何篩選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該書將舉出許多篩選作業的例子,並解釋篩選流程中常用的一些主題。同時作者也試圖通過該書讓投資人了解,在列出股票和其他投資標的的清單後應該進一步採取哪些步驟。在該書的後幾個章節中,還將會討論如何針對股票篩選結果進行逆向工程。最後作者將與你討論未來的篩選趨勢,以及篩選流程是如何使你成為一個更有知識、更為成功的投資人。
本輯叢書還為讀者展示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頂級金融市場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華爾街五十年》以作者自己在華爾街耳聞目睹和許多親身經歷,用鮮活語言史料翔實地再現了自1857年開始到1907年發生的歷次恐慌真實情況,並披露了著名“黑色星期五”的史實本末,揭開了對於華爾街發展和轉型極其重要的歷次重大壟斷案的內幕。該書初版於1908年,2006年由國際著名出版商約翰·威利公司再版。如果讀者閱讀了《戈爾康達往事——1920-1938年華爾街的真實故事》,就可以全面了解華爾街在戰爭期間驚人崛起、全然崩潰和痛苦新生的生動編年史。通過聚焦於這一時期最令人注目的交易商、銀行家、跟風者和詐欺者的生活與經歷,作者約翰·布魯克斯描繪了鮮活的生活場景:20世紀20年代牛市無情、貪婪、蠻勇和輕率的欣喜,1929年大崩盤前的絕望,以及之後幾年間的苦難。布魯克斯以權威、充滿神韻和幽默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將華爾街從美國貴族的宮殿聖地變成平民場所的各種力量角逐。雖然該書首次出版於1969年,但這則極富吸引力的故事探究了對當代投資者深具意義的永恆主題。亥書於1972年、1997年、1999年重版。在另一本《鐵血併購——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教訓》中,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詳細介紹了美國歷史上10起併購案,並且理性分析了這些案例之所以成敗的動機。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在該書中強調了併購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這種綜合性的理解無疑為我國企業在這個領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深入發展,市場併購將愈來愈多地成為資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相信該書的推出,會有很好的市場預期。《先知先覺一如何避免再次落人公司欺詐陷阱》一書則是針對公司詐欺而對投資者的警示之作,為讀者揭開了資本市場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書中列出了8個投資者應當尤其警惕的方面,涉及超乎尋常的業績報告、家族企業、有不良歷史紀錄的執行長、收購狂熱、龐雜的組織結構、會計欺詐、懷疑論調及過度關注股價。作者盤點了發生在20世紀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欺詐事件,正如其所言,歷史總會重演,而該書的寫作宗旨正在於提醒投資者不再為天花亂墜的報表、誇誇其談的企業家和一時飆升的股價等所蒙蔽。
投資者也許會問:我們向投資大師、投資歷史學習投資真知後,如何在中國股市實踐套用大師們的價值投資理念?
事實永遠勝於雄辯。中國基金行業從創立至今始終堅持和實踐價值投資與有效風險控制策略,相信我們十年來的追求探索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首先,中國基金行業成立十年來的投資業績充分表明,在中國股市運用價值投資策略同樣是非常有效的,同樣能夠顯著地戰勝市場。2005、2006和2007年我們旗下基金的優秀業績,就是最好的證明之一。價值投資最基本的安全邊際原則是永恆不變的,堅守價值投資,肯定會有良好的長期回報。
其次,我們的經歷還表明,在中國股市運用價值投資策略,必須結合中國股市以及中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勇於創新。事實上,作為價值型基金經理人的彼得·林奇,也是在反思傳統價值投資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才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業績的。最後,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比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更加幸運的是,我們有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這樣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我們有一個經過改革後基本面發生巨大變化的證券市場,我們有一批成長非常快速的優秀上市公司,這將使我們擁有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
我們有理由堅信,只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斷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中國基金行業必將能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較好投資回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餘年前,當我在上海財經大學讀書的時候,也曾經閱讀過大量海外經典投資書籍,獲益匪淺。今天,我們和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一起,精挑細選了上述這些書籍,力求使投資人能夠對一個多世紀的西方資本市場發展窺斑見豹,有所感悟;而其中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亦可為我所鑒,或成為成功投資的指南,或成為風險教育的反面教材。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本輯資本譯叢出版之際,國內證券市場正經歷著一場由春人夏的頗為劇烈的陣痛。“輝煌源於價值,艱巨在於漫長。”對於投資者來說,注重投資內在價值,精心挑選穩健的投資品種,進行長期投資,將會比費盡心機去預測市場走向、揣測指數高低更為務實和有意義得多。當今中國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站在東方大國崛起的高度,何妨看淡指數,讓自己的心態從容超越股市指數的短期漲跌,讓我們一起從容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的美好未來。在此,匯添富基金期待著與廣大投資者一起,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和中國基金業的不斷發展,迎來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精彩書摘

第一章序幕:暴行
1920年9月16日,星期四,聖三一教堂的大鐘剛敲過正午12:00,曼哈頓地區怡人的秋色(天氣晴朗,氣溫21攝氏度,股市也略有上漲)突然被一陣巨大的、毀滅性的爆炸聲震得支離破碎。爆炸聲是從華爾街上傳出的,具體位置在華爾街和布羅德(Broad)街交叉口東而幾碼的地方,位於摩根公司的大理石大廈和全新的美國鑑定局圍欄正門之間,那裡不論是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從象徵意義上來說,都是美國和全球的金融中心。一股巨大的青煙在這一地區籠罩了好幾分鐘。爆炸點燃了街邊大樓12層以下的遮陽篷,震碎了附近的每一扇窗戶,就連半英里以外的一些窗戶也難逃厄運。數以百計散彈般的小鐵片飛濺到各處,據事後調查,這些小鐵片可能是吊窗錘的碎片。坐落在華爾街23號、十字路口東南角的摩根大廈,其莊嚴的表面變得斑斑點點,北面的窗戶全部破碎,大量的玻璃碎片落到了下面的銀行樓內,砸在那裡的人們身上。華爾街北側、國庫分庫旁邊那些保護著鑑定局的結實圍欄也被炸彎了;但是,鑑定局大樓的內部卻基本逃過了一劫,因為這座大樓原本是被設計成一座堡壘的。爆炸衝擊了華爾街聖三一教堂的地基,但不知是因為奇蹟還是巧合,井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傷。聖三一教堂距離爆炸點僅一個街區之遙,位於教堂側翼、古老而著名的墓地中埋葬著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Hamilton)的遺骨。如果聖三一教堂哥特復興式的尖頂倒塌的話,其後果將等同於摩根大廈被損毀,象徵著局勢的混亂。
布德街上的紐約證交所,地處布羅德街和華爾街交叉口西南角的附近。證交所內數以百計的經紀人和交易者聽到爆炸聲後,爭先恐後地湧向交易廳的中心,試圖躲避廳內巨大的窗戶被震碎後掉落下來的玻璃。但是,就像是從錫拉巨岩逃到卡律布狄斯漩渦一般,他們又面臨著巨大玻璃穹頂坍塌的毀滅性威脅。所幸的是,穹頂並未坍塌。美國信孚銀行的西北角,碎玻璃像狂風中的落葉一般飛鏇,有一塊鐵片呼嘯著穿過了總裁斯沃德·普羅塞爾(SewardProsser)辦公室的窗戶,再差幾英寸就會擊中普羅塞爾的頭部。
其他人就沒有普羅塞爾那么幸運了。30人在爆炸中當場死亡,300餘人受傷,其中10人不治身亡。但是,罹難者中沒有金融巨頭或高級官員,他們都和普羅塞爾一樣幸運,如有神佑。華爾街最著名的人物、權力的象徵——J.P.摩根(J.P.Morgan)此時正在英國的鄉村小屋裡度假。他的5位合伙人在爆炸發生時都在場,但除了摩根的兒子朱尼厄斯(Junius)受了輕傷外,其餘人均安然無恙。30名當場死亡的人之中,沒有經紀業的合伙人,也沒有銀行高級經理,只有1人被確認為經紀人。其餘大部分死難者都是華爾街的侍從或低職位者,年輕、年老的都有,包括速記員、書記員、簿記員、傳信員和搬運工,為了早些吃上午餐,他們在不恰當的時候比往常提前了一兩分鐘走出大樓。死難者中有3人是婦女,4人是十幾歲的書記員或傳信員,1人是25歲的年輕銀行家,還有1人是68歲的退休商人。騷亂中損失的證券價值微不足道,至於兩三百萬美元的財產損失,大廈所有者或保險公司也可以輕鬆承擔。不管這次爆炸意味著什麼,華爾街的權威並未受損。
1920年時,華爾街成為世界首要的貨幣中心才不過6年左右。它的成功是在最令人感到丟臉的情況下獲得的——它不戰而勝,在它仰面平躺、大口喘氣的時候成功就從天而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一個世紀中,倫敦充當著整個世界的銀行家,操縱著全球的貨幣業務;大型美國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資金往往是從倫敦或從歐洲大陸經倫敦獲得的,而僅在美國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華爾街,在國際業務中主要充當美國公司與跨大西洋資本之間的經紀人。到l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的前幾周,英國實行了一項震驚世界的措施:暫停用黃金兌換英鎊——在金本位盛行全球的時期,這一舉措就好比玩紙牌遊戲時最令人敬畏、最受信賴的玩家突然宣布退出遊戲,並拒絕兌換籌碼。隨後,英國財政部做出了禁止一切海外投資的決定。由此,正如倫敦《泰晤士報》承認的那樣,放棄金本位意味著“暫時放棄我們作為國際貨幣中心所享有的歷史權利”,不可避免地使“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國際業務轉移到了……美國”。倫敦《泰晤士報》毫不留情地宣布,美國“有能力承擔這些業務”。
如果說美國確實有能力的話,那也只是勉為其難。英國在美國金融界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英國的退出使得華爾街近乎癱瘓,就好像費城或底特律已經參戰似的。戰爭爆發的那一天,紐約證交所的股票病態大跌;從第二天開始,證交所暫停交易,時間長達近9個月,而在此前的歷史上,證交所連續關閉的時間從未超過10天。此外,紐約銀行界也幾近恐慌。在國際商務中,美國商人都是淨債務人,債務總額超過30億美元,而債權人則幾乎都來自於參戰的歐洲國家;這些債權人不僅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還根據戰爭時期債權人的悠久傳統,要求他們用黃金償還。與此同時,美國國內驚慌失措的銀行儲戶紛紛涌到銀行提款,事態因而進一步惡化。在戰爭爆發後的前兩周內,美國銀行流失了大量資金,局勢幾乎變得和1907年金融大恐慌時期一樣動盪不安。那年秋天,黃金以驚人的速度從國庫中流出,其中大部分經加拿大流到了倫敦。美國國內的商業遭受了衝擊,對外貿易也由於德國軍隊對海上通道的監控而停止,華爾街幾乎成了一座鬼城——銀行朝不保夕,證交所和經紀事務所停業,只有少數“非法經紀人”違抗證交所的命令,在新街維持著一個“非法”的露天股票交易市場,在那裡,他們以驚人的價格買賣少量股票。這就是全球金融界的新贏家
但是,華爾街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非但沒有因戰爭而破產或毀滅,反而起到了為戰爭提供資金和補給的作用。1914年11月,黃金外流開始減緩,12月停止,到1915年1月,黃金開始反向流入美國。證交所在1915年4月恢復了正常交易。美國對協約國的貸款額不斷增加,眼看就要達到數十億美元;美國的出口貿易以戰爭補給品為主,還包括大量食品、飼料和棉花,一直到1917年,這些貿易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同時,歐洲國家即便不用黃金購買槍枝,也會將黃金運往紐約保管。l915年初的這一小股黃金流在1年左右的時間內變為一股洪流,源源不斷地向西流入美國;1916年3月這一個月,美國的黃金輸入量就幾乎達到了過去一整年的水平。在這樣的形勢下,全球的財富似乎一夜之間從一家銀行轉移到了另一家銀行——而且不是暫時性的轉移,因為到1925年英國終於有能力恢復黃金兌換之時,她已經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到1920年,華爾街承擔起過去屬於倫敦的業務已經綽綽有餘了。1年半以來,美國主要通過內部銷售債券的方式,籌資參與戰爭,她已經從一個30億美元的國際債權人搖身變成了30億美元的債務人。美國國庫坐擁的財富相當於全球貨幣黃金供應量的1/3。戰後的全國性蕭條如期而至,但沒有原先預計的那么糟糕,沒有出現公司紛紛破產倒閉、隨處可見領取救濟的隊伍的情況。華爾街甚至在無意之中從戰爭中贏得了大批新客戶——因購買自由公債而對投資保有長久興趣的公民。華爾街穩坐江山,但是仍然缺乏它那沒落的前任所擁有的帝王般的自信。
在應對1920年9月16日中午的爆炸事件之時,這種自信的缺失表現得尤為明顯。
自然,最先對爆炸事件做出反應的既不是社會力量也不是政治力量,而是華爾街上的人們。倖存者先是慌亂地逃離爆炸現場,他們不斷被死者和傷者的身體絆倒,空氣中瀰漫著尖叫聲;幾分鐘後,好奇心戰勝了對再一次發生爆炸的恐懼,倖存者與周圍大廈內衝出的數以乾計的人們一起,又潮水般地涌了回去。五分鐘內,這一地區聚集了上萬人。腳下,沒有得到第一時間援救的傷者為了自我保護而大聲叫喊。一位年輕的收款員身受重傷,卻還像卡扎比昂卡(Casabianca,1762~1798年,法艦“東方”號的艦長。在阿布基爾對英一戰中,艦隻受到致命損傷,他先安排水手下船脫險,自己留在艦上將艦炸沉殉國。——譯者注)一樣盡忠職守,他請求別人看管好他攜帶的一疊證券,以求在死前完成任務——他的確死了。華爾街36號舒侯特(Schulte)雪茄店裡的一名店員,聽到爆炸聲後像拍鋼盔一樣拍了拍頭上的氈帽,這是他在法國軍隊中養成的習慣。證交所總裁平靜而迅速地從他所站的地方走到(證交所內禁止奔跑)俯瞰著交易廳的演講台上,敲響銅鑼,在爆炸發生後的一分鐘內結束了當天的交易。布羅德街上距離爆炸點幾百英尺的紐約場外交易所,無需敲響銅鑼就結束了交易,因為那裡突然亂作一團,許多受驚或受傷的經紀人為了獲得身體上而非財務上的庇護而大打出手。成批的警察和附近醫院裡的醫生奮力擠到跌倒的受傷者身邊;幾分鐘後,聯邦軍隊從總督島趕至,很快清理並封鎖了這一地區。
J.P.摩根公司巨穴般的辦公室損壞得最為嚴重,室內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破碎的玻璃、翻倒在地的桌子、散落的紙張和扭曲的鋼絲紗窗殘片。無疑,這些不久前才安上的鋼絲紗窗及時防止了更多流血事件的發生。摩根公司的一名員工喪生,另一名在第二天因傷勢過重身亡,還有許多受了重傷。朱尼厄斯·摩根當時正坐在一樓靠北窗的辦公桌前,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把他向前甩了出去,隨後墜落的玻璃劃傷了他。媒體報導稱,他的傷口在手上,但這可能只是1920年新聞報導的一種委婉說法;倖存下來的幾位前合伙人事後堅稱,他傷在背部。不管到底傷在哪兒,他在接受了布羅德街醫院的治療後豪邁地宣稱,他“沒有受傷”。另一位年輕的摩根人威廉姆·埃文(williamEwing)被擊暈,幾分鐘後他甦醒過來,卻發現自己的頭被卡在一隻廢紙簍里。
摩根公司的二把手、高級合伙人亨利·P.戴維森(HenryP.Davison)當時恰巧不在大樓內。另外4位在樓內的合伙人幸運地躲過了災難。他們分別是:托馬斯·w.拉蒙特(ThomasW.Lamont),他很快就將接替戴維森成為摩根的得力助手;德懷特·W.莫若(DwightW.Morrow),他後來成為駐墨西哥大使和美國的政治領袖;艾略特·培根(ElliottBacon),摩根家族的另一位成員,在國內事務方面影響力很大;喬治·惠特尼(GeorgeWhitney),培根的姻親,摩根公司迅速嶄露頭角的一位年輕人,也是華爾街上另一位大有前途的債券經紀人理察·惠特尼(RichardWhitney)的哥哥。他們4人當時正在二樓老摩根的房間內開會,這個房間恰位於布羅德街和華爾街的街角上;房間的窗戶朝西,北面只有一堵沒有窗戶、堡壘般的牆,因此,他4f-N5毫髮無損。由於事發突然,我們不能指責他們是進攻時躲在安全碉堡里的懦弱將軍;但是,他們之中一位真正的將軍倒是有此嫌疑——這位來訪的法國高級將領是莫若的客人,在爆炸的回聲漸漸減弱、外面濃煙滾滾、到處都能聽到玻璃碎落之聲時,他向這幾位合伙人問道:“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嗎?”
整個下午,警察、聯邦軍隊以及大約500名志願幫忙的退伍軍人忙著第一時間搶救傷者,把他們送上救護車,並控制迅速集結的人群。人群很快就增加到了4萬人左右,許多人一直呆到晚上,或者也可能是下班屆從上城區趕來的人們替代了原來的人群,他們看著在弧光燈照耀下進行著的殘骸清理和破窗封閉工作。當晚,一種倔強的、嚴陣以待的精神在紐約金融界的領袖們之間傳播著,而且感染了華爾街上的民眾;這種精神的精髓是:“明天就回去上班,赤色分子將受到蔑視。”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炸彈是某個激進組織的成員安放的,儘管第一手證據其實並不肯定。目擊者對爆炸前發生的事眾說紛紜,但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即11:55左右一輛古老的單頂馬車——紅的、黃的或綠的,在不同的版本中有不同的顏色——被一匹看上去更為古老的栗色馬拉著行駛在華爾街上,最後停在了鑑定局門前。有的目擊者還說,他們看到馬車上載有可能裝著炸藥的桶和箱子,但是那些自告奮勇的人沒有一個說得出車夫的模樣以及車夫在停車後做了些什麼。在這一地點找到的殘骸證實了馬車的存在:被炸碎的馬匹肢體,其中包括兩個釘著馬掌的馬蹄,以及馬車輪軸和輪轂的殘片。但是並不能根據這些證據斷定或推測爆炸究竟是由炸彈引起的還是一次意外事故。一方面,一位遇難者在臨死時說,他看到一輛馬車翻倒在街上,車上清晰地印有“杜邦”字樣;其他一些人或多或少證實了他的證詞,但卻都不是很肯定,他們都在馬車上看到了知名炸藥公司的名稱,但具體什麼名稱卻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赫克力士(Hercules)炸藥公司,有的說是底特馬(Dittmar)炸藥公司,還有的說是埃特納(Aetna)炸藥公司。假定馬車確實屬於某家炸藥公司,那么爆破工程所需的炸藥在運輸過程中意外爆炸,這確實是一種符合邏輯的推測。市中心地區有好幾個爆破工程正在進行中,其中一個項目恰好位於布羅德街和華爾街交叉口的西南角,證交所的擴建工程就在那兒。但可惜的是,上述所有炸藥公司都能證明,它們的馬車當天沒有經過這一地區。杜邦公司的發言人還進一步指出,一輛印有杜邦標誌的運貨卡車在當天上午晚些時候駛經距離華爾街幾個街區的地方,車上裝的是塗料,而不是炸藥。這可能混淆了目擊者的視聽。
炸彈說的證據主要是散落在周圍的吊窗錘碎片,這些碎片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嚴重的傷亡。警方最終收集到了500多磅這種破壞性的碎片,一輛無惡意的炸藥運輸車裝載這么多炸藥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是,對許多身處這樣緊張氣氛中的人來說,更有說服力的是爆炸發生的地點。這其中的含義非同小可。事發當天,在武裝警衛的保護下,價值9億美元的黃金正從國庫分庫大廈的儲藏室中被搬運到隔壁鑑定局的儲藏室中,這些黃金被鑄成小金條整齊地安放在一個木箱中,每條重25磅。工人們抬著黃金,沿一段木質斜坡穿過兩座大廈之間的狹窄小巷,而爆炸發生的地點差不多正對著這條小巷。爆炸發生時,搬運工和警衛剛剛乾完活準備吃午飯,他們回到大廈,關上了身後裝有柵欄的側門。他們就這樣與死神擦肩而過,也許還阻止了一場針對美國國庫的大規模搶劫。如果國庫內所有或大部分黃金丟失的話,全球金融界可能會立即出現騷亂。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情節激烈的小說里,生活中則很少發生。
許多美國人相信,這種由暴力引發的混亂正是激進派所希望的;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國籠罩在赤色恐懼之中,這有些類似於麥卡錫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治的極端時期。——譯者注)的後期。在1920年,“炸彈”意味著“赤色”,而且常常是“外來赤色”,反之亦然。但是,這一時期與麥卡錫時代不同的是,1919年的許多起爆炸事件都是真實的。那年4月,炸彈被裝在郵包里寄給了18位大人物,郵包一旦打開就會爆炸。這些大人物中包括有著反工會記錄的西雅圖市長,美國移民委員會委員長,因將兩名激進派領袖送上斷頭台而出名的法官,美國法務部長A.米切爾·帕默(A.MitchellPalmer),工黨秘書威廉姆·B.威爾遜(WilliamBWil—son)以及金融界的兩位巨頭約翰·D.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和J.P.摩根。(大部分炸彈都沒有到達目的地,其原因只有一個:這些炸彈郵包因郵資不夠被耽擱在了紐約郵局中,最終被發現了。)幾天以後,投放在克利夫蘭、費城、匹茲堡、紐約等地的炸彈發生了爆炸,帕默的一個匿名反對者——一個固執的、有著巨大的政治野心和狂熱的信仰、立志成為全國頭號激進派戰士的貴格會教徒——再次襲擊了帕默,但這次不是通過郵局;帕默在華盛頓的住宅遭到了炸彈的嚴重破壞,但沒有人受傷,只有這名反對者自己被炸死了。帕默任命美國最著名的兩位偵探威廉姆·J.弗林(WilliamJ.Flynn)和弗朗西斯·P.加文(FrancisP.Garvan),擔任法務部兩個主要的警務職位——調查局局長和赤色追捕助理。1919年秋,帕默發起了一場針對激進分子的反恐戰役。這場戰役在1920年1月2日晚達到頂峰。那晚,在一場精心策劃的搜捕行動中,39個城市超過4000名激進派嫌疑分子同時被捕。民眾普遍拍手叫好,把帕默看作國家的救星,雖然事後大部分嫌疑分子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
《時代報》這樣報導:l920年9月16日晚,“聯邦、州及市的政府官員一致認為,這次毀滅性的爆炸代表著赤色分子長久以來一觸即發的暴行”。顯然,全國上下都這么認為。警方的封鎖線很快圍住了芝加哥、波士頓和費城的金融區;各個城市的警局、金庫和大人物們都受到了嚴密保護;30名偵探圍住了J.P.摩根在麥迪遜(Maflison)大街上的住宅,儘管他並不在家;聯邦調查局局長弗林已經乘坐特快列車從華盛頓趕到紐約,正在指揮調查員們工作。此外,從華盛頓傳來訊息說,帕默和加文正在趕往紐約的路上。
第二天,9月17目,聯邦政府官員透露,他們發現了——或者還不如說是從天上掉下來了一條線索。儘管這條線索無法證明罪犯的身份,但卻說明了犯罪的性質。紐約郵局在雪松(Cedar)街和布羅德街交叉口的信箱里發現了5張沒有地址的散頁紙,這個信箱距離布羅德街和華爾街步行僅需2分鐘。紐約郵局把這5張紙交給了聯邦政府。紙上用橡皮圖章很粗糙地印著一些字,雖然頁面污跡斑斑,拼寫錯誤屢屢發生,語句也不甚連貫,但是意思卻還明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